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十大曲释义:指 宋 金 人所作并广泛流传的十首词。 即 苏小小《蝶恋花》、邓千江《望海潮》、苏轼《念奴娇》、辛弃疾《摸鱼儿》、晏几道《鷓鸪天》、柳永《雨霖铃》、吴激《春草碧》、朱淑真《生查子》、蔡松年《石州慢》、张先《天仙子》。元 石德玉《紫云庭》第一折:“我唱的是《三国志》先饶十大曲。”元 无名氏《百花亭》第一折:“他便是风流 王焕 ……怀揣十大曲,袖褪《乐章集》,衣带鵪鶉粪,靴染气毬泥。”参阅 元 杨朝英《阳春白雪》前集卷一引《唱论》。
- 2.
卑逊释义:谦虚恭谨。 唐 郑处诲《明皇杂录》卷上:“九龄 洎 裴耀卿 罢免之日,自中书至 月华门,将就班列,二人鞠躬卑逊,林甫 处其中,抑扬自得,观者窃谓一雕挟两兔。”《警世通言·王娇鸾百年长恨》:“﹝ 周廷章 ﹞上门认亲,极其卑逊,极其亲热。”钱钟书《围城》一:“﹝ 苏小姐 ﹞让 方鸿渐 卑逊地仰慕而后屈伏地求爱。”
- 3.
口孽释义:同“口业”。《红楼梦》第一二○回:“所以 崔鶯 苏小,无非仙子尘心;宋玉 相如,大是文人口孽。”吴梅《读尤西堂钧天乐乐府》诗:“文人口孽在词章,暮雨瀟瀟午梦堂。”张天翼《脊背与奶子》:“镇上的人大家都谈着一个新闻:任三嫂 在 庄溪。‘是不是她野老公那里?’‘唔,还生了一个女儿哩,’低声说。仿佛一说得大点儿就造了口孽似的。”参见“口业”。
- 4.
唯唯释义:⒈恭敬的应答声。 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序》:“王曰:‘试为寡人赋之。’玉 曰:‘唯唯。’”《汉书·司马相如传上》:“齐王 曰:‘虽然,略以子之所闻见言之。’僕对曰:‘唯唯。’”颜师古 注:“唯唯,恭应之辞也。”《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老泉 纳於袖中,唯唯而出。”梁斌《播火记》四七:“刘老万、刘老士、严老松 皆拱手唯唯称是。”⒉引申为恭顺谨慎之义。《新唐书·牛仙客传》:“为相谨身无它,与时沉浮,唯唯恭愿。”⒊应而不置可否貌。《战国策·秦策三》:“秦王 跪而请曰:‘先生何以幸教寡人?’范雎 曰
- 5.
姻眷释义:⒈姻亲。 唐 赵璘《因话录·宫》:“柳氏 乃尚书右丞范之女”原注:“柳氏 姻眷,奕叶贵盛,而人物尽高。”⒉犹姻缘,婚配。元 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须是俺狠毒爷强匹配我成姻眷。”《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是夜与 小妹 双双拜堂,成就了百年姻眷。”清 李渔《奈何天·逼嫁》:“我只道你做媒人,联姻眷,又谁知是女巫惯把魑魅遣。”
- 6.
媒合释义:谋合,撮合。《元典章·刑部·诸奸》:“﹝ 苏小丑 ﹞又招不合於 至元 五年十一月十八日信从 安大姐 媒合,与在逃 苏七 通姦。”《明律·刑律·犯奸》:“若媒合容止通姦者,各减犯人罪一等,私和姦事者减二等。”
- 7.
客里空释义:原为 苏联 剧本《前线》中的一个新闻记者名,此人惯于捕风捉影,捏造事实。后遂用以泛称新闻报道中虚构浮夸的作风或爱讲假话、华而不实的人。陈毅《示丹淮并告昊苏小鲁小珊》诗:“少年当切戒,阿飞客里空。”刘少奇《对华北记者团的谈话》:“你们的笔,是人民的笔,你们是党和人民的耳目喉舌。你们不能采取轻率的、哗众取宠的、‘客里空’式的态度,而应当采取负责的、谨慎的、严肃的态度去做工作。”
- 8.
巍科释义:犹高第。 古代称科举考试名次在前者。宋 岳珂《桯史·刘蕴古》:“其二弟在北皆登巍科。”《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取巍科则有餘,享大年则不足。”清 赵翼《钱茶山司寇以大集见示捧诵之馀敬题于后》诗:“已擅巍科最,兼期不朽垂。”
- 9.
敏悟释义:⒈亦作“敏晤”、“敏寤”。 犹聪明。《梁书·萧洽传》:“洽 幼敏寤,年七岁,诵《楚辞》略上口。”《北齐书·文襄帝纪》:“﹝ 高澄 ﹞就 杜询 讲学,敏悟过人,询 甚叹服。”《新唐书·白居易传》:“居易 敏晤絶人,工文章。”《新唐书·裴识传》:“识字通理,性敏晤,凡经目未始忘。”宋 苏舜钦《广陵郡太君高氏墓志铭》:“夫人幼敏悟,闻人诵诗书,一过耳尽记不忘。”《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东坡 听念,大惊道:‘吾妹敏悟,吾所不及!若为男子,官位必远胜于我矣。’”⒉犹觉悟。柔石《为奴隶的母亲》:“这样,她也恍
- 10.
柁工释义:船上掌舵的人。宋 梅尧臣《发长芦江口》诗:“篙师柁工相整衣,龙女庙中来宰豨。”宋 何薳《春渚纪闻·司马才仲遇苏小》:“不踰年,而 才仲 得疾……柁工遽见 才仲 携一丽人登舟。”明 陆深《谿山馀话》:“天下水各不同,而篙师柁工不相为用。”
- 11.
檀郎释义:《晋书·潘岳传》、《世说新语·容止》载:晋 潘岳 美姿容,尝乘车出 洛阳 道,路上妇女慕其丰仪,手挽手围之,掷果盈车。岳 小字 檀奴,后因以“檀郎”为妇女对夫婿或所爱幕的男子的美称。唐 温庭筠《苏小小歌》:“吴 宫女儿腰似束,家在 钱唐 小江曲,一自 檀郎 逐便风,门前春水年年緑。”南唐 李煜《一斛珠》词:“绣床斜凭娇无那,烂嚼红茸,笑向 檀郎 唾。”《金瓶梅词话》第五一回:“何时借得东风便,刮得 檀郎 到枕边。”清 陈维崧《菩萨蛮·题青溪遗事画册·读书》词:“竹响似行人,檀郎 迴顾频。”
- 12.
河塘释义:河堤。宋 何薳《春渚纪闻·司马才仲遇苏小》:“不踰年而 才仲 得疾,所乘画水舆艤泊河塘。”应修人《看花去》诗:“对河的桃林沿河塘:脚边苜蓿;拦腰有菜花黄。”
- 13.
浪言释义:⒈随意乱说。明 冯梦龙《智囊补·察智·京师指挥》:“少年不胜榜毒,诬服。讯贿所在,浪言埋郊外某处。”李云夔《戏赠》诗:“浪言 苏小 是乡亲,卿本 鸳湖 盪桨人。”⒉大言;说大话。唐 司空图《冯燕歌》:“未死劝君莫浪言,临危不顾始知难。”元 孙仲章《勘头巾》第四折:“小人呵非浪言,这公事何难办。”《西游记》第十七回:“你是那里来的?姓甚名谁?有多大手段,敢那等海口浪言!”⒊淫荡之言。《红楼梦》第二一回:“淫态浪言,压倒娼妓。”
- 14.
游冶释义:⒈出游寻乐。宋 王安石《次韵酬宋玘》之三:“游冶水边追野马,啸歌林下应山君。”明 高明《琵琶记·牛氏规奴》:“笑人游冶,傍青春那肯出香闺。”清 黄景仁《夜宿朝阳阁感怀龚梓树》诗:“当日思君此游冶,白袷春衫制都雅。”⒉特指留连妓馆,追逐声色。宋 欧阳修《蝶恋花》词:“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 章臺 路。”宋 贺铸《南乡子》词:“二十四桥 游冶处,留连,擕手娇饶步步莲。”清 纳兰性德《澹黄柳·咏柳》词:“长条莫轻折。苏小 恨,倩他説。儘飘零、游冶 章臺 客。”⒊犹放浪。潘漠华《冷泉岩》:“梅英 那时年纪正轻
- 15.
盼盼释义:⒈急切盼望貌。宋 文天祥《议纠合两淮复兴》诗序:“予既遗书,盼盼焉望报。”⒉唐 代 徐州 妓 关盼盼。贞元 中,张建封 纳为妾。建封 死后,楼居十五年不嫁。后因 白居易 赠诗中有“歌舞教成心力尽,一朝身死不相随”之句,遂感愤不食而死。清 汪立名 著《白香山年谱》,考定纳 盼盼 为妾者,非 建封,乃其子 愔。《剪灯馀话·田洙遇薛涛联句记》:“小小(苏小小)真能謔,盼盼 最解诗。”
- 16.
眼空一世释义:犹目空一切。《醒世恒言·苏小妹三难新郎》:“﹝ 秦觀 ﹞腹飽萬言,眼空一世。”
- 17.
苏小释义:即 苏小小。
- 18.
苏小妹释义:文学故事人物。相传为 苏洵 之女,苏轼 之妹,精通诗文。与 秦少游 结婚之夜,故意以诗歌、联句考 少游,少游 大窘,后得 东坡 暗中相助,始得完卷。民间便将“苏小妹”作为才女的典型。此人物为小说传奇所虚构。参阅 清 翟灏《通俗编·故事》、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十五。
- 19.
阿娇释义:⒈指 汉武帝 陈 皇后。《汉武故事》:“胶东王 数岁,公主抱置膝上问曰:‘儿欲得妇否?’长主指左右长御百餘人,皆云不用,指其女:‘阿娇 好否?’笑对曰:‘好,若得 阿娇 作妇,当作金屋贮之。’长主大悦。”宋 王安石《明妃曲》之一:“君不见咫尺 长门 闭 阿娇,人生失意无南北。”⒉后常用借指妓女或外宠。唐 孙棨《题妓王福娘墙》诗之二:“寒绣衣裳餉 阿娇,新团香兽不禁烧。”明 无名氏《霞笺记·霞笺题字》:“何必歌 苏小,行云知已遏,类鸣蜩,欲傍秦筝看 阿娇。”郁达夫《怀扬州--用姜白石<小红低唱我吹箫>韵》:
- 20.
风裳释义:唐 李贺《苏小小墓》诗:“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珮。”后以“风裳”指飘忽的衣裙。宋 姜夔《念奴娇》词:“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赵朴初《忆江南·访缅杂咏》词之二:“玉管冰絃歌缓缓,风裳水袖舞仙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