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常例 常例的意思
cháng

常例

简体常例
繁体
拼音cháng lì
注音ㄔㄤˊ ㄌ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cháng,(1) 长久,固定不变。【组词】:常数。常量(亦称“恒量”)。常项。常任。常年。常驻。常住。常备不懈。(2) 副词,经常,时时(叠),不只一次。【组词】:常常。常客。时常。经常。(3) 普通的,一般的。【组词】:常识。常务。常规。常情。常人。平常。反常。(4) 姓。

lì,(1) 可以做依据的事物。【组词】:例证。例题。举例。例句。例如。(2) 规定。【例句】:例外(不按规定的,和一般情况不同的)。体例。凡例。条例。破例。发凡起例。(3) 按规定的,照成规进行的。【组词】:例会。例假。例行公事。(4) 调查或统计时指合于某种条件的具有代表性的事情。【组词】:事例。病例。案例。

基本含义

指常常发生的事情或常见的情况。

常例的意思

常例 [cháng lì]

1. 常规;惯例。

3. “常例钱”的略称。

常例 引证解释

⒈ 常规;惯例。

《晋书·贾充传》:“至於 周 之 公旦,汉 之 萧何,或豫建元子,或封爵元妃,盖尊显勋庸,不同常例。”
《北齐书·樊逊传》:“才高不依常例。”
《水浒传》第三八回:“往常时,但是发来的配军,常例送银五两。”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端肃案》:“惟以国计民生为念,岂能拘守常例。”

⒉ “常例钱”的略称。参见“常例钱”。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若或洩漏风声,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诈害民财。”
《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六:“旧规但是老爹们来,只在省城住下,写个諭帖,知会我们开本花名册来,秀才廪银中,扣出一个常例,一同送到。”
《说岳全传》第七回:“他们可有常例送来么?”


国语词典

常例 [cháng lì]

⒈ 常规、惯例。

《北齐书·卷四五·文苑传·樊逊传》:「愔曰:『才高不依常例。』特奏用之。」
《水浒传·第三八回》:「往常时,但是发来的配军,常例送银五两。」

老例 惯例

破例

⒉ 按惯例收取的小费。

《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若或泄漏风声,必是汝等需索地方常例,诈害民财。」
《精忠岳传·第七回》:「那中军因不曾送得常例与他,叫我们过了三日再去。」


常例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常规释义:⒈沿袭下来经常实行的规矩;通常的做法:打破常规。 ⒉属性词。一般的;通常的:常规武器。⒊医学上称经常使用的处理方法,如“血常规”是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及分类计数等的检验。
    • 2.
      惯例释义:⒈一向的做法;常规:打破惯例。因循惯例。国际惯例。⒉司法上指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但过去曾经施行、可以仿照办理的做法或事实。
    • 3.
      通例释义:⒈一般的情况;常规;惯例:星期日休息是学校的通例。 ⒉较普遍的规律。
    • 4.
      向例释义:一向的做法;惯例:依向例提交大会表决。我们这里向例起得早。
    • 5.
      旧例释义:过去的事例或条例:沿用旧例。
    • 6.
      老例释义:旧规矩;旧习惯。

常例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破例释义:打破常例:破例放行。制度要严格遵守,不能破例。

常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傮情二傮例释义:谚语。 谓一次行赐,人以为赏,再则视为常例。即功赏宜严不宜滥之意。
    • 2.
      下考释义:⒈科举考试或官吏考绩列为下等。《北史·杜铨传》:“﹝ 正玄 ﹞ 隋 开皇 十五年举秀才,试策高第。曹司以策过左僕射 杨素,怒曰:‘周 孔 更生,尚不得为秀才,刺史何忽妄举此人?可附下考。’”宋 张栻《斜川日雪观所赋》诗:“政拙甘下考,智短空百忧。”⒉考察臣下。《韩非子·扬权》:“主上不神,下将有因。其事不当,下考其常。”陈奇猷 集释:“常,谓常例。此谓臣下为事有不当者,而法令又无其文,则以常例考之。”
    • 3.
      依常释义:按照常例。《后汉书·张禹传》:“方谅闇密静之时,不宜依常有事於苑囿。”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简文 崩,孝武 年十餘岁立,至暝不临。左右启‘依常应临’。帝曰:‘哀至则哭,何常之有!’”
    • 4.
      别贡释义:指常例以外的贡物。
    • 5.
      变例释义:不符合常例的变通条例。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推变例以正褒贬,简二传而去异端,盖 丘明 之志也。”《宋史·杨亿传》:“三年,詔为翰林学士,又同修国史,凡变例多出 亿 手。”郭沫若《中国古代社会研究》导论补注一:“文序或由右而左,或先下后上者乃是变例,然均有一定的规律,并不凌乱。”
    • 6.
      奥鲁释义:⒈古代 蒙古 人出征时,留在后方的家属、辎重。又写作“阿兀鲁黑”,复数为“阿兀鲁兀惕”。译作“家小”、“老营”或“老小营”。亦为 元 代官名,专管辎重后勤事务。《元经世大典·军制》:“军出征戍,家在乡里曰奥鲁。”《元史·世祖纪十三》:“詔各路府、州、司、县长次官兼管诸军奥鲁。”《元典章新集·国典·诏令》:“远近诸军征行戍守,终岁劳苦,实可矜悯,其阵亡之家常例存恤限外更展一年,本管翼卫及奥鲁等官毋得非理科敛。”⒉复姓。元 有 奥鲁赤。见《元史》本传。
    • 7.
      居常释义:遵常例,守常道;平时、经常。
    • 8.
      常典释义:⒈常例;固定的法典、制度。⒉指旧时的典籍。
    • 9.
      常例钱释义:按惯例送的钱。 旧时官员、吏役向人勒索的名目之一。《水浒传》第三七回:“新到配军,如何不送常例钱来与我!”明 叶子奇《草木子·杂俎》:“元 朝末年,官贪吏污,始因 蒙古 色目 人罔然不知廉耻之为何物。其问人讨钱各有名目:所属始参曰拜见钱……管事而索曰常例钱。”
    • 10.
      常例释义:惯例:沿用常例。情况特殊,不能按常例行事。
    • 11.
      常流释义:⒈长河。 ⒉河流的正道。⒊凡庸之辈。⒋常例。
    • 12.
      年例释义:⒈谓历年如此的常例。唐 孟浩然《早梅》诗:“园中有早梅,年例犯寒开。”宋 范成大《新岁书怀》诗:“岁华书户笔,年例探梅诗。”《水浒传》第三二回:“时当腊月初旬,山东 人年例,腊日上坟。”⒉明 正统 以后,政府补给各边郡的年度费用。见《明史·食货志六》。⒊年终按例发给的赏钱。《红楼梦》第四九回:“那边 凤姐 打发 平儿 回覆不来,为发放年例正忙着呢。”
    • 13.
      序常释义:指官吏按常例升迁。
    • 14.
      庸格释义:常例。
    • 15.
      循例释义:依照常例:循例办理。
    • 16.
      捐例释义:清 代朝廷纳资捐官的规例。分暂行事例及现行常例两种。清 薛福成《上曾侯相书》:“今之由捐例进者,推其本意,不过以官为市而已。”《清史稿·选举志七》:“捐例不外拯荒、河工、军需三者,曰暂行事例,期满或事竣即停,而现行事例则否……大抵贡监、衔封、加级、纪録无关銓政者,属现行事例。”
    • 17.
      暗息释义:私下议定的高于常例的利息。
    • 18.
      破例释义:打破常例:破例放行。制度要严格遵守,不能破例。
    • 19.
      老军释义:年老的兵卒。 《水浒传》第十回:“此间东门外十五里有座大军草料场,每月但是纳草纳料的,有些常例钱取觅。原是一个老军看管,如今我抬举你去替那老军来守 天王堂。”清 赵翼《下直同漱田秋帆诸人郊行即事》诗:“郊行景色真堪画,只少担瓶一老军。”
    • 20.
      衙蠹释义:对衙门中贪赃吏役的蔑称。明 沉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里士社士》:“今有司所行多反是,或以摧锄豪富为辞,惟恐殷实之不贫,而市狙衙蠧,则傅以羽翼,令其恣吞良善,不知于圣祖法当何如。”清 赵翼《瓯北诗话·吴梅村诗》:“应试 混名 黄臕 李三元,本前 明 重犯,漏网出狱,专养强盗,交结官司,役使衙蠧,盗贼竞输重贿,舖户亦出常例,崇文门 税务自立规条,擅抽课钱。”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三八章:“这个五十多岁的瘦老头子是 杞县 的老衙蠧,三教九流,人缘很熟。”

常例(changl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常例是什么意思 常例读音 怎么读 常例,拼音是cháng lì,常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常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