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务 [fáng wù]
1. 有关国家安全防御的事务。
英[defense matters pertaining to defence;]
防务 引证解释
⒈ 有关国家安全防御方面的事务。
引《清史稿·兵志九》:“及拳匪肇衅,联军北犯, 沽口 礮臺,毁於一旦, 北洋 沿海防务,遂日形懈弛云。”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崇祯 又问了些关于 昌平 军中和 宣大、山西 防务情形,心中又十分犹豫起来。”
国语词典
防务 [fáng wù]
⒈ 一切防御措施。
例如:「这阵地的防务做得很好。」
防务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乡防释义:地方乡区的防务。
- 2.
伊犁将军释义:即“总统伊犁等处将军”。清朝在新疆地区设置的职官。1762年始设,统掌新疆地区军政事务。1884年新疆建省后,主要负责北疆防务。辛亥革命后废。
- 3.
军防释义:军事防务。
- 4.
创置释义:亦作“剏置”。 设立;建置。唐 元稹《中书省议赋税及铸钱等状》:“臣等约计,天下百姓有铜器用度者,分数无多,散纳诸使,斤两盖寡,创置鑪冶,器具颇繁,一年勒停,并是废物。”《警世通言·宿香亭张浩遇莺莺》:“所居连簷重阁,洞户相通,华丽雄壮,与王侯之家相等,浩 犹以为隘窄。又於所居之北,剏置一园。”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四章第二节:“武帝 时,因为对少数族用兵,内务防务空虚,于是在北军创置八校尉,开始募兵。”
- 5.
司疆释义:主管边境防务的官员。
- 6.
后膛枪礮释义:弹药从后膛装入的枪和炮。后膛,枪膛或炮膛的后部。清 曾国荃《统筹闽粤浙三省防务片》:“所需后膛枪礮尤为最要之军械。”
- 7.
后防释义:后方的防务。
- 8.
城防释义:城市的防卫或防务:城防巩固。 城防工事。
- 9.
城防军释义:守卫城市的军队。沈从文《从文自传·辛亥革命的一课》:“城防军把防务布置周密妥当后,就分头派兵下苗乡去捉人。”
- 10.
接防释义:(部队)接替原驻守某地部队的防务。
- 11.
疆事释义:⒈边界争端。 《左传·桓公十七年》:“夏,及 齐 师战于 奚,疆事也。”杜预 注:“疆事,争疆界也。”杨伯峻 注:“此为边疆局部战争。”⒉指边境的防务。《宋史·王庶传》:“疆事益棘,钦宗 欲幸 襄 邓。”清 王韬《<徐忠烈公遗集>序》:“明 之疆事,其坏如此,安可问哉!”⒊指整治地界等事。《诗·小雅·信南山》“我疆我理”清 陈奂 传疏:“凡井牧其邱甸县都之田野,营造径畛涂道之通路,皆我疆事也。”
- 12.
蹙境释义:谓边境防务窘迫。
- 13.
辍防释义:撤除防务;不设防。
- 14.
边捍释义:亦作“边扞”。边防,边境防务。《宋书·氐胡传·略阳清水氐杨氏》:“顷破家为国,母妻子弟并坠没虏中,不顾孝道,陈力边捍,竭忠尽诚,未为朝廷所识。”《魏书·释老志》:“请听 苟子 等还乡课输,俭乏之年,周给贫寡,若有不虞,以拟边捍。”《周书·文帝纪上》:“朝廷若以 悦(侯莫陈悦)为边扞,乞处以 瓜 凉 一藩。”唐 苏颋《授高仙芝右羽林军大将军制》:“宜復官资,更为边扞。”《资治通鉴·隋文帝开皇十三年》:“且 染干 者,处罗侯 之子……招令南徙,兵少力弱,易可抚驯,使敌 雍虞閭 以为边捍。”《宋史·外国传三·高
- 15.
边防释义:为保卫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防备外来侵略,在边境地区所布置的防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