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茫 [wēi máng]
1. 迷漫而模糊。
例烟涛微茫信难求。——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月色微茫。
英[hazy; blurred;]
微茫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微芒”。
⒉ 隐秘暗昧;隐约模糊。
引晋 葛洪 《抱朴子·祛惑》:“此妄语乃尔,而人犹有不觉其虚者,况其微茫欺誑,颇因事类之象似者而加益之,非至明者,仓卒安能辨哉!”
前蜀 韦庄 《江城子》词:“角声呜咽,星斗渐微茫。”
元 鲜于枢 《念奴娇·八咏楼》词:“瀟洒云林,微茫烟草,极目春洲阔。”
清 曾国藩 《黄仙峤前辈诗序》:“智足以析天下之微芒,明足以破一隅之固,识之谓也。”
华山 《山中海路》六:“小铁锤在岩石上敲击着,山风回荡着空漠微茫的回声。”
⒊ 引申为渺茫。
引宋 秦观 《次韵子瞻赠金山宝觉大师》:“珍重故人敦妙契,自怜身世两微茫。”
国语词典
微茫 [wēi máng]
⒈ 模糊隐约的样子。
引唐·李白〈惜余春赋〉:「试登高兮望远,极云海之微茫。」
元·鲜于枢〈念奴娇·长溪西注〉词:「潇洒云林,微茫烟草,极目春洲阔。」
反清晰
微茫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希微释义:⒈《老子》:“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河上公注:“无声曰希,无形曰微。”后因以“希微”指空寂玄妙或虚无微茫。⒉指名声和形迹。⒊微明;隐约不明。⒋谓平淡无奇。⒌稀疏微细。⒍指些微,很少。
- 2.
微芒释义:⒈微弱的光芒。⒉见“微茫”。
- 3.
微茫释义:隐约,不清晰:月色微茫。微茫的希望。
- 4.
晓暾释义:朝阳。唐 殷尧藩《金陵上李公垂侍郎》诗:“海国微茫散晓暾,鬱葱佳气满乾坤。”明 杨慎《黄莺儿·题张愈光霞村》曲:“扶桑晓暾,蒹葭晚昏,谢 家风景 陶 家韵。”朱夏《喜迎舜日继尧天》诗:“衰年弥觉春阳近,又向榆林沐晓暾。”
- 5.
晚色释义:傍晚的天色。唐 杜甫《曲江对雨》诗:“城上春云覆苑墙,江亭晚色静年芳。”宋 苏舜钦《晚意》诗:“晚色微茫至,前山次第昏。”清 黄鷟来《十三夜碧山堂燕集作》诗:“秋山晚色净,月出澄湖阴。”
- 6.
沕滑释义:⒈昏迷不清。⒉微茫貌。
- 7.
渺漫释义:⒈广远;幽长。 唐 张九龄《故刑部李尚书挽歌词》之三:“渺漫野中草,微茫空里烟。”唐 高适《东征赋》:“连山鬱其漭荡,大泽平乎渺漫。”明 高濂《玉簪记·会友》:“山深路渺漫,更板萝捫壁,直上层峦。”⒉模糊;虚幻。南朝 宋 宗炳《明佛论》:“物无遁形,但或结于身,或播于事,交赊纷纶,显昧渺漫,熟覩其际哉。”《全元散曲·一枝花·香绵》:“梨云梦渺漫,柳絮春零乱。”清 抟沙拙老《闲处光阴》卷上:“《盘古坟诗》:‘名字虚无姓渺漫,当年谁与葬衣冠。’”⒊稀少;消失。唐 唐彦谦《无题》诗之五:“谁知别易会应难,目断
- 8.
瀛洲释义:⒈亦作“瀛州”。 传说中的仙山。《列子·汤问》:“渤海 之东,不知几亿万里……其中有五山焉,一曰 岱舆,二曰 员嶠,三曰 方壶,四曰 瀛洲,五曰 蓬莱 ……所居之人,皆仙圣之种。”《史记·秦始皇本纪》:“齐 人 徐市 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 蓬莱、方丈、瀛洲,僊人居之。”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明 无名氏《鸣凤记·邹林游学》:“瀛洲 同泛济川船,伊吾共仗屠龙剑。”⒉借指 日本。章炳麟《狱中赠邹容》诗:“邹容 吾小弟,被髮下 瀛洲。”鲁迅《集外集·<题三义塔>诗》:
- 9.
牛涔释义:牛足印中的水。 比喻狭小的境地。语本《淮南子·氾论训》:“夫牛蹏之涔,不能生鱣鮪。”高诱 注:“涔,雨水也。满牛蹏中,言其小也,故不能生鱣鮪也。”唐 杨炯《为刘少傅等谢敕书慰劳表》:“希少阳之末光,自韜萤火;洽重海之餘润,色息牛涔。”唐 黄滔《启卢员外》:“而 滔 牛涔浅狭,燕戏微茫,岂合攀投,徒为激切。”明 徐渭《画鱼》诗:“尺梢詎许牛涔活,远木何劳象队移!”
- 10.
眇忽释义:⒈隐约不明貌;微茫貌。 ⒉顷刻;瞬息。指极短时间。⒊幽微。
- 11.
眇眇忽忽释义:飘忽微茫貌。
- 12.
谈瀛释义: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海客谈 瀛洲,烟涛微茫信难求。 ”后以“谈瀛”指谈论海外事。
- 13.
远神释义:深远的神韵。清 张琪 《梅花》诗:“祇因隐约成疏节,谁解微茫得远神。”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二:“自五言古诗来者,就一意中圆浄成章,字外含远神,以使人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