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立 [cháng lì]
1. 长大自立。
长立 引证解释
⒈ 长大自立。
引宋 叶适 《安人张氏墓志铭》:“昼出从先生,夜归就膏火,亲课其勤惰,率鸡鸣乃得睡,既长立犹然。”
元 无名氏 《小尉迟》第三折:“自相别存亡不知,怎想你成人长立。”
《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五:“好教你欢喜,你孩儿 贾长寿,如今长立成人了。”
长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亢厉释义:⒈奋扬。三国 魏 曹丕《报吴王孙权书》:“将军其亢厉威武,勉蹈奇功,以称吾意。”晋 郭璞《<山海经>图赞·肥遗蛇》:“肥遗为物,与灾合契。鼓翼 阳山,以表亢厉。桑林 既祷,倏忽潜逝。”⒉严厉。《清史稿·王杲传》:“守备 贾汝翼 初上,为亢厉,抑诸酋长立阶下,诸酋长争非故事,尽阶进一等。”⒊激烈;激扬。《资治通鉴·晋惠帝永熙元年》:“自古以直致祸者,当由矫枉过正,或不忠篤,欲以亢厉为声,故致忿耳。”清 王士禛《池北偶谈·谈艺二·丁野鹤诗》:“野鹤 晚游京师,与 王文安 诸公倡和,其诗亢厉。”清 龚自珍《<
- 2.
延陵季子释义:指 春秋 时 吴 公子 季札。相传 吴王 寿梦 有四子:诸樊(或称 谒)、馀祭、馀眛(一作 夷昧)、季札。季札 贤,寿梦 欲废长立少。季札 让不可。寿梦 卒,诸樊 立,与 馀祭、馀眜 相约,传弟而不传子,弟兄迭为君,欲终致国于 季札。季札 离国赴 延陵(一说封于 延陵),终身不入 吴 国,故世称 延陵季子。事见《公羊传·襄公二十九年》、《史记·吴太伯世家》。《礼记·檀弓下》:“延陵季子,吴 之习於礼者也。”亦称“延陵子”。三国 魏 曹植《赠丁仪》诗:“思慕 延陵子,宝劒非所惜。”晋 陆机《吴趋行》:“穆穆
- 3.
建旟释义:⒈古代冬季大阅,州里之长立旟旗以为标志,象征勇猛、敏捷。建,树立;旟,画有鸟隼的旗。《周礼·春官·司常》:“及国之大閲,赞司马颁旗物:王建大常,诸侯建旂,孤卿建旜,大夫、士建物,师都建旗,州里建旟。”⒉指大将出镇。《晋书·良吏传论》:“鲁芝 等建旟剖竹,布政宣条,存树威恩,没留遗爱,咸见知明主,流誉当年。”唐 杨炯《唐右将军魏哲神道碑》:“每建旟推轂,三令五申,躬擐甲胄,亲当矢石。”清 汪彦博《纪柳州杨太守劝民开垦荒地事》诗:“杨侯 才多抱伟略,建旟边嶠新分符。”
- 4.
畏戢释义:戒惕敬慎。《宋史·赵抃传》:“有卒长立堂下,呼諭之曰:‘吾与汝年相若,吾以一身入 蜀,为天子抚一方。汝亦宜清谨畏戢以率众。’”
- 5.
适长释义:指嫡出的长子。汉 班固《白虎通·姓名》:“适长称伯,伯禽 是也;庶长称孟,以 鲁 大夫 孟氏。”《汉书·史丹传》:“皇太子以适长立,积十餘年,名号繫於百姓,天下莫不归心臣子。”颜师古 注:“适读曰嫡。”章炳麟《訄书·序种姓上》:“宗法虽萌芽 夏 商 间,逮 周 始定,以适长承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