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 [zhāo mù]
1. 征召募集。
例招募贤士。
英[recruit;]
招募 引证解释
⒈ 募集人员。
引汉 应劭 《风俗通·正失·淮南王安神仙》:“招募方伎恠迂之人,述神僊黄白之事。”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王莽 ﹞选练武卫,招募猛士。”
宋 苏轼 《论役法差雇利害起请画一状》:“议者多谓官若添钱招募,则姦民观望,未肯投名,以待多添钱数。”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五:“原兵不过三千,兼招来裁兵四千,以及招募无赖等,合二万多人。”
冯雪峰 《狐狸和猴子们的铜铃》:“他决定招募海内的英雄来巩固他的边疆。”
国语词典
招募 [zhāo mù]
⒈ 召集征募。
引《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选练武卫,招募猛士,旌旗辎重,千里不绝。」
《三国演义·第三九回》:「可速招募民兵,亮自教之,可以待敌。」
招募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招揽释义:招引到自己方面来:招揽顾客。招揽生意。
- 2.
招生释义:招收新学生:招生简章。
- 3.
招聘释义:用公告的方式聘请:招聘技术人员。
- 4.
招集释义:招呼人们聚集;召集。
招募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众募释义:各种招募。
- 2.
偏厢释义:指地方招募的兵士。
- 3.
养募释义:招募蓄养。 《续资治通鉴·宋太祖建隆三年》:“由是边臣皆富於财,得以养募死士,使为间谍,洞知敌情。”
- 4.
勇丁释义:清 代地方招募的士兵。清 薛福成《筹洋刍议》:“勇丁游閒无事,浸至习成骄惰,骚动閭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八回:“回头看时,只见两名勇丁在前开道,跟着一匹马,驮着一个骨瘦如柴,满面烟色,几茎鼠鬚的人,戴着红顶花翎。”
- 5.
募兵释义:招募兵丁。
- 6.
募召释义:招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后为 高唐 尉,迁为令”裴松之 注引 汉 王粲《英雄记》:“灵帝 末年,备 尝在京师,后与 曹公 俱还 沛国,募召合众。”《三国志·吴志·孙坚传》:“坚 以郡司马募召精勇,得千餘人,与州郡合讨破之。”
- 7.
北府兵释义:指 东晋 孝武帝 时 谢玄 招募 徐 兖 二州骁勇而组成的一支精兵。
- 8.
占募释义:⒈招募;募集。⒉报名应募。
- 9.
召募释义:招募;募集。
- 10.
商屯释义:又称盐屯。屯田的一种。明 盐商为便于边境纳粮换取盐引而进行的屯垦。明 洪武 三年(公元1370年)为筹措西北边防军粮饷,令盐商向边地纳粮后发给盐引,凭引支盐运销。盐商图交粮便利,招募农民在边境开荒,就地取粮。弘治 五年(公元1492年),改为盐商径向盐运使司纳银领引,不再纳粮,商屯渐废。参阅《明史·食货志四》。
- 11.
复折释义:回报朝廷的奏折。《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二回:“这有甚么烦难,不过为了前回 法 越 之役,各处都招募了些新兵,事定了,又遣散了;募时与散时,都经奏闻,此时有个廷寄下来,查问 江 南军政,就是这件事要作一个復折罢了。”
- 12.
宣募释义:公开招募。
- 13.
屯田释义:汉以后历代政府利用兵士在驻扎的地区种地,或者招募农民种地,这种措施叫做屯田。
- 14.
应募释义:接受招募:应募从军。
- 15.
应招释义:接受招考、招募等。
- 16.
延募释义:招聘,招募。
- 17.
开募释义:公开招募。
- 18.
彍骑释义:唐 代宿卫兵名。 玄宗 时因宿卫京师的府兵大量逃亡,开元 十一年(公元723年)用宰相 张说 的建议,以招募方式选 京兆、蒲、同、岐、华 等州府兵和白丁,每年宿卫两个月,免除出征、镇守负担,称长从宿卫。开元 十三年改称彍骑。天宝 后,仅存虚名。《新唐书·兵志》:“盖 唐 有天下二百餘年,而兵之大势三变,其始盛时有府兵,府兵后废而为彍骑,彍骑又废,而方镇之兵盛矣。”《文献通考·兵三》:“高祖、武后 时,天下久不用兵,府兵之法寖坏,番役更代多不以时,卫士稍稍亡匿,至是益耗散,宿卫不能给。宰相 张説 乃请一切募
- 19.
征募释义:招募(兵士)。
- 20.
征招释义:⒈招募;招收:征招技工。征招志愿者。⒉征求:征招代理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