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兵 [rén bīng]
1. 士兵。
人兵 引证解释
⒈ 士兵。
引《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坚 行操刀上岸,以手东西指麾,若分部人兵以罗遮贼状。”
宋 岳飞 《奏中牟县捷状》:“﹝ 刘政 等﹞将带人兵于闰六月二十九日夜劫破 中牟县 金 人万户 漫独化 贼寨。”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翦 人兵赶上城前一箭之地驻札人马。”
人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局迫释义:⒈狭隘,狭窄。 《后汉书·窦融传》:“当今 西州 地埶局迫,人兵离散,易以辅人,难以自建。”宋 苏轼《与谢民师推官书》:“某本不善作大字,强作终不佳,又舟中局迫难写,未能如教。”⒉窘迫,不自然。清 李霨《初发都门》诗:“六年束吏舍,所向困局迫。出郊兹晨始,豁若樊笼释。”《孤臣碧血记》:“马六派 闻语,状甚局迫。屈半膝,復言。”
- 2.
折损释义:损失:激战过后,敌人兵力折损过半。
- 3.
胡尘释义:⒈胡地的尘沙。北周 庾信《王昭君》诗:“朝辞 汉 闕去,夕见 胡 尘飞。”明 梁辰鱼《拟出塞》曲:“有崎嶇北污胡尘,哀笳倚拍,家山何处。”⒉胡人兵马扬起的沙尘。喻胡兵的凶焰。南朝 梁 任昉《宣德皇后令》:“拥旄司部,代 马不敢南牧;推轂 樊邓,胡尘罕尝夕起。”唐 白居易《法曲》:“以乱干和 天寳 末,明年胡尘犯宫闕。”宋 辛弃疾《木兰花慢·席上送张仲固帅兴元》词:“落日胡尘未断,西风塞马空肥。”明 屠隆《綵毫记·访道仙翁》:“万户伤心泣野燐,衣冠无处避胡尘。”太平天囯 洪仁玕《诛妖檄文》:“用 夏 变夷,
- 4.
阙额释义:不足的数额。宋 苏轼《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自 元丰 前,不闻天下有闕额衙前者,岂常抑勒差充,直以重难月给,可以足用故也。”宋 李纲《论不可遣罢防秋人兵札子》:“臣意以为中国军政不修几三十年矣,闕额不补者过半;其见存者皆溃散之餘,不习战陈,故令 金 人得以窥伺。”《清会典事例·户部九四·杂赋》:“江南省 邳州 每年额税银六百十有一两二钱,近来商贾流散闕额,将闕额银豁除,嗣后儘收儘解。”
- 5.
雒阳鹅释义:洛阳 的鹅。常用为胡人兵乱之典。雒,通“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