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介意 介意的意思
jiè

介意

简体介意
繁体
拼音jiè yì
注音ㄐㄧㄝˋ ㄧ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jiè,(1) 在两者中间。【例句】:介于两者之间。介词(用在名词、代词之前,合起来表示地点、时间、方向、方式等关系的词,如“从”、“向”、“在”、“以”、“对于”等)。介入。(2) 这样,这么。【例句】:像煞有介事(好像真有这么回事似的,多指大模大样,好像有什么了不起)。(3) 放在心里。【组词】:介意。介怀。(4) 耿直。【组词】:耿介。(5) 甲。【组词】:介胄。介壳。(6) 个(用于人)。【组词】:一介书生。(7) 大。【例句】:介圭(大玉)。(8) 传统戏曲脚本里表示情态动作的词。【组词】:笑介。饮酒介。(9) 助。【组词】:介寿。(10) 姓。(11) 古同“芥”,芥菜。

yì,(1) 心思。【组词】:意思。意见。意义。意味。意念。意志(为了达到既定目的而自觉努力的心理状态)。注意。同意。意在笔先。意在言外。(2) 心愿,愿望。【组词】:意愿。愿意。意向。意图。意皆。好意。“醉翁之意不在酒”。(3) 人或事物流露的情态。【组词】:春意。诗意。惬意。情意。意境。(4) 料想,猜想。【组词】:意料。意想。意外。

基本含义

介意指的是对他人的言行、行为等有所在意或有所反感。

介意的意思

介意 [jiè yì]

1. 在意;把令人不高兴的事存留于心中。

不必介意。

[mind; care about;]

介意 引证解释

⒈ 在意,将不愉快的事放在心上。

《列子·黄帝》:“子华 使其侠客以智鄙相攻,彊弱相凌。虽伤破於前,不用介意。”
《后汉书·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二》:“小婢无礼,当即笞之,先生勿介意。”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愫 妹妹,你可别介意啊。”


国语词典

介意 [jiè yì]

⒈ 在意,将不愉快或忧虑之事存于心中,而不能释怀。

《后汉书·卷三八·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
《三国演义·第一七回》:「吾观七路之兵,如七堆腐草,何足介意?」

留心 留神 留意 介怀 在意


介意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介怀释义:介意:毫不介怀。
    • 2.
      在意释义:放在心上;留意(多用于否定式):这些小事,他是不大在意的。
    • 3.
      注意释义:把意志放到某一方面:注意力。 注意安全。提请注意。
    • 4.
      留心释义:注意:留心听讲。参观的时候他很留心,不放过每一件展品。
    • 5.
      留意释义:注意;小心:路面很滑,一不留意,就会摔跤。
    • 6.
      留神释义:注意;小心(多指防备危险或错误):车辆很多,过马路要留神。留点儿神,可别上当。

介意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故事释义:⒈旧日的行事制度;例行的事:虚应故事。 奉行故事(按老规矩办事)。⒉真实的或虚构的用作讲述对象的事情,有连贯性,富吸引力,能感染人:神话故事。民间故事。讲故事。⒊文艺作品中用来体现主题的情节:故事性。
    • 2.
      释怀释义:(爱憎、悲喜、思念等感情)在心中消除(多用于否定):久病在床的母亲让他挂念,难以释怀。

介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足为意释义:不值得介意。
    • 2.
      乘船走马三分命释义:比喻乘船骑马常有危险。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成语》:“乘船走马三分命。”又作“乘船走马,去死一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古人云:‘乘船走马,去死一分。’是知跨御常宜介意也。”
    • 3.
      介心释义:⒈耿介的性格。 ⒉介意,把不快的事记在心里。如:这件事他讲得不妥当,请张先生不要介心。
    • 4.
      介怀释义:介意:毫不介怀。
    • 5.
      介意释义: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式):刚才这句话是开玩笑,你可别介意。
    • 6.
      介虑释义:介意忧虑。
    • 7.
      侵盗释义:⒈侵犯劫夺。 《史记·匈奴列传》:“於是戎狄或居于 陆浑,东至於 卫,侵盗暴虐中国。”《资治通鉴·汉文帝前三年》:“五月,匈奴 右贤王入居 河南 地,侵盗 上郡 保寒蛮夷,杀掠人民。”⒉侵占盗窃。《后汉书·淳于恭传》:“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輒助为收採。”宋 曾巩《责将制》:“发人採金,无出入之籍,有侵盗之形。”清 昭槤《啸亭杂录·谢芗泉之疏阔》:“财物奢荡,一任僕人侵盗,毫不介意。”
    • 8.
      原除释义:赦免;免除。汉 应劭《风俗通·穷通》:“明府所在流称,今以公徵,往便原除,不宜深入以介意。”《陈书·宣帝纪》:“南康 一郡,岭下应接,民间尤弊,太建 四年田租未入者,可特原除。”《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八年》:“劭 奏 邕 罪在赦前,应原除,上怒。”
    • 9.
      在乎释义:⒈在于:东西不在乎好看,而在乎实用。 ⒉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式):满不在乎。只要能学会,多学几天倒不在乎。
    • 10.
      安然若素释义:(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安:安然,坦然;然: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 11.
      少少释义:⒈不久。《墨子·非攻下》:“少少有神来告曰:夏 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⒉很少。《后汉书·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宋 罗志仁《姑苏笔记·题梁》:“文本不工,然吐辞超胜,以少少胜多多。”清 吴骞《拜经楼诗话》卷四:“适有老词林过其庽,曰:‘可持酒来。’大噉,留其少少而去,不言其故。”⒊稍微。宋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札子》:“譬如有人误饮毒药,致成大疾,苟知其毒,斯勿饮而已矣,岂可云姑少少减之,俟积以岁月,然后尽捨之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儿》:“儿微啟下裳,少少露其假尾。”⒋轻视
    • 12.
      屑怀释义:犹介意。
    • 13.
      屑意释义:犹介意。
    • 14.
      忘怀日久释义:时间长久就不太介意而忘掉了。
    • 15.
      抚字催科释义: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 阳城 ﹞出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誚让。上考功第,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 16.
      旁若无人释义: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形容态度高傲或从容自然,对别人毫不介意。《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若:好像。
    • 17.
      日久忘怀释义:时间长久就不太介意而忘掉了。
    • 18.
      毫不在意释义:丝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 19.
      气话释义:在气头上说的过激的话:我刚才说的都是气话,你千万不要介意。
    • 20.
      气量释义:⒈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这个人很有气量,从不计较别人说他些什么。⒉指容忍谦让的限度:气量大的人对这点儿小事是不会介意的。

介意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不足为意释义:不值得介意。
    • 2.
      乘船走马三分命释义:比喻乘船骑马常有危险。 清 赵翼 《陔馀丛考·成语》:“乘船走马三分命。”又作“乘船走马,去死一分”。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十:“古人云:‘乘船走马,去死一分。’是知跨御常宜介意也。”
    • 3.
      介心释义:⒈耿介的性格。 ⒉介意,把不快的事记在心里。如:这件事他讲得不妥当,请张先生不要介心。
    • 4.
      介怀释义:介意:毫不介怀。
    • 5.
      介意释义:把不愉快的事记在心里;在意(多用于否定式):刚才这句话是开玩笑,你可别介意。
    • 6.
      介虑释义:介意忧虑。
    • 7.
      侵盗释义:⒈侵犯劫夺。 《史记·匈奴列传》:“於是戎狄或居于 陆浑,东至於 卫,侵盗暴虐中国。”《资治通鉴·汉文帝前三年》:“五月,匈奴 右贤王入居 河南 地,侵盗 上郡 保寒蛮夷,杀掠人民。”⒉侵占盗窃。《后汉书·淳于恭传》:“家有山田果树,人或侵盗,輒助为收採。”宋 曾巩《责将制》:“发人採金,无出入之籍,有侵盗之形。”清 昭槤《啸亭杂录·谢芗泉之疏阔》:“财物奢荡,一任僕人侵盗,毫不介意。”
    • 8.
      原除释义:赦免;免除。汉 应劭《风俗通·穷通》:“明府所在流称,今以公徵,往便原除,不宜深入以介意。”《陈书·宣帝纪》:“南康 一郡,岭下应接,民间尤弊,太建 四年田租未入者,可特原除。”《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八年》:“劭 奏 邕 罪在赦前,应原除,上怒。”
    • 9.
      在乎释义:⒈在于:东西不在乎好看,而在乎实用。 ⒉在意;介意(多用于否定式):满不在乎。只要能学会,多学几天倒不在乎。
    • 10.
      安然若素释义:(遇到不顺利情况或反常现象)像平常一样对待,毫不在意。形容面对困境毫不介意,心情平静。安:安然,坦然;然:代词,指人或物;素:平常。
    • 11.
      少少释义:⒈不久。《墨子·非攻下》:“少少有神来告曰:夏 德大乱,往攻之,予必使汝大堪之。”⒉很少。《后汉书·度尚传》:“所亡少少,何足介意!”宋 罗志仁《姑苏笔记·题梁》:“文本不工,然吐辞超胜,以少少胜多多。”清 吴骞《拜经楼诗话》卷四:“适有老词林过其庽,曰:‘可持酒来。’大噉,留其少少而去,不言其故。”⒊稍微。宋 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札子》:“譬如有人误饮毒药,致成大疾,苟知其毒,斯勿饮而已矣,岂可云姑少少减之,俟积以岁月,然后尽捨之哉?”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贾儿》:“儿微啟下裳,少少露其假尾。”⒋轻视
    • 12.
      屑怀释义:犹介意。
    • 13.
      屑意释义:犹介意。
    • 14.
      忘怀日久释义:时间长久就不太介意而忘掉了。
    • 15.
      抚字催科释义:唐 韩愈《顺宗实录四》:“﹝ 阳城 ﹞出为 道州 刺史……一不以簿书介意,税赋不登,观察使数誚让。上考功第,城 自署第曰:‘抚字心劳,徵科政拙,考下下。’”后以“抚字催科”指地方官吏的治政。
    • 16.
      旁若无人释义:好像旁边没有人一样。形容态度高傲或从容自然,对别人毫不介意。《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荆轲和而歌于市中,相乐也,已而相泣,旁若无人者。” 若:好像。
    • 17.
      日久忘怀释义:时间长久就不太介意而忘掉了。
    • 18.
      毫不在意释义:丝毫不在乎或不介意。
    • 19.
      气话释义:在气头上说的过激的话:我刚才说的都是气话,你千万不要介意。
    • 20.
      气量释义:⒈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这个人很有气量,从不计较别人说他些什么。⒉指容忍谦让的限度:气量大的人对这点儿小事是不会介意的。

介意造句

1.如此敌人,不足介意,所以我仍要从事译作,再做一年。

2.别人批评得对,而且很客气,不就是几句话吗?何足介意

3.他说话就是这样直来直去的,你不要介意

4.他一向宽宏大量,因此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并不介意,总是一笑置之。

5.他一向宽洪大量,因此对别人的冷嘲热讽并不介意,总是一笑置之。

6.他只是一时冲动,说了句气话,你何足介意呢?

7.我光明磊落,他说什么我也不介意

8.对于这事,我也是道听途说,姑妄言之,请你不必介意

9.他近来心情不好,老是乱发脾气,大家都理解他,对他的态度毫不介意

10.对于这些误会他毫不介意

11.湖面并没有显现波光粼粼的景色,但我们对此并不介意

12.你之所以拒绝我,是因为你感觉配不上我,没关系,我不介意

13.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要一杯咖啡。

14.我不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

15.我并不介意你对我的粗鲁。

16.么叫做嫉妒。我不介意其他人怎么看我,我只不过不想别人比我更开心。

17.我喜欢的是现在的你,不介意过去,不去想未来,就在时间流转的每一个现在,我喜欢你。

18.闹闹小脾气而已,人生总有不如意的事,没有对与错,不必介意别人如何看自己,也不必迁就别人太多。

19.我希望我不会介意,但事实上我在某种程度上是介意的,就像我认为这样能使人们更好更容易的相处。

20.可是以琛很悲哀地发现自己并没有那份胸襟。很介意介意她在心灵上的走失。

介意(jie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介意是什么意思 介意读音 怎么读 介意,拼音是jiè yì,介意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介意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