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上纸 上纸的意思
shàngzhǐ

上纸

简体上纸
繁体上紙
拼音shàng zhǐ
注音ㄕㄤˋ ㄓ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àng shǎng shang,(1) 位置在高处的,与“下”相对。【组词】:楼上。上边。(2)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组词】:上古。上卷。(3) 等级和质量高的。【组词】:上等。上策。上乘(佛教用语,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4) 由低处到高处。【组词】:上山。上车。上升。(5) 去,到。【组词】:上街。(6) 向前进。【组词】:冲上去。(7) 增加。【组词】:上水。(8) 安装,连缀。【组词】:上刺刀。上鞋(亦作“绱鞋”)。(9) 涂。【组词】:上药。(10)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组词】:上课。上班。(11) 拧紧发条。【组词】:上弦。(12) 登载,记。【组词】:上账。(13) 用在名词后边,表示时间、处所、范围。【组词】:晚上。桌上。组织上。(14) 用在动词后边,表示开始、继续、趋向、完成。【组词】:爬上来。锁上。选上代表。(15) 达到一定的程度或数量。【组词】:上年纪。(16)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中的“1”。 ◎ 〔上声〕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zhǐ,(1) 用植物纤维制成的薄片,作为写画、印刷书报、包装等用。【组词】:纸张。纸币。纸烟。纸上谈兵(喻空谈理论不解决实际问题)。洛阳纸贵(称誉别人的著作)。金迷纸醉。(2) 量词,指书信、文件的张数。【组词】:一纸空文。

基本含义

指写字、作画等行为在纸上进行。

上纸的意思

上纸 [shàng zhǐ]

1. 指向死者致送纸钱。

上纸 引证解释

⒈ 指向死者致送纸钱。

《金瓶梅词话》第六三回:“街坊邻舍,亲朋官长,来弔问上纸祭奠者,不计其数。”


国语词典

上纸 [shàng zhǐ]

⒈ 烧纸钱祭奠。

《金瓶梅·第六三回》:「街坊邻舍,亲朋官长,来吊问上纸祭奠者,不计其数。」


上纸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印刷释义:把文字、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印在纸张上。 近代印刷用各种印刷机。我国的手工印刷,多用棕刷子蘸墨刷在印版上,然后放上纸,再用干净的棕刷子在纸背上用力擦过,所以叫做印刷。
    • 2.
      折扇释义:用竹、木等做骨架,上面蒙上纸或绢而制成的可以折叠的扇子。
    • 3.
      枸肆语释义:谓勾栏中通行的戏曲俗语。元 周德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造语》:“枸肆语:不必要上纸,但只要好听,俗语、謔语、市语,皆可。”任纳 疏证:“枸肆语谓枸肆中通行之曲中谰语也。”
    • 4.
      油嘴狗舌释义:形容说话油滑,态度轻浮。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七十六回:“你会唱的甚么好成样的套数儿,左右是几句,东沟窝,西沟灞,油嘴狗舌,不上纸笔的。
    • 5.
      签注释义:⒈在文稿或书籍中贴上或夹上纸条,写出可供参考的材料。 今多指在送首长批阅的文件上,由经办人注出拟如何处理的初步意见。⒉在证件表册上批注意见或有关事项。
    • 6.
      连四纸释义:即连史纸。 明 宋应星 《天工开物·造皮纸》:“其次曰连四纸,连四中最白者曰红上纸。”《醒世姻缘传》第七回:“衙门上传梆,递进一角兵备道的文书来。拆开看时,里面却是半张雪白的连四纸,翠蓝的花边,焌黑的楷书字。”亦省作“ 连四 ”。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盖此中无纸,前因司道檄县属僧道擕纸来巖拓《元祐党籍》,余转市其连四陆张。” 明 文震亨 《长物志·器具》:“近 吴中 洒金纸、 松江 潭笺俱不耐久, 涇县 连四最佳。”参见“ 连史纸 ”。

上纸(shangz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上纸是什么意思 上纸读音 怎么读 上纸,拼音是shàng zhǐ,上纸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上纸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