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三大战役 三大战役的意思
sānzhàn

三大战役

简体三大战役
繁体三大戰役
拼音sān dà zhàn yì
注音ㄙㄢ ㄉㄚˋ ㄓㄢˋ ㄧ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ān,(1) 数名,二加一(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叁”代)。【组词】:三维空间。三部曲。三国(中国朝代名)。(2) 表示多次或多数。【组词】:三思而行。三缄其口。

dà dài,(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组词】: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 指大小的对比。【例句】: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组词】:大局。大众。(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组词】:不大高兴。(5) 年长,排行第一。【组词】:老大。(6) 敬辞。【组词】:大作。大名。大手笔。(7) 时间更远。【组词】:大前年。(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组词】:大概。大凡。(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1) 古通“太”。(2) 古通“泰”。

zhàn,(1) 打仗。【组词】:战争。战机。战绩。战略。战术。战国(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2) 泛指争斗,比高下。【组词】:论战。争战。(3) 发抖。【组词】:战抖。寒战。胆战心惊。(4) 姓。

yì,(1) 服兵务,从军。【组词】:从役。现役。(2) 战事。【组词】:战役。(3) 服劳力之事。【组词】:劳役。徭役。(4) 使唤。【组词】:役使。奴役。(5) 被役使的人。【组词】:役夫。役徒。仆役。杂役。

基本含义

指历史上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的三次重要战役。

三大战役的意思

三大战役 [sān dà zhàn yì]

1. 指解放战争中的三个大战役,即辽沈、淮海、平津战役。

三大战役 引证解释

⒈ 指解放战争中的三个大战役,即 辽沉、淮海、平津 战役。

毛泽东 《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人民解放军自一九四八年冬季取得 辽沉、淮海、平津 三大战役的决定性胜利以后……消灭了一百八十三万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和九十八万土匪游子。”


三大战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三大战役造句

1.三大战役结束后,蒋家王朝的统治已是岌岌可危,不可终日。

2.三大战役以后,内柔外刚的他已不堪一击。

3.我军势如破竹,接连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

4.解放战争中,毛主席运筹帷幄,亲自指挥了辽沈、平津、淮海三大战役,消灭国民党几百万军队。

5.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不仅表现在长征路途上,也表现在指挥“三大战役”中,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上。

6.三大战役胜利结束后,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横扫残敌,势如破竹,迅速解放了中国大陆。

7.三大战役之后,解放军势如破竹,很快就解放了长江以南各省市。

8.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不仅表现在长征路途上,也表现在指挥三大战役中,还表现在社会主义建设上。

9.三大战役结束后,统一全国已经胜利在望了。

三大战役是什么意思 三大战役读音 怎么读 三大战役,拼音是sān dà zhàn yì,三大战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三大战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