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夷陵 夷陵的意思
líng

夷陵

简体夷陵
繁体
拼音yí líng
注音一ˊ ㄌ一ㄥ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í,(1)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组词】:东夷。九夷(古时称东夷有九种)。(2)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例句】:华夷杂处(chǔ ㄔㄨˇ)。(3) 平,平坦,平安。【组词】:化险为夷。(4) 弄平。【组词】:夷为平地。(5) 消灭。【组词】:夷灭。族夷(诛杀犯罪者家族)。(6) 等辈。【例句】:“诸将皆陛下故等夷”。(7) 古代的锄类工具。(8) 同“怡”,喜悦。(9) 同“痍”,创伤。(10) 姓。

líng,(1) 大土山。【组词】:山陵。丘陵。陵谷迁变(简作“陵谷”)。(2) 高大的坟墓。【组词】:陵园。陵墓。陵寝。(3) 古同“凌”,侵犯,欺侮。

基本含义

指平定叛乱或征服敌人,使其归附。

夷陵的意思

夷陵 [yí líng]

1. 楚先王的坆墓,在今湖北宜昌县东。

再战而烧夷陵。——《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the Yi Mausoleum;]


国语词典

夷陵 [yí líng]

⒈ 县名。位于湖北省宜昌县东。春秋时本为楚国先王的陵墓,秦将白起攻楚,燃烧此地,至汉时置为县。


夷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郡释义:⒈郡名。秦 置,汉 因之。约当今 河南省 东北部和 山东省 西部部分地区。东汉 以后,废置无常。《史记·魏世家》:“景湣王 元年,秦 拔我二十城,以为 秦 东郡。”汉 陈琳《为袁绍檄豫州》:“幕府輙復分兵命鋭,脩完补辑,表行 东郡,领 袞州 刺史。”唐 韩愈《龊龊》诗:“河 堤决 东郡,老弱随惊湍。”⒉泛指京师以东诸郡。唐 杜甫《野老》诗:“王师未报收东郡,城闕秋生画角哀。”朱鹤龄 注:“东郡,概指京东诸郡。”⒊特指 夷陵郡。唐 杜甫《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东郡 时题壁,南湖日扣舷。”朱
    • 2.
      两岐歌释义:赞美吏治清明、岁和年丰的歌。 唐 包何《和孟虔州闲斋即事》诗:“麦秋今欲至,君听两岐歌。”唐 司空曙《送夔州班使君》诗:“夷陵旧人吏,犹诵两岐歌。”参见“两岐”。
    • 3.
      儿女姻释义:儿女亲家。明 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三·刘小鲁尚书》:“刘小鲁,先大父同年进士,亦 夷陵州 人,与 江陵 相儿女姻也。”亦称“儿女姻亲”。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四:“后 永之 同举戊午乡榜,官至粮道,晚年结儿女姻亲。”
    • 4.
      卖恩释义:谓以小恩小惠收买他人。《三国志·吴志·张温传》:“靖 兵众之势,干任之用,皆胜於 贾原、蒋康,温 尚不容私以安於 靖,岂敢卖恩以协 原 康 邪?”《新唐书·藩镇传·刘济》:“今天子诛 承宗,而 燕 无一卒济 易水 者,正使 潞 人卖恩於 赵,贩忠於上。”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一》:“章郇公 在中书。欧阳文忠公 初自 夷陵 县令贬所回,復馆职,通判 滑州。以书与公求一郡,公答之,无可意。文忠 不悦。俄而擢知諫院,一年中歷三司,直 龙图,为学士、河朔 都转运。文忠 始服公非卖恩者。”
    • 5.
      大宜昌释义:指包含宜昌市辖区内的五区三市五县。五县分别为: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三市为:枝江市、宜都市、当阳市,五城区为:西陵区、伍家岗区、夷陵区、猇亭区、点军区。
    • 6.
      宜昌市释义:在湖北省西部、长江沿岸、西陵峡口,焦枝铁路有支线通此。 古称夷陵。1949年设市。人口566万(1995年)。为长江航运的重要中转站和湖北省西部的重要城市。建有葛洲坝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名胜古迹有三游洞、天然塔。
    • 7.
      巴賨释义:⒈谓 巴 中地带。汉 扬雄《蜀都赋》:“东有 巴賨,绵亘 百濮。”宋 欧阳修《初至夷陵苏子美见寄》诗:“巴賨 舡贾集,蛮市酒旗招。”⒉指 巴 中一带的人。唐 李贺《恼公》诗:“数钱教姹女,买药问 巴 賨。”⒊古代 巴 人所交纳的赋税。巴 人呼赋为賨,故称。唐 陆龟蒙《再酬袭美先辈见和读<襄阳耆旧传>之作》诗:“谁比 蜀 严静,谁方 巴 賨貲。”
    • 8.
      市门释义:⒈市场的门。 古代市场出入有门,按时启闭。《韩非子·内储说上》:“因召市吏而誚之曰:‘市门之外何多牛屎?’”《魏书·食货志》:“其京邑二市,天下州镇郡县之市,各置二称,悬於市门。”宋 欧阳修《夷陵县至喜堂记》:“朱公 治是州……辟南北之街,作市门、市区。”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今日市门一駔侩,明日可以拖青紆紫矣。”⒉妓院的代称。《醒世恒言·赫大卿遗恨鸳鸯绦》:“虽市门之游,豪客不废;然女閭之遗,正人耻之,不得不谓之邪色。”参见“倚市门”。⒊星名。《星经》卷下:“市楼六星在市门中。”
    • 9.
      投漆释义:比喻情投意合。语出《古诗十九首·客从远方来》:“以胶投漆中,谁能别离此。”唐 骆宾王《冬日过故人任处士书斋》诗:“神交尚投漆,虚室罢游兰。”唐 杨衡《夷陵郡内叙别》诗:“抚怀极投漆,感物重黄金。”
    • 10.
      眄睐释义:⒈顾盼。《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眄睞以适意,引领遥相睎。”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褚 眄睞良久,指 嘉 曰:‘此君小异,得无是乎?’”宋 贺铸《感皇恩》词:“歌笑见餘妍,情生眄睞。”清 和邦额《夜谭随录·护军女》:“话间眄睞其目,愈增嫵媚。”⒉眷顾。南朝 梁 任昉《到大司马记室笺》:“况 昉 受教君子,将二十年,咳唾为恩,眄睞成饰。”《魏书·恩倖传序》:“夫令色巧言,矫情饰貌,邀眄睞之利,射咳唾之私,此盖苟进之常也。”宋 欧阳修《夷陵上运使启》:“凡居部属,皆仰餘暉,顾此孤生,最为沉迹
    • 11.
      竈廪释义:指行炊处和贮粮处。宋 欧阳修《夷陵县至喜堂记》:“又教民为瓦屋,别灶廩,异人畜,以变其俗。”
    • 12.
      蛮市释义:南蛮集市。宋 欧阳修《初至夷陵答苏子美见寄》诗:“巴賨 舡贾集,蛮市酒旗招。”
    • 13.
      蛮蜑释义:南方少数民族名。 多船居,称蜑户,也称蛋户。《陈书·徐世谱传》:“世居 荆州 为主帅,征伐 蛮蜑。”唐 刘恂《岭表录异》卷中:“邕州 旧以刺竹为墻,蛮蜑 来侵,竟不能入。”宋 王谠《唐语林·补遗三》:“诸葛武侯 相 蜀,制 蛮蜑 侵 汉 界。自 吐蕃 西至东,接 夷陵 境,七百餘年不復侵軼。”
    • 14.
      言誓释义:⒈盟誓。《左传·成公十三年》:“言誓未就,景公 即世。”南朝 陈 徐陵《为贞阳侯与北齐荀昂兄弟书》:“孤谬蒙殊奬,还嗣本朝,勑諭分明,言誓殊重。”《后汉书·吕布传》:“临别把臂言誓。”唐 杨衡《夷陵郡内叙别》诗:“皎月託言誓,沧波信浮沉。”⒉哲言。指古圣贤教诲。誓,通“哲”。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五八:“岂与蓬户士,弹琴诵言誓!”
    • 15.
      远民释义:指外地或境外之人。宋 谢伯初《走笔寄夷陵欧阳永叔》诗:“絶境化成儒雅俗,远民争识校讎郎。”清 魏源《道光二十六年揭贴》:“﹝房屋﹞听各国与内民公平议租,内民不得抬价掯勒,远民亦不得强租硬占。”

夷陵(yili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夷陵是什么意思 夷陵读音 怎么读 夷陵,拼音是yí líng,夷陵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夷陵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