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宰府 宰府的意思
zǎi

宰府

简体宰府
繁体
拼音zǎi fǔ
注音ㄗㄞˇ ㄈ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zǎi,(1) 杀牲畜。【组词】:宰杀。屠宰。宰牲节(亦称“古尔邦节”、“牺牲节”)。(2) 借指商贩用狡诈的手段使顾客在经济上受到损害(有的地区称“斩”)。(3) 古代官名。【例句】:宰相(xiàng )。宰辅。太宰。宰官。(4) 主管、主持。【组词】:主宰。宰制。

fǔ,(1) 储藏文书或财物的地方。【组词】:府库。天府。(2) 旧时封建贵族和官僚的主宅,泛指一般人的住宅。【组词】:府邸。府第。王府。府上。(3) 中国唐代至清代的行政区域名,等级在县和省之间。【组词】:开封府。府尹。府治。府试。首府。(4) 国家行政机关。【组词】:政府。官府。(5) 古同“腑”,脏腑。

基本含义

指权力集中、专制的政府或官府。

宰府的意思

宰府 [zǎi fǔ]

1. 宰相办公之所。

宰府 引证解释

⒈ 宰相办公之所。

《后汉书·马严传》:“旧丞相、御史亲治职事,唯 丙吉 以年老优游,不案吏罪,於是宰府习为常俗。”
汉 蔡邕 《陈政要七事疏》:“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疎废。”


宰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宰府释义:宰相办公之所。《后汉书·马严传》:“旧丞相、御史亲治职事,唯 丙吉 以年老优游,不案吏罪,於是宰府习为常俗。”汉 蔡邕《陈政要七事疏》:“臣自在宰府,及备朱衣,迎气五郊,而车驾稀出,四时至敬,屡委有司,虽有解除,犹为疎废。”
    • 2.
      末尘释义:犹后尘。比喻别人之后。唐 李白《上安州裴长史书》:“白 窃慕高义,已经十年……今也运会,得趋末尘,承颜接辞,八九度矣。”唐 罗隐《春晚寄锺尚书》诗:“宰府初开忝末尘,四年谈笑隔通津。”
    • 3.
      罔养释义:犹依违。《后汉书·马严传》:“旧丞相、御史亲临职事,唯 丙吉 以年老优游,不案吏罪,於是宰府习为常俗,更共罔养,以崇虚名。”李贤 注:“罔养,犹依违也。”
    • 4.
      负筭释义:亦作“负算”。负欠的口钱(一种人口税)。后泛指负欠的租税。《后汉书·左雄传》:“乡部亲民之吏,皆用儒生清白任从政者,宽其负筭,增其秩禄,吏职满岁,宰府州郡乃得辟举。”李贤 注:“负,欠也。筭,口钱也。”《金史·田琢传》:“官司圉牧,势家兼并,亦籍其数而授之农民,宽其负算,省其徭役,使尽力南亩。”

宰府(zai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宰府是什么意思 宰府读音 怎么读 宰府,拼音是zǎi fǔ,宰府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宰府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