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理官 理官的意思
guān

理官

简体理官
繁体
拼音lǐ guān
注音ㄌㄧˇ ㄍㄨㄢ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ǐ,(1) 物质本身的纹路、层次,客观事物本身的次序。【组词】:心理。肌理。条理。事理。(2) 事物的规律,是非得失的标准,根据。【组词】:理由。理性。理智。理论。理喻。理解。理想。道理。理直气壮。(3) 自然科学,有时特指“物理学”。【例句】:理科,数理化。理疗。(4) 按事物本身的规律或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加工、处置。【组词】:理财。理事。管理。自理。修理。总理。(5) 对别人的言行作出反应。【组词】:理睬。答理。(6) 古代指狱官、法官。(7) 姓。

guān,(1)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组词】: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2)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组词】:官办。官费。官方。官府。(3)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组词】:感官。器官。五官。官能。(4) 姓。

基本含义

指官员能够理解百姓疾苦,善于为民伸张正义,关心民生。

理官的意思

理官 [lǐ guān]

1. 治狱之官。

理官 引证解释

⒈ 治狱之官。

《后汉书·陈宠传》:“及为理官,数议疑狱。”
《北齐书·循吏传·苏琼》:“理官忌惮,莫敢有违。”
宋 洪迈 《夷坚志补·闻人邦华》:“吏以告理官,遣还家,半日死。”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家父做了 宣德府 理官,殁於任所。”
清 龚自珍 《乙丙之际箸议第六》:“礼官之后为名家 邓析子 氏、 公孙龙 氏,理官之后为法家 申 氏、 韩 氏。”


国语词典

理官 [lǐ guān]

⒈ 职官名。治理狱讼的官吏。

《汉书·卷三〇·艺文志》:「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信赏必罚,以辅礼制。」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崔生告诉道:『家父做了宣德府理官,殁于任所。』」


理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仁矜释义:仁爱,善体恤人。 《后汉书·陈宠传》:“ 宠 代 郭躬 为廷尉,性仁矜。及为理官,数议疑狱,常亲自为奏,每附经典,务从宽恕。”
    • 2.
      佐属释义:助理官员和下属。
    • 3.
      佐杂释义:清 代州县官署内助理官吏佐贰、首领、杂职三者的统称。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三》:“佐杂书小狱者,必交於州县,佐杂畏此人矣。”《儿女英雄传》第二回:“那河臺本是箇从河工佐杂微员出身,靠那逢迎钻干的上头弄了几个钱。”《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八回:“这个人叫 许澄波,是一个 苏州 候补佐杂。”
    • 4.
      失出释义:谓重罪轻判或应判刑而未判刑。 《旧唐书·徐有功传》:“则天 览奏,召 有功 詰之曰:‘卿比断狱,失出何多?’对曰:‘失出,臣下之小过;好生,圣人之大德。’”《宋史·徽宗纪一》:“﹝ 元符 三年﹞罢理官失出之罚。”
    • 5.
      官兵释义:⒈军官和士兵:正确处理官兵关系。⒉旧时指政府的军队。
    • 6.
      宽平释义:⒈指宽阔平坦之处。 《荀子·赋》:“此夫安宽平而危险隘者邪?”宋 曾巩《本朝政要策·黄河》:“有以为宜徙之宽平者,王横 之説是也。”⒉宽仁公平。《后汉书·郭躬传》:“躬 家世掌法,务在宽平,及典理官,决狱断刑,多依矜恕。”《新唐书·刑法志》:“盖自 高祖、太宗 除 隋 虐乱,治以宽平,民乐其安,重於犯法,致治之美,几乎三代之盛时。”清 吴定《吴殿麟程巽行传》:“仲豪迈峻厉,君宽平恂恂长者。”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一章第一节:“隋文帝 对待民众比较宽平。五八一年,制定 隋 律,废除前朝酷刑。
    • 7.
      年窑释义:清 雍正 年间 景德镇 官窑烧造的瓷器。因 雍正 四年(1726年),年希尧 以督理 淮安 板闸关,兼管镇厂窑务,故名年窑。雍正 六年后,由 唐英 任驻厂协理官。釉色发明很多,以胭脂水釉为最著。
    • 8.
      恪居释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敬共朝夕,恪居官次。 ”谓居官治事恭谨而行。后以“恪居”谓敬慎治理官事。《文选·陆机<演连珠>之一》:“是以百官恪居,以赴八音之离:明君执契,以要克谐之会。”刘孝标 注:“臣敬治其职,膺金石之别响。”《新唐书·陆贽传》:“宫官具寮,恪居奔走,劳则有之,何功之云?”
    • 9.
      拟正释义:试任或代理官员改为正式任命。
    • 10.
      摄篆释义:指代理官职,掌其印信。因印信刻以篆文,故名而会县令摄篆旁邑。--邵长蘅《青门剩稿》不妨令张生摄篆九年,瓜代可也。--《聊斋志异.考城隍》
    • 11.
      摄职释义:代理官职。 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学优登仕,摄职从政。”《资治通鉴·后唐庄宗同光三年》:“且 汴州 关东 衝要,地富人繁,臣既不至治所,徒令他人摄职,何异空城!”
    • 12.
      新衙门释义:即会审公堂。 清 末设在 上海 租界里的司法审判机关,以区别于 中国 原有的审理官署,故称。按照不平等条约的规定,凡是 中 外互控的案件,都由会审公堂的 中、英、美、法 四国会审官审理,其实 中国 会审官形同虚设,不受重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二五回:“我并非要十分难为他,不过看见新衙门判得太轻描淡写了,有意和他作难。”
    • 13.
      明罚勑法释义:严明刑罚,整饬法度。 《易·噬嗑》:“雷電噬嗑,先王以明罰勑法。”亦作“明罰敕法”。《晋书·郭璞传》:“陛下上承天意,下順物情,可因皇孫之慶,大赦天下。然後明罰敕法,以肅理官。”
    • 14.
      法国国立行政学校释义:法国培养高级文官的学校。 1945年创建于巴黎。招收对象主要为高等院校毕业生和在行政部门服务五年以上的文官。学制为三年。教学方式分实习和课堂教育两种。毕业生根据成绩分别进入政府上层或中层领导机构,充当行政官员或经济管理官员。
    • 15.
      科简释义:衡量简择。《北史·循吏传·张华原》:“州狱先有繫囚千餘人,华原 科简轻重,随事决遣,至年暮,惟有重罪者数十人。”《北齐书·文苑传·樊逊》:“又问刑罚宽猛,逊 对曰……但令 释之、定国 迭作理官,龚遂、文翁 继为郡守,科简律令,一此宪章,欣闻 汲黯 之言,泣断 昭平 之罪。”
    • 16.
      簿尉释义: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 17.
      署印释义:代理官职。旧时官印最重要,同于官位,故名。
    • 18.
      署职释义:署理官职。
    • 19.
      谏院释义:⒈御史台的别称。唐 刘禹锡《送国子令狐博士赴兴元觐省》诗:“相门才子 高阳 族,学者清资五品官。諫院过时荣棣萼,谢 庭归去蹋芝兰。”按,令狐博士 指 令狐楚,尝为 河南 尹兼御史大夫。开成 元年四月,检校左仆射、兴元 尹。⒉谏官官署。宋 初由门下省析置,以分隶门下、中书的左右谏议大夫、司谏、正言为谏官。宋 司马光 有《諫院题名记》。《文献通考·职官四》:“明道 初,陈执中 为諫官,屡请置院,於是以门下省为諫院。”明 陈汝元《金莲记·生离》:“小弟旧自理官,召居諫院,避人焚草,儘怀匡主之心。”
    • 20.
      谳案释义:评议案件,审理定案。《续资治通鉴·宋神宗元丰五年》:“壬午,詔罢大理官赴中书省讞案。”

理官(ligu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理官是什么意思 理官读音 怎么读 理官,拼音是lǐ guān,理官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理官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