莅官 [lì guān]
1. 任官。
莅官 引证解释
⒈ 到职;居官。
引唐 元稹 《戒励风俗德音》:“居省寺者,不能以勤恪莅官,而曰务从简易。”
宋 王栐 《燕翼诒谋录》卷三:“莅官之日少,闲居之日长。”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查交代》:“然而捧檄莅官,有……因交代未楚,流落旧治,襤褸饥寒,惨同乞丐。”
⒉ 涖官:任官。
引《礼记·曲礼上》:“班朝治军,涖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
孔颖达 疏:“涖,临也;官,谓卿、大夫、士各有职掌。”
《汉书·杜钦传》:“不孝,则事君不忠,涖官不敬,战陈无勇,朋友不信。”
清 方苞 《两朝》:“臣伏念自我皇上御极以来,凡所以敬天勤民涖官修政,以推广先帝遗意。”
国语词典
莅官 [lì guān]
⒈ 到任。也作「莅任」。
例如:「他带著自己的人马莅官上任。」
莅官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梦尸得官释义:古代迷信,以梦尸为得官的预兆。 语本《晋书·殷浩传》:“或问 浩 曰:‘将莅官而梦棺,将得财而梦粪,何也?’浩 曰:‘官本臭腐,故将得官而梦尸;钱本粪土,故将得钱而梦秽。’时人以为名言。”宋 苏轼《秦少游梦发殡而葬之者因次其韵》:“居官死职战死绥,梦尸得官真古语。”
- 2.
登敍释义:亦作“登叙”。指官吏的升迁和叙用。晋 葛洪《抱朴子·审举》:“虽抱 稷 禼 之器,资邈世之量,遂沉滞诣死,不得登叙也。”《晋书·应詹传》:“莅官虽美,常以素论降替;在职实劣,直以旧望登敍。”《南齐书·武帝纪》:“又詔王公卿士各举所知,随方登叙。”
- 3.
铨选释义:选才授官。 古代举士与选官相一致。士获选,即为官。至 唐,试士属礼部,试吏属吏部,以科目举士,以铨选举官。举官又分两途,吏部主文选,兵部主武选。唐 以后,铨政代有更易,然大抵不外集吏考试量人授官之义。清 中叶后,铨选又分为外补与部选两途,而选政遂成具文,但循例掣签而已。《南齐书·百官志》:“左僕射,领殿中主客二曹事,诸曹郊庙、园陵……改号格制、莅官銓选。”宋 沉辽《代人献利害书》:“结髮从仕,甫二十年,三遇銓选矣。”清 昭槤《啸亭杂录·盛京五部》:“其未设吏部者,以其地官员无多,仍由京中銓选,故不备。”孙
- 4.
风政释义:⒈教化政治。 《后汉书·滕抚传》:“风政修明,流爱于人,在事七年,道不拾遗。”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承藉猛政,故可以和静致治”刘孝标 注引《江惇传》:“山遐 为 东阳,风政严苛,多任刑杀,郡内苦之。”《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宁 在 豫章,遣十五议曹下属城,採求风政;并吏假还,讯问官长得失。”⒉指政绩。《后汉书·李固传》:“天下喁喁,属望风政。”《宋书·良吏传·阮长之》:“前后所莅官,皆有风政,为后人所思,宋 世言善治者,咸称之。”《北史·元颢传》:“﹝ 顥 ﹞据有都邑,号令自己。天下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