词典 宰辅 宰辅的意思
zǎi

宰辅

简体宰辅
繁体宰輔
拼音zǎi fǔ
注音ㄗㄞˇ ㄈ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ǎi,(1) 杀牲畜。【组词】:宰杀。屠宰。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2) 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有的地区称“斩”)。(3) 古代官名。【例句】:宰相(xiàng )。宰辅。太宰。宰官。(4) 主管、主持。【组词】:主宰。宰制。

fǔ,(1) 古代夹在车轮外旁的直木,每轮二木,用以增加车轮载重支力。(2) 帮助,佐助。【例句】:辅佐(协助,多指政治上)。辅弼。辅助。辅导。辅相(xiàng )。(3) 古代指京城附近地区。【组词】:畿辅。(4) 人的颊骨。【例句】:辅车相依(“车”,指牙床,喻互相依存)。

基本含义

宰辅是指宰相和辅弼,泛指高官显贵。

宰辅的意思

宰辅 [zǎi fǔ]

1. 辅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

宰辅 引证解释

⒈ 辅政的大臣。一般指宰相。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周公 之为宰辅也,以谦下士,故能得真贤。”
《宋书·隐逸传·陶潜》:“潜 弱年薄宦,不洁去就之迹,自以曾祖 晋 世宰辅,耻復屈身后代,自 高祖 王业渐隆,不復肯仕。”
唐 赵璘 《因话录·商下》:“林甫(李林甫 )出中书至寺,自以宰辅之尊,意谓功曹便於下马处趋见,功曹乃於门内哭以待之。”
清 龚自珍 《<干禄新书>自序》:“本朝宰辅,必由翰林院官。”


国语词典

宰辅 [zǎi fǔ]

⒈ 宰相的别名。参见「宰相」条。

首相 宰衡 宰相


宰辅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宰相释义:别称中堂。中国古代以对君主负责总揽政务的人为宰相。但各朝代均另有正式官名,其职权范围也有不同。
    • 2.
      宰衡释义:⒈《汉书·平帝纪》:“夏,皇后见于高庙,加安汉公号曰‘宰衡’。”颜师古注引应劭曰:“周公为太宰,伊尹为阿衡,采伊周之尊以加莽。”后以指宰相。⒉作动词。指为相。
    • 3.
      首相释义:君主立宪制国家内阁的最高官职,如英国、日本,在日本又称总理大臣。

宰辅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上宰释义:⒈宰辅。亦泛称辅政大臣。⒉上天,天帝。⒊星名。
    • 2.
      上衮释义:指宰辅。
    • 3.
      两府释义:指行使宰辅权的两个重臣及其所在的机构。 如 汉 代的丞相和御史,宋 代的中书省和枢密院等。
    • 4.
      二十四考中书令释义:唐 郭子仪 任中书令甚久,主持官吏的考绩达二十四次。后遂以借称 郭子仪。《旧唐书·郭子仪传》:“校中书令考二十有四。权倾天下而朝不忌,功盖一代而主不疑。”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 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下:“﹝ 富郑公 ﹞在 青州 二年,偶能全活得数万人,胜二十四考中书令远矣。”后用为称颂秉政大臣位高任久的典故。
    • 5.
      休休亭释义:唐 司空图 所建之亭。见《旧唐书·文苑传下·司空图》。旧题 宋 尤袤《全唐诗话·司空图》:“图 既负才慢世,谓己当为宰辅,时人恶之,稍抑其鋭。
    • 6.
      伴食释义:⒈倍同进食。唐 时朝会毕,宰相率百僚集尚书省都堂会食,后遂以指居宰辅之位而无所作为。《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嘉熙元年》:“伴食故臣,生无錙銖之劳,没乃论定策之功。”⒉陪衬,虚设。梁启超《论请愿国会当与请愿政府并行》:“然今之置此职,不过位置羸老恋栈之闲员,除列席之军机大臣外,自餘皆伴食也。”
    • 7.
      例对释义:谓循例召臣下问对。《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虽復例对使臣,别延宰辅,既殊师锡,且异公言。”胡三省 注:“例对使臣,谓功臣节度及诸军使待制者,得随例以次对也。”
    • 8.
      偶句释义:对偶的句子。宋 孙光宪《北梦琐言》卷四:“李义山 谓曰:‘近得一联句云:远比 召公,三十六年宰辅。未得偶句。’温(温庭筠)曰:‘何不云:近同 郭令,二十四考中书。’”宋 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及 沉约、谢朓、永明 体出,士争効之。初犹甚艰,或仅得一偶句,便已名世矣。”
    • 9.
      具瞻释义:⒈谓为众人所瞻望。语出《诗·小雅·节南山》:“赫赫师尹,民具尔瞻。”毛传:“具,俱;瞻,视。”郑玄笺:“此言尹氏汝居三公之位,天下之民俱视汝之所为。”《三国志·魏志·高柔传》:“今公辅之臣,皆国之栋梁,民所具瞻。”宋周必大《二志堂诗话·辨欧阳公释奠诗》:“宰相者,人臣极位,天下具瞻,非有清望大功,不容轻授。”明李贽《答耿中丞》:“有德者,隆之虚位,但取具瞻;高才者,处以重任,不问出入。”⒉指宰辅重臣。
    • 10.
      双日释义:逢双的日子。 《旧唐书·文宗纪论》:“故事,天子隻日视事,帝谓宰辅曰:‘朕欲与卿等每日相见,其輟朝、放朝,用双日可也。’”宋 苏轼《元祐三年春贴子词·太皇太后阁之二》:“一声双日蹕,春色满皇州。”
    • 11.
      台光释义:以喻宰辅之位。
    • 12.
      台司释义:⒈指三公等宰辅大臣。 ⒉指御史台职司。
    • 13.
      台岳释义:⒈亦作“台岳”。指天台山。⒉三公宰辅之位。⒊见“台岳”。
    • 14.
      台庭释义:指宰辅重臣之位。
    • 15.
      台斗释义:比喻宰辅重臣。 台,三台星;斗,北斗。唐 杜甫《送重表侄王砅评事使南海》诗:“及乎 贞观 初,尚书践台斗。”明 李东阳《同年祭傅文穆公文》:“地极台斗,望隆冠绅。”清 陈维崧《庄椿岁·寿高阳李相国》词:“緑髩调羹,黑头补衮,人间台斗。”
    • 16.
      台槐释义:即三公。 古以三台星象征三公,周 在外朝种槐树,以定三公之位,后因以“台槐”称宰辅之位。
    • 17.
      台衡释义:喻宰辅大臣。台,三台星;衡,玉衡,北斗杓三星。皆位于紫微宫帝座前。
    • 18.
      台辅释义:三公宰辅之位。 《后汉书·张奋传》:“臣累世台辅,而大典未定,私窃惟忧,不忘寝食。”《三国志·魏志·袁术传》“术 夺 日磾 节”裴松之 注引 汉 赵岐《三辅决录》:“﹝ 马日磾 ﹞歷位九卿,遂登台辅。”唐 杜甫《奉送严公入朝十韵》:“公若登台辅,临危莫爱身。”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六:“以 乾隆 癸丑大魁天下,至 咸丰 三年甲子一周,公已早躋台辅。”王闿运《<桂阳州志>序》:“焦冠奄党,致位台辅。”
    • 19.
      台铉释义:犹台鼎。铉,鼎耳,以代鼎。鼎三足,有三公之象,故以喻宰辅重臣。
    • 20.
      吉甫颂释义:周 代贤臣 尹吉甫 所作赞美 周宣王 之颂歌。 相传《诗·大雅》中之《崧高》、《烝民》、《韩奕》、《江汉》等篇皆是。后以指宰辅颂君之作。

宰辅(zai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宰辅是什么意思 宰辅读音 怎么读 宰辅,拼音是zǎi fǔ,宰辅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宰辅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