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习性 习性的意思
xìng

习性

简体习性
繁体習性
拼音xí xìng
注音ㄒㄧˊ ㄒㄧ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í,(1)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使熟练。【组词】:练习。学习。实习。(2) 学。【组词】:习文。习武。(3) 对某事熟悉。【组词】:习见。习闻。习以为常。(4) 长期重复地做,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组词】:习惯。积习。陈规陋习。(5) 相因。【组词】:世代相习。习习相因。(6) 姓。

xìng,(1) 人或事物的本身所具有的能力、作用等。【组词】:性质。性格。性命(生命)。性能。个性。属性。 (2) 性质,思想、感情等方面的表现。【组词】:典型性。开放性。指令性。 (3) 男女或雌雄的特质。【组词】:性别。男性。女性。 (4) 有关生物生殖的。【组词】:性交。性欲。性爱。性感。性解放。 (5) 表示名词(以及代词、形容词)的类别的语法范畴。

基本含义

指人或动物长期形成的、固定的、难以改变的行为习惯。

习性的意思

习性 [xí xìng]

1. 由于长期习惯于某种条件而形成的特性。

[habit and characteristics;]

习性 引证解释

⒈ 长期在某种环境中逐渐养成的特性。

《北史·儒林传序》:“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
唐 杜甫 《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小来习性嬾,晚节慵转剧。”
鲁迅 《两地书·致许广平十》:“我的习性不大好,每不肯相信表面上的事情。”

⒉ 修养性情。

《北史·常爽传》:“由是言之,六经者先王之遗烈,圣人之盛事也,安可不游心寓目习性文身哉?”


国语词典

习性 [xí xìng]

⒈ 长期养成的习惯与性情。

《北史·卷八一·儒林传·序》:「夫帝王子孙,习性骄逸。」

习惯 习气

⒉ 修身养性。

《北史·卷四二·常爽传》:「六经者,先王之遗烈,圣人之盛事也,安可不游心寓目习性文身哉!」


习性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习惯释义:⒈常常接触某种新的情况而逐渐适应:习惯成自然。对这里的生活还不习惯。⒉在长时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好习惯。不良习惯。
    • 2.
      习气释义:逐渐形成的不好的习惯或作风:官僚习气。不良习气。

习性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共性释义:指不同事物所共同具有的普遍性质:各种地方戏都有其个性,但作为戏曲又有其共性。
    • 2.
      劣点释义:犹缺点。
    • 3.
      毛病释义:⒈指器物发生的损伤或故障,也比喻工作上的失误:一听声音就知道这台机器有毛病。他做事容易出毛病。⒉缺点;坏习惯:这孩子上课时有做小动作的毛病。⒊病:孩子有毛病,不要让他受凉了。
    • 4.
      短处释义:缺点;弱点:大家各有长处,各有短处,应该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 5.
      缺欠释义:⒈缺点:工作上有缺欠。 ⒉缺少:缺欠科技人才。资金还缺欠不少。
    • 6.
      缺点释义:欠缺或不完善的地方(跟“优点”相对):克服缺点。这种浅色花布很好看,缺点是不禁脏。
    • 7.
      缺陷释义:欠缺或不够完备的地方:生理缺陷。
    • 8.
      通性释义:通常的性质;共同的性质。

习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损释义:指具有便辟、善柔、便佞三种习性的人。与这三种人交友,有损无益,故称三损。语本《论语·季氏》:“孔子 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 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復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於己也。”《后汉书·冯衍传下》:“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之。”
    • 2.
      两头蛇释义:蛇之一种。无毒,尾圆钝,骤看颇象头,且有与头相同的行动习性,故名。古人传说见之者死。
    • 3.
      习俗移性释义: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 4.
      习相远释义:习: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
    • 5.
      刺猬原则释义:(刺猬原则hedgehog concept——翻译由“牛牛词典”提供)所谓“刺猬法则”是说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作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
    • 6.
      劣根性释义:长期养成的、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性。
    • 7.
      劣迹昭彰释义:形容恶劣的习性或行为十分明显;类似于“罪恶昭彰”或“罪恶昭著”。
    • 8.
      嗜杀成性释义: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 9.
      嗜血成性释义:嗜:爱好。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 10.
      土性释义:⒈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 ⒉指土壤的燥湿、肥瘠等性质。
    • 11.
      声味释义:声音与滋味。亦以喻人的习性爱好。
    • 12.
      完全变态释义:昆虫变态的一个类型。即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的昆虫,其幼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显著不同,而蛹是一个不活动时期。如蝶、蛾、蚊、蜂和天牛等。
    • 13.
      宿习释义:⒈谓长久地学习积累。⒉平素所学习的;预先诵习过的。⒊佛教指前世具有的习性。⒋旧日的积习。
    • 14.
      小来释义:从小;年轻时。 唐 李颀《杂曲歌辞·缓歌行》:“小来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唐 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小来习性懒,晚节慵转剧。”《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常言道:‘小来穿綫,大来穿绢。’若小时穿了绢,到大来綫也没得穿。”
    • 15.
      小老头释义:指具有老年人习性的年轻人。 谢觉哉《鼓起劲就干得了》:“信生同志 尚未满二十岁……现成‘变成一个沉默寡言,不爱动、不爱热闹的小老头’。”
    • 16.
      少成释义:指年少时养成的习性。汉 贾谊《新书·保傅》:“孔子 曰:‘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 17.
      常性释义:⒈能坚持做某事的性子:他无论学什么都没常性,学个三五天就不干了。也作长性。⒉一定的习性。
    • 18.
      性习释义:习性,习惯。
    • 19.
      成性释义:形成某种习性(多指不好的):懒惰成性。流氓成性。
    • 20.
      拟死释义:也叫假死。某些动物受惊动或受袭击时,静伏不动,或跌落地面如死物,借以避敌的现象。如蜘蛛、猿叶虫等有这种习性。

习性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损释义:指具有便辟、善柔、便佞三种习性的人。与这三种人交友,有损无益,故称三损。语本《论语·季氏》:“孔子 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邢昺 疏:“便辟,巧辟人之所忌以求容媚者也。善柔,谓面柔和颜悦色以诱人者也。便,辨也,谓佞而復辨。以此三种之人为友则有损於己也。”《后汉书·冯衍传下》:“臣自惟无三益之才,不敢处三损之地,固让而不受之。”
    • 2.
      两头蛇释义:蛇之一种。无毒,尾圆钝,骤看颇象头,且有与头相同的行动习性,故名。古人传说见之者死。
    • 3.
      习俗移性释义:风俗习惯可以改变人的习性。
    • 4.
      习相远释义:习: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后天习染积久养成的习性,却互相之间差异甚大。
    • 5.
      刺猬原则释义:(刺猬原则hedgehog concept——翻译由“牛牛词典”提供)所谓“刺猬法则”是说为了研究刺猬在寒冷冬天的生活习性,生物学家作了一个实验: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的空地上。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又因为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长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了。
    • 6.
      劣根性释义:长期养成的、根深蒂固的不良习性。
    • 7.
      劣迹昭彰释义:形容恶劣的习性或行为十分明显;类似于“罪恶昭彰”或“罪恶昭著”。
    • 8.
      嗜杀成性释义:嗜:爱好。好杀人成了习性。形容极端凶残。
    • 9.
      嗜血成性释义:嗜:爱好。爱好吸血成了习性。指贪婪地进行敲诈勒索,榨取民脂民膏。
    • 10.
      土性释义:⒈指某地的自然环境和生活习性。 ⒉指土壤的燥湿、肥瘠等性质。
    • 11.
      声味释义:声音与滋味。亦以喻人的习性爱好。
    • 12.
      完全变态释义:昆虫变态的一个类型。即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经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完全变态的昆虫,其幼虫的形态构造和生活习性与成虫显著不同,而蛹是一个不活动时期。如蝶、蛾、蚊、蜂和天牛等。
    • 13.
      宿习释义:⒈谓长久地学习积累。⒉平素所学习的;预先诵习过的。⒊佛教指前世具有的习性。⒋旧日的积习。
    • 14.
      小来释义:从小;年轻时。 唐 李颀《杂曲歌辞·缓歌行》:“小来攀贵游,倾财破产无所忧。”唐 杜甫《送李校书二十六韵》:“小来习性懒,晚节慵转剧。”《古今小说·滕大尹鬼断家私》:“常言道:‘小来穿綫,大来穿绢。’若小时穿了绢,到大来綫也没得穿。”
    • 15.
      小老头释义:指具有老年人习性的年轻人。 谢觉哉《鼓起劲就干得了》:“信生同志 尚未满二十岁……现成‘变成一个沉默寡言,不爱动、不爱热闹的小老头’。”
    • 16.
      少成释义:指年少时养成的习性。汉 贾谊《新书·保傅》:“孔子 曰:‘少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
    • 17.
      常性释义:⒈能坚持做某事的性子:他无论学什么都没常性,学个三五天就不干了。也作长性。⒉一定的习性。
    • 18.
      性习释义:习性,习惯。
    • 19.
      成性释义:形成某种习性(多指不好的):懒惰成性。流氓成性。
    • 20.
      拟死释义:也叫假死。某些动物受惊动或受袭击时,静伏不动,或跌落地面如死物,借以避敌的现象。如蜘蛛、猿叶虫等有这种习性。

习性造句

1.环境对人的习性的改变有很大的影响。古人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

2.你要力戒一暴十寒习性,才能成功。

3.我要用锲而不舍的精神,克服一暴十寒的习性

4.为人媳妇这种三姑六婆的习性千万要不得,否则家中将鸡犬不宁。

5.心猿意马、头脑的习性是四处游荡。

6.生活习性截然不同的两种动物住在同一个笼子里,很难相容相安,恐怕是会互侵互斗的。

7.他从小骄纵惯了,养成日后挥金如土的不良习性

8.恒心和毅力正是克服虎头蛇尾习性的良方。

9.为人媳妇这种三姑六婆的习性千万要不得,否则家中将鸡犬不寧。

10.松柏的可贵习性是耐寒冷。

11.千万别助长她懒惰的习性

12.猫头鹰有白天睡觉晚上捉老鼠的习性

13.对于某种无法改变的习性,我感到一种宿命的无奈。

14.选书应和结交相同慎重。由于你的习性受书籍的影响不亚于兄弟。

15.通过以上的对比,我们知道了君子与小人的习性刚好是两个极端。

16.恆心和毅力正是克服虎头蛇尾习性的良方。

17.不要等,有时候等着,就让等待成为一种习性,就学会在等待中蹉跎岁月。

18.了解了鼠狐猴小巧玲珑、灵活无比,非常有趣的特点,以及它的生活习性,会让你产生观察它的兴趣和喜爱之情。

19.只要你肯改掉好逸恶劳的习性,将来定会成功。

习性(xix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习性是什么意思 习性读音 怎么读 习性,拼音是xí xìng,习性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习性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