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不采 不采的意思
cǎi

不采

简体不采
繁体不採
拼音bù cǎi
注音ㄅㄨˋ ㄘㄞ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bù fǒu,(1) 副词。(2) 用在动词、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构成形容词。【组词】:不去。不多。不法。不料。不材(才能平庸,常用作自谦)。不刊(无须修改,不可磨灭)。不学无术。不速之客。(3) 单用,做否定性的回答。【例句】:不,我不知道。(4) 用在句末表疑问:他现在身体好不? ◎ 古同“否”,不如此,不然。

cǎi cài,(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基本含义

指不采取行动或不接受事物。

不采的意思

不采 [bù cǎi]

1. 不理睬。

不采 引证解释

⒈ 亦作“不睬”。对别人的言语、行为不予理会。

《北齐书·穆后传》:“后既以 陆 为母, 提婆 为家,更不採 轻霄。”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那笑他的他也不倸,怜他的他也不受。”
《三国演义》第四九回:“时 云长 在侧, 孔明 全然不睬。”
不理睬。 唐 杜荀鹤 《登灵水阁贻钓者》诗:“未胜渔父閒垂钓,独背斜阳不采人。”
《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他又説两声,浑家又不采。”


国语词典

不采 [bù cǎi]

⒈ 不摘取。

如:「在深山中不采不知名的水果吃,以免中毒。」

⒉ 不理会。

《北史·卷一四·后妃传下·齐后主皇后穆氏传》:「后既以陆为母,提婆为家,更不采轻霄。」


不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以人废言释义: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 2.
      不取释义:不赞成;不采取。
    • 3.
      不见兔子不撒鹰释义:没有明确目标,就不采取切实行动。
    • 4.
      中立国释义:⒈指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任何一方不采取敌视行为,也不帮助。⒉由国际条约保证,永远不跟其他国家作战,也不承担任何可以间接把它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的国家。
    • 5.
      临渊窥鱼释义:常写作“临渊羡鱼”,比喻虽有愿望而不采取行动。
    • 6.
      久守必失释义:古代指这座城的统治者永远都是懦弱的防守,不采取进攻,终究会被敌人夺去城池。现在是指要积极向上,不要以古板、教条的形式来生活。
    • 7.
      书刊号释义:国际标准书号﹝下简称书号﹞系统,于1967年设立。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ISBN号制度以代替建国后的统一书号,可以说,1987年以后出版的图书不采用统一书号,但我国出版的标准、规程至今仍采用统一书号。书号的用 途,可以快捷、有效地识别书籍的出版地,出版社,书名,版本及装订方法。出版社、书商及图书馆普遍都使用此系统,作为处理书籍订单及盘点存货之用。
    • 8.
      器略释义:才能谋略。 《隋书·高熲传》:“﹝ 隋文帝 ﹞詔曰:‘公(指 高熲)识鉴通远,器略优深,出参戎律,廓清 淮 海,入司禁旅,实委心腹。’”《新唐书·刘文静传》:“﹝ 文静 ﹞倜儻有器略。”《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朕於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
    • 9.
      坐中释义:⒈座席之中。⒉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 10.
      坐而待弊释义: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
    • 11.
      坐而待毙释义: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 12.
      巢父释义:传说为 尧 时的隐士。汉 王符《潜夫论·交际》:“巢父 木栖而自愿。”晋 皇甫谧《高士传·巢父》:“巢父 者,尧 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 巢父。”一说 巢父 为 许由 之号。宋 韩淲《涧泉日记》卷中:“譙周《古史考》曰:‘许由 夏常居巢,故一号 巢父。’”世多不采其说。
    • 13.
      朽劳释义:谓无功之劳。 《北史·高允传》:“今选举不采职政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弃彼朽劳,唯才是举。”
    • 14.
      樵树释义:砍树为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不抽屋,不强匄。”孔颖达 疏:“不樵树,不伐树以为樵。”
    • 15.
      独是独非释义: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 16.
      狮虎当道释义:危险的阻障;尤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
    • 17.
      珠徙珠还释义:《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 合浦 产珠,宰守采珠无度,珠遂徙邻郡。孟尝 到官,革除前弊,珠遂还。后因有“珠徙珠还”之说。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珠》:“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经数十年不采,则蚌乃安其身,繁其子孙而广孕宝质。所谓‘珠徙珠还’,此煞定死谱,非真有‘清官’感召也。”参见“合浦珠还”。
    • 18.
      矢在弦上释义: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 19.
      等待释义: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等待时机。
    • 20.
      箭在弦上释义:也说矢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常与“不可不发”“不得不发”连用。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不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以人废言释义:废:废弃。不因为这个人有不足的地方而不采纳他的正确意见。
    • 2.
      不取释义:不赞成;不采取。
    • 3.
      不见兔子不撒鹰释义:没有明确目标,就不采取切实行动。
    • 4.
      中立国释义:⒈指在国际战争中奉行中立政策的国家,它对交战国任何一方不采取敌视行为,也不帮助。⒉由国际条约保证,永远不跟其他国家作战,也不承担任何可以间接把它拖入战争的国际义务的国家。
    • 5.
      临渊窥鱼释义:常写作“临渊羡鱼”,比喻虽有愿望而不采取行动。
    • 6.
      久守必失释义:古代指这座城的统治者永远都是懦弱的防守,不采取进攻,终究会被敌人夺去城池。现在是指要积极向上,不要以古板、教条的形式来生活。
    • 7.
      书刊号释义:国际标准书号﹝下简称书号﹞系统,于1967年设立。我国从1987年开始实行ISBN号制度以代替建国后的统一书号,可以说,1987年以后出版的图书不采用统一书号,但我国出版的标准、规程至今仍采用统一书号。书号的用 途,可以快捷、有效地识别书籍的出版地,出版社,书名,版本及装订方法。出版社、书商及图书馆普遍都使用此系统,作为处理书籍订单及盘点存货之用。
    • 8.
      器略释义:才能谋略。 《隋书·高熲传》:“﹝ 隋文帝 ﹞詔曰:‘公(指 高熲)识鉴通远,器略优深,出参戎律,廓清 淮 海,入司禁旅,实委心腹。’”《新唐书·刘文静传》:“﹝ 文静 ﹞倜儻有器略。”《资治通鉴·后周世宗显德二年》:“朕於卿大夫,才不能尽知,面不能尽识;若不采其言而观其行,审其意而察其忠,则何以见器略之浅深,知任用之当否!”
    • 9.
      坐中释义:⒈座席之中。⒉旧时京剧班社在演出进行中,后台设有“帐桌”,由“文武总管”坐守桌旁,指挥全班业务,叫做“坐中”。目前剧团管理后台工作已不采取此种形式。
    • 10.
      坐而待弊释义: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措施。
    • 11.
      坐而待毙释义:坐着等死。比喻遭遇危难而不采取积极的坐着等死措施。
    • 12.
      巢父释义:传说为 尧 时的隐士。汉 王符《潜夫论·交际》:“巢父 木栖而自愿。”晋 皇甫谧《高士传·巢父》:“巢父 者,尧 时隐人也,山居不营世利,年老以树为巢而寝其上,故时人号曰 巢父。”一说 巢父 为 许由 之号。宋 韩淲《涧泉日记》卷中:“譙周《古史考》曰:‘许由 夏常居巢,故一号 巢父。’”世多不采其说。
    • 13.
      朽劳释义:谓无功之劳。 《北史·高允传》:“今选举不采职政之优劣,专简年劳之多少,斯非尽才之谓。宜弃彼朽劳,唯才是举。”
    • 14.
      樵树释义:砍树为柴。《左传·昭公六年》:“禁芻牧採樵,不入田,不樵树,不采蓺,不抽屋,不强匄。”孔颖达 疏:“不樵树,不伐树以为樵。”
    • 15.
      独是独非释义:指不采纳众议,是与非自己说了算,独断专行。
    • 16.
      狮虎当道释义:危险的阻障;尤指作为不采取行动的借口而捏造的或夸大了的危险。
    • 17.
      珠徙珠还释义:《后汉书·循吏传·孟尝》载 合浦 产珠,宰守采珠无度,珠遂徙邻郡。孟尝 到官,革除前弊,珠遂还。后因有“珠徙珠还”之说。明 宋应星《天工开物·珠》:“凡珠生止有此数,采取太频,则其生不继。经数十年不采,则蚌乃安其身,繁其子孙而广孕宝质。所谓‘珠徙珠还’,此煞定死谱,非真有‘清官’感召也。”参见“合浦珠还”。
    • 18.
      矢在弦上释义:箭已搭在弦上。比喻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
    • 19.
      等待释义:不采取行动,直到所期望的人、事物或情况出现:等待时机。
    • 20.
      箭在弦上释义:也说矢在弦上。比喻情况紧急,为形势所迫不得不采取某种行动。常与“不可不发”“不得不发”连用。汉陈琳《为袁绍檄豫州》李善注:“琳谢罪曰:‘矢在弦上,不可不发。’”

不采造句

1.他平素绝不采纳别人意见,凡事独断独行,难免一败涂地。

2.如果我们现在不采取行动的话,欧美就会捷足先登。

3.为了取得经理对他的信任,有时也不得不采用阳奉阴违的手法。

4.稿子寄出去一个多月了,还没有杂志社采用不采用的消息,他心里一直七上八下的,吃饭不香,觉也睡不稳。

5.你这个不识好歹的家伙,我这么好的回答也不采纳。

6.尽管我说了这么多,你却不采纳我!

7.我认为,真正的罪魁祸首是那些只知赚钱,不采取安全防范措施的工头。

不采(buc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不采是什么意思 不采读音 怎么读 不采,拼音是bù cǎi,不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不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