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廪 [cāng lǐn]
1. 储藏米谷之所。
例发仓廪,赐贫穷。——《礼记》
开仓廪、悉府库以赈之。——清·洪亮吉《治平篇》
英[granary;]
仓廪 引证解释
⒈ 贮藏米谷的仓库。
引《墨子·非乐上》:“士君子……内治官府,外收歛关市山林泽梁之利,以实仓廪府库,此其分事也。”
《礼记·月令》:“季春之月……命有司发仓廪,赐贫穷,振乏絶。”
孔颖达 疏引 蔡邕 曰:“穀藏曰仓,米藏曰廪。”
唐 元稹 《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制》:“乘我有秋,大实仓廪。”
清 昭槤 《啸亭杂录·纯皇爱民》:“地方偶有偏灾,即命开啟仓廪,蠲免租税。”
国语词典
仓廪 [cāng lǐn]
⒈ 储藏米谷的地方。
引《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
《三国演义·第一二〇回》:「大事已定,出榜安民,尽封府库仓廪。」
仓廪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井闾释义:⒈市井,里巷。唐 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近楼臺井閭点画察。”赵仁举 注:“近则楼臺井邑点画之间皆可察见。”⒉村落。《唐书·杜牧传》:“井閭阡陌,仓廪财赋,果自治乎?”《宋史·薛向传》:“吏持斧四出伐木,无问井閭丘陇,民不敢诉。”清 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十二:“尝登所谓北渚之址,则羣峰屹然,列于祠上,城郭井閭,皆在其下。”⒊故里;邻里。宋 梅尧臣《上马和公议》诗:“井閭已是经时隔,亲旧全如远别来。”清 钮琇《觚賸续编·总戎佳论》:“嚮者捐亲戚,背井閭,藐是一身,远游万里。”《清史稿·礼志三》:“民间报
- 2.
俘掠释义:俘获抢劫。《旧唐书·李密传》:“入 东都,俘掠居人,烧 天津桥。”《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二年》:“时 河东 州县,俘掠之餘,未有仓廪,人情恇扰,聚入城堡,徵敛无所得,军中乏食。”《新五代史·杂传·孟方立》:“晋 数遣 李存孝 等出兵以窥 山东,三州之人俘掠殆尽,赤地数千里,无復耕桑者累年。”
- 3.
储须释义:仓廪的储备。
- 4.
劝分释义:劝导人们有无相济。 《左传·僖公二十一年》:“修城郭,贬食,省用,务穡,劝分,此其务也。”杜预 注:“劝分,有无相济。”杨伯峻 注:“劝分者,劝其有储积者分施之也。”《国语·晋语》:“懋穡劝分,省用足财。”韦昭 注:“劝有分无。”元 揭傒斯《逸士陈君墓志铭》:“凶年飢岁,发廩賑贷,不待劝分。”清 黄宗羲《赵州李公救菑记》:“从来救菑之法……曰发仓廪,曰劝分,如此而已。”
- 5.
善岁释义:丰年。《管子·小问》:“牧民者厚收善岁,以充仓廪。”
- 6.
大令释义:⒈国家的重要法令。《国语·晋语八》:“国有大令,何故犯之?”⒉指皇帝的诏令。《汉书·翼奉传》:“其后连月久阴,虽有大令,犹不能復,阴气盛矣。”颜师古 注:“太令谓虚仓廪、开府库之属也。”⒊古时县官多称令,后以大令为对县官的敬称。清 沉涛《瑟榭丛谈》卷下:“钱塘 蔡莘腴 大令任由庶常改官畿辅,三黜屡空,困躓不偶。”《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六回:“前任的本县姓 伍 ……那位 伍大令 初到任时,便发誓每事必躬必亲,絶不假手书吏家丁。”⒋指 晋 王献之。《晋书·王珉传》:“﹝ 王珉 ﹞代 王献之 为长兼中书
- 7.
天庾释义:⒈星名。⒉国家的仓廪。
- 8.
官仓释义:⒈官府的仓廪。《隋书·食货志》:“﹝ 魏 天平 元年﹞於诸州缘河津济,皆官仓贮积,以拟漕运。”唐 曹邺《官仓鼠》诗:“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亦不走。”明 靳学颜《讲求财用疏》:“今 徐、临、德 州皆有官仓,本为寄囤,至于存积几何哉?”⒉指官粮。宋 陆游《冬夜戏书》诗:“一饱喟然还自悯,强颜垂老食官仓。”清 孔尚任《桃花扇·投辕》:“当官领官仓,一兵喫三粮。”
- 9.
庾曹释义:管理仓廪之曹司。
- 10.
廊市释义:作为贸易市场的长廊。 《宋史·李允则传》:“始州民多以草覆屋。允则 取材木 西山,大为仓廪营舍。始教民陶瓦甓,标里閈,置廊市、邸舍、水磑。”
- 11.
廪籍释义:谓仓廪与籍田。
- 12.
持仗释义:手执武器。《唐律疏议·贼盗·强盗》:“其持仗者,虽不得财,流三千里。”宋 程大昌《演繁露·饥民强盗人穀米》:“天圣 三年詔 陕西 州军持仗劫人仓廪非伤主者,减死刺配。”
- 13.
时丰释义:丰年。唐 韦应物《骊山行》:“时丰赋敛未告劳,海阔珍奇亦来献。”唐 白居易《归来二周岁》诗:“时丰实仓廪,春暖葺庖厨。”
- 14.
有秋释义:丰收,有收成;丰年。《书·盘庚上》:“若农服田力穡,乃亦有秋。”晋 陶潜《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潠田舍穫》诗:“司田春有秋,寄声与我谐。飢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唐 元稹《范季睦授尚书仓部员外郎》:“乃詔执事,聿求其才,乘我有秋,大实仓廪。”明 李贽《复杨定见书》:“如种田相似,年年不輟,时时不改,有秋之穫如此,无成之岁亦如此,安可以一耕不穫而遂弃前事耶?”
- 15.
穷老释义:⒈贫困而年老。《汉书·游侠传·楼护》:“吕公 以故旧穷老託身於我,义当奉养。”《三国志·魏志·王朗传》:“穷老者得仰食仓廪,则无餧饿之殍。”⒉指穷困的老人。唐 储光羲《野田黄雀行》:“穷老一頽舍,枣多桑树稀。”⒊终老;到老。南朝 宋 鲍照《代东武吟》:“少壮辞家去,穷老还入门。”唐 元结《<箧中集>序》:“吴兴 沉千运 独挺於流俗之中,强攘於已溺之后,穷老不惑,五十餘年。”
- 16.
空匮释义:穷乏;财用不足。汉 陆贾《新语·至德》:“上困於用,下飢於食……仓廪空匱,外人知之,於是为 宋、陈、卫 所伐。”《新唐书·狄仁杰传》:“杼轴空匱,转输不絶,行役既久,怨旷者多。”宋 王安石《再上龚舍人书》:“歷年才一纪,而岁之空匱,民至流亡殍死,居其太半。”
- 17.
红腐释义:⒈谓陈米色红腐烂。《汉书·贾捐之传》:“孝武皇帝 元狩 六年,太仓之粟,红腐而不可食;都内之钱,贯朽而不可校。”⒉指陈米。《隋书·薛道衡传》:“薄赋轻徭,务农重穀,仓廪有红腐之积,黎萌无阻饥之虑。”宋 陆游《桐江行》:“作官一饱仰红腐,坐对盘飱常呕噎。”
- 18.
财用释义:⒈财物;财富。《管子·重令》:“民不务经产,则仓廪空虚,财用不足。”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四:“自 汉 以来,中国财用耗于虏,惟 东汉 为甚。”清 唐甄《潜书·卿牧》:“众为邦本,土为邦基,财用为生民之本。”⒉材料与用具。财,通“材”。《左传·宣公十一年》:“量功命日,分财用,平板榦。”杨伯峻 注:“财通材。用,用具也。筑城必分为若干工程段,计其材料工具之多少而分与之,便于事也。”
- 19.
辞位释义:辞去职位。《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天子曰:‘仓廪既空,民贫流亡,而君欲请徙之,摇荡不安,动危之,而辞位,君欲安归难乎?’”唐 韩愈《送杨少尹序》:“昔 疏广、受 二子,以年老一朝辞位而去。”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记事二》:“两府果能益国,虽增禄十倍,不足辞;苟为不能,当辞位,不当辞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