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罨画 罨画的意思
yǎnhuà

罨画

简体罨画
繁体罨畫
拼音yǎn huà
注音ㄧㄢˇ ㄏㄨㄚ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ǎn,(1) 捕鸟或捕鸟的网,亦指用罨捕取。(2) 覆盖,掩盖。【例句】:热罨法(热敷法)。冷罨法(冷敷法)。

huà,(1) 绘图。【组词】:绘画。画图。画像。画地为牢。画脂镂冰(在凝固的油脂或冰上绘画雕刻,一融化就都没有了,喻劳而无功)。(2) 图像。【组词】:画面。画片。画坛。画板。画卷(juàn )(①成卷轴形的画;②喻壮丽的景色或动人的场面)。画外音。图画。诗中有画。(3) 写,签押,署名。【组词】:画到。画卯。画押。画供。(4) 用手、脚或器具做出某种动作。【组词】:比画。指手画脚。“曲终收拨当心画”。(5) 字的一笔称一画。【组词】:笔画。(6) 同“划”。

基本含义

指用墨迹涂抹,笔法随意,不加修饰的画。

罨画的意思

罨画 [yǎn huà]

1. 色彩鲜明的绘画。明杨慎《丹铅总录·订讹·罨画》:“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的艳丽多姿。

罨画 引证解释

⒈ 色彩鲜明的绘画。

明 杨慎 《丹铅总录·订讹·罨画》:“画家有罨画,杂彩色画也。”
多用以形容自然景物或建筑物等的艳丽多姿。 唐 秦韬玉 《送友人罢举除南陵令》诗:“花明驛路胭脂煖,山入江亭罨画开。”
宋 叶适 《送惠县丞归阳义》诗:“二岭描成翠骨堆,一川罨画绣徘徊。”
金 毛麾 《游河西孙氏园》诗:“亭榭依山水乱鸣,已如罨画障中行。”
清 纳兰性德 《浣纱溪》词:“一水浓阴如罨画,数峯无恙又晴暉。”


国语词典

罨画 [yǎn huà]

⒈ 彩色画。

唐·白居易〈草词毕遇芍药初开因咏小谢红药当阶翻诗以为一句未尽其状偶成十六韵〉:「疑香薰罨画,似泪著胭脂。」
清·陈维崧〈沁园春·归去来兮〉词:「此去荆谿,旧名罨画,拟绕萧斋种白杨。」


罨画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唐贡释义:山名,在今 江苏 宜兴县 东南,临 罨画溪。产茶,唐 时入贡,故名。参阅 清 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江南七·常州府》。后因以“唐贡”代称名茶。
    • 2.
      墨士释义:文人的别称。宋 叶适《宜兴县修学记》:“罨画 之溪,犹浴 沂 也;善拳 之竇,亦 舞雩 也;非骚人墨士专而有也。”清 龚自珍《<妙法莲华经>四十二问》之六:“辨士之虚锋,墨士之旁瀋。”吴晗《三百年前的历史教训》:“南京 的 秦淮河 畔,盛极一时,豪商富贾,文人墨士,衣香鬓影,一掷千金,画舫笙歌,穷奢极欲。”
    • 3.
      沈书浦释义:原名 石头津,又称 石头渚。相传为 晋 殷羡(字 洪乔)沉书之处,在今 江西省 南昌市 西北 赣江 西岸。事出《晋书·殷浩传》:“洪乔 为 豫章 太守,都下人士因其致书百餘函。行次 石头,皆投之水中曰:‘沉者自沉,浮者自浮,殷洪乔 不为致书邮。’”《说郛》卷五一引 南朝 宋 雷次宗《豫章古今记》:“石头津 在郡江之西岸,亦名 沉书浦。”唐 许浑《送上元王明府赴任》诗:“荒城树暗 沉书浦,旧宅花连 罨画溪。”参阅《太平御览》卷七一引《晋书》。
    • 4.
      襞笺释义:折纸作书。语出《南史·陈纪下·后主》:“﹝ 后主 ﹞常使 张贵妃、孔贵人 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 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製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唐 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宋 陆游《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诗:“襞笺报与诸公道,罨画亭 边第一诗。”
    • 5.
      风蒲释义:指蒲柳。唐 杜牧《赴京初入汴江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露蔓虫丝多,风蒲燕雏老。”宋 范成大《满江红》词:“罨画溪山,行欲遍,风蒲还举。”清 厉鹗《召伯埭》诗:“稍喜湖天阔,风蒲舞鷾鴯。”

罨画(yanhua)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罨画是什么意思 罨画读音 怎么读 罨画,拼音是yǎn huà,罨画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罨画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