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索 [qiú suǒ]
1. 寻找;搜寻。
例求索新的路子。
英[ seek; ]
2. 索取;要求。
例求索无厌。
英[ ask for; ]
求索 引证解释
⒈ 寻找;搜寻。
引《楚辞·离骚》:“路曼曼其脩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汉 荀悦 《汉纪·成帝纪三》:“议者常欲求索九河故迹而穿之。”
唐 白居易 《梦与李七庾三十三同访元九》诗:“觉来疑在侧,求索无所有。”
清 龚自珍 《大誓答问》之二四:“读《尚书》者不曰以今文读后而毁弃古文也,故其字仍散见於羣书及 许 氏《説文解字》之中,可求索也。”
《花城》1981年第1期:“他苦苦地求索,终于找到了关系,决定奔赴 东北 参加抗 日 联军。”
⒉ 索取;乞求。
引《战国策·魏策四》:“秦 之求索,必不可支也。”
《韩诗外传》卷一:“居下而好干上,嗜欲无厌,求索不止者,刑共杀之。”
《后汉书·韩韶传》:“餘县多被寇盗,废耕桑,其流入县界求索衣粮者甚众。”
清 侯方域 《管夫人画竹记》:“文敏 以 宋 宗姓,仕 元 为显官,今所传者,翰墨满天下,岂当时矜重,而求索不获辞耶?”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郑回 劝 异牟寻 说:中国 有礼义,很少求索财物。”
⒊ 探索。
引鲁迅 《坟·摩罗诗力说》:“况 修黎 者,神思之人,求索而无止期,猛进而不退转,浅人之所观察,殊莫可得其渊深。”
国语词典
求索 [qiú suǒ]
⒈ 寻求。
引《楚辞·屈原·离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汉书·卷七五·眭弘传》:「汉帝宜谁差天下,求索贤人。」
⒉ 要求、索取。
引《楚辞·屈原·离骚》:「众皆竞进以贪婪兮,凭不厌乎求索。」
《战国策·魏策四》:「以为秦之求索,必不可支也。」
求索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东捞西摸释义:指盲目地四处求索。
- 2.
优柔厌饫释义: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同“优柔餍饫”
- 3.
优柔餍饫释义:比喻为学之从容求索,深入体味。亦作“优柔厌饫”。
- 4.
优游涵泳释义:指从容求索,深入体会。
- 5.
傍讯释义:谓广为求索。
- 6.
徇外释义:求索心外之理。
- 7.
徵须释义:求取。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归心》:“世有魂神,示现梦想,或降童妾,或感妻孥,求索饮食,徵须福佑,亦为不少矣。”
- 8.
披索释义:翻阅求索。
- 9.
排门释义:⒈推门。南朝 梁 何逊《七召》:“於是整容投刺,屣履排门。”《金史·陈规传》:“将帅……及率之应敌,在途则前后乱行,顿次则排门择屋,恐逼小民,恣其求索。”⒉挨家逐户。宋 苏轼《乞不给散青苗钱斛状》:“名为情愿,其实抑配,或举县勾集,或排门抄札。”元 睢景臣《哨遍·高祖还乡》套曲:“社长排门告示,但有的差使无推故。”《水浒传》第一○三回:“城中坊厢里正,逐一排门搜捉凶人 王庆。”⒊一种可装可卸的铺门。《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六回:“我店里的排门,是天亮就开,卸下来倚在街上的。”郁达夫《出奔》:“豆腐店的
- 10.
擿植索涂释义:谓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 常喻暗中求索。同“擿埴索涂”。
- 11.
擿埴索途释义:指盲人以杖点地摸索道路。常喻暗中求索。同“擿埴索涂”。
- 12.
有求必给释义:给:供给。只要有人来求索,没有不供给的。
- 13.
求索释义:寻求探索:求索新的路子。
- 14.
涵泳优游释义:指从容求索,深入体会。
- 15.
游索释义:遇经济困难,外出向人求索。
- 16.
猝猝释义:仓促、匆忙貌。宋 苏舜钦《应制科上省使叶道卿书》:“近年贼羌暴逆节,庙堂图帅西攻,思所以折衝制胜者,惘然乏其人,以至詔书数下,猝猝求索,而才者未甚出,凡近之器往往入充其选。”宋 陆游《步过县南长桥游南山普宁院》诗:“朝暮有程常猝猝,何因携酒上嶙峋。”
- 17.
百年沧桑释义:沧桑是沧海桑田的缩写,形容巨大的变化。百年沧桑可以说为巨变,又可以理解为艰苦的求索。
- 18.
相濡相呴释义: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金 元好问《女儿山避兵送李长源归关中》诗:“相濡相呴尚可活,轢釜何曾厭求索。”参见“相濡以沫”。
- 19.
瞿瞿释义:⒈惊视不安貌。《易·震》:“震索索,视瞿瞿。”《礼记·玉藻》:“视容瞿瞿梅梅。”孔颖达 疏:“瞿瞿,惊遽之貌。”清 黄景仁《大雨宿青山寺即谢公宅》诗:“宵梦犹瞿瞿,苍崖恐崩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国会请愿同志会意见书》:“且非徒论列两物之异同而已,并剖辩两物与国家相关之利害,或可使当道瞿瞿然惊悟。”⒉眼目转动求索貌。《礼记·檀弓上》:“始死,充充如有穷;既殯,瞿瞿如有求而弗得。”孔颖达 疏:“眼目速瞻之貌。”⒊勤谨貌。《诗·唐风·蟋蟀》:“好乐无荒,良士瞿瞿。”毛 传:“瞿瞿然顾礼义也。”《新
- 20.
素隐行怪释义:隐:隐暗的事;行:从事;怪:怪事。 求索隐暗的事情,而行怪迂之道。意指身居隐逸的地方,行为怪异,以求名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