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命 [chéng mìng]
1. 既定的天命。已形成并实施的决议;已下达的号令。
例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诗·周颂·昊天有成命》
师无成命,多奋何为?——《左传·宣公十二年》
成命难违。
英[issued order;]
成命 引证解释
⒈ 既定的天命。
引《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晋 陶潜 《感士不遇赋》:“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
⒉ 既定的策略。
引《左传·宣公十二年》:“郑 人劝战,弗敢从; 楚 人求成,弗能好也。师无成命,多备何为?”
⒊ 已作出的决定,已发布的命令。
引《魏书·范绍传》:“以父忧废业,母又诫之曰:‘汝父卒日,令汝远就 崔生,希有成立。今已过期,宜遵成命。’ 绍 还赴学。”
《资治通鉴·后唐明宗天成四年》:“福 自刺史无功建节,尚復何求!且成命已行,难以復改。”
巴金 《死去的太阳》二十:“工人们正式向厂方提出条件,要经理道歉,要撤换账房,要收回开除工人的成命,还要增加工钱。”
⒋ 命名。
引《国语·鲁语上》:“黄帝 能成命百物,以明民共财, 顓頊 能修之。”
韦昭 注:“命,名也。”
国语词典
成命 [chéng mìng]
⒈ 已发布的命令。
引《资治通鉴·卷二七六·后唐纪五·明宗天成四年》:「福自刺史无功建节,尚复何求!且成命已行,难以复改。」
例如:「收回成命」。
⒉ 已定的天命。晋·陶渊明〈感士不遇赋〉: 「奉上天之成命,师圣人之遗书。」
引《书经·召诰》:「王厥有成命治民,今休。」
成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反汗释义:《汉书·刘向传》:“《易》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踰时而反,是反汗也。”以汗出而不能反喻令出不能收。后因以“反汗”指翻悔食言或收回成命。
- 2.
天夺释义:为上天所禠夺。 宋 王禹偁《让西京留守表》:“顾残年而气若尸居,听成命而魄疑天夺。”参见“天夺之魄”。
- 3.
宥谧释义:同“宥密”。 汉 贾谊《新书·礼容下》:“夫《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 4.
徵集释义:⒈召集。《后汉书·韦彪传》:“徵集名儒,大定其制。”《元典章·诏令·登宝位诏》:“先帝奄弃天下,勋戚元老咸谓大寳之承既有成命,非与前圣宾天而始徵集宗亲设所宜立者比。”清 曾国藩《何君殉难碑记》:“至 霍山,徵集溃兵团勇三千餘人。”⒉征求收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及 宣 成 二帝徵集小学,张敞 以正读传业,扬雄 以奇字纂训。”鲁迅《书信集·致曹白》:“每月或每季征集作品,精选之后,出一期刊。”袁鹰《悲欢·故乡夜话》:“到这时,故居的那位同志才收回冷冷的眼神,告诉我现在正征集总理遗物,但线索不
- 5.
成命释义:已发布的命令、决定等:收回成命。
- 6.
收回释义:⒈把发出去或借出去的东西、借出去或用出去的钱取回来:收回贷款。收回成本。借出的书,应该收回了。⒉撤销;取消(意见、命令等):收回原议。收回成命。
- 7.
改命释义:⒈改变成命。 《易·革》:“有孚,改命。吉。”高亨 注:“其命既下而又改之也。”唐 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⒉更名;改变称呼。《左传·宣公四年》:“王思 子文 之治 楚国 也,曰:‘子文 无后,何以劝善?’使復其所,改命曰‘生’。”杜预 注:“易其名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夫人使馈之锦与马,先之以玉,曰:‘君之妾 弃,使某献。’左师改命曰:‘君夫人。’”
- 8.
熙缉释义:犹光明。 语本《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明 李东阳《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诗:“圣心仰熙缉,吾道方施行。”明 祈顺《白鹿洞赋》:“踵夫子之步趋兮,叹 文王 之熙缉。”
- 9.
诏告释义:⒈祷告。《礼记·郊特牲》:“乐三闋,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詔告於天地之閒也。”孔颖达 疏:“音声号呼,告於天地之间,庶神明闻之而来。”⒉诏示。《汉书·王莽传上》:“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匱策书,神明詔告,属予以天下兆民。”⒊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告示。《后汉书·杨厚传》:“永建 二年,顺帝 特徵,詔告郡县督促发遣。”明 彭时《彭文宪公笔记》卷上:“戊寅年二月,上 圣烈慈寿皇太后 尊号,詔告天下。”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调度非人,守御无备之疆吏,或明正典刑以寒其胆,或轻予褫革以蔽其辜,
- 10.
返命释义:⒈复命;回报。⒉收回成命。
- 11.
还令释义:⒈收回成命;改变命令。⒉犹还旨。
- 12.
追停释义:⒈谓收回成命,停止执行。 ⒉谓收回旧物,停止通行。
- 13.
追原释义:⒈赦宥罪者而追回处罚之成命。⒉犹追根。
- 14.
追寝释义:收回;停止不行。 宋 苏辙《四论熙河边事札子》:“朝廷既追寝成命,臣亦粗可以塞言责矣。”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真君进爵》:“宏治 初年,追寝帝号,仍称真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伏望断以大义,追寝 尧佐 过越之恩。”
成命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反汗释义:《汉书·刘向传》:“《易》曰:‘涣汗其大号。’言号令如汗,汗出而不反者也。今出善令,未能踰时而反,是反汗也。”以汗出而不能反喻令出不能收。后因以“反汗”指翻悔食言或收回成命。
- 2.
天夺释义:为上天所禠夺。 宋 王禹偁《让西京留守表》:“顾残年而气若尸居,听成命而魄疑天夺。”参见“天夺之魄”。
- 3.
宥谧释义:同“宥密”。 汉 贾谊《新书·礼容下》:“夫《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 4.
徵集释义:⒈召集。《后汉书·韦彪传》:“徵集名儒,大定其制。”《元典章·诏令·登宝位诏》:“先帝奄弃天下,勋戚元老咸谓大寳之承既有成命,非与前圣宾天而始徵集宗亲设所宜立者比。”清 曾国藩《何君殉难碑记》:“至 霍山,徵集溃兵团勇三千餘人。”⒉征求收集。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练字》:“及 宣 成 二帝徵集小学,张敞 以正读传业,扬雄 以奇字纂训。”鲁迅《书信集·致曹白》:“每月或每季征集作品,精选之后,出一期刊。”袁鹰《悲欢·故乡夜话》:“到这时,故居的那位同志才收回冷冷的眼神,告诉我现在正征集总理遗物,但线索不
- 5.
成命释义:已发布的命令、决定等:收回成命。
- 6.
收回释义:⒈把发出去或借出去的东西、借出去或用出去的钱取回来:收回贷款。收回成本。借出的书,应该收回了。⒉撤销;取消(意见、命令等):收回原议。收回成命。
- 7.
改命释义:⒈改变成命。 《易·革》:“有孚,改命。吉。”高亨 注:“其命既下而又改之也。”唐 韩愈《送李尚书赴襄阳八韵》:“帝忧南国切,改命付忠良。”⒉更名;改变称呼。《左传·宣公四年》:“王思 子文 之治 楚国 也,曰:‘子文 无后,何以劝善?’使復其所,改命曰‘生’。”杜预 注:“易其名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夫人使馈之锦与马,先之以玉,曰:‘君之妾 弃,使某献。’左师改命曰:‘君夫人。’”
- 8.
熙缉释义:犹光明。 语本《诗·周颂·昊天有成命》:“於缉熙,单厥心,肆其靖之。”明 李东阳《经筵闻讲中庸有述呈诸寅长》诗:“圣心仰熙缉,吾道方施行。”明 祈顺《白鹿洞赋》:“踵夫子之步趋兮,叹 文王 之熙缉。”
- 9.
诏告释义:⒈祷告。《礼记·郊特牲》:“乐三闋,然后出迎牲。声音之号,所以詔告於天地之閒也。”孔颖达 疏:“音声号呼,告於天地之间,庶神明闻之而来。”⒉诏示。《汉书·王莽传上》:“皇天上帝隆显大佑,成命统序,符契图文,金匱策书,神明詔告,属予以天下兆民。”⒊以皇帝的名义发布告示。《后汉书·杨厚传》:“永建 二年,顺帝 特徵,詔告郡县督促发遣。”明 彭时《彭文宪公笔记》卷上:“戊寅年二月,上 圣烈慈寿皇太后 尊号,詔告天下。”康有为《上清帝第二书》:“调度非人,守御无备之疆吏,或明正典刑以寒其胆,或轻予褫革以蔽其辜,
- 10.
返命释义:⒈复命;回报。⒉收回成命。
- 11.
还令释义:⒈收回成命;改变命令。⒉犹还旨。
- 12.
追停释义:⒈谓收回成命,停止执行。 ⒉谓收回旧物,停止通行。
- 13.
追原释义:⒈赦宥罪者而追回处罚之成命。⒉犹追根。
- 14.
追寝释义:收回;停止不行。 宋 苏辙《四论熙河边事札子》:“朝廷既追寝成命,臣亦粗可以塞言责矣。”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释道·真君进爵》:“宏治 初年,追寝帝号,仍称真君。”《续资治通鉴·宋仁宗皇祐二年》:“伏望断以大义,追寝 尧佐 过越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