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鲁衞之政 鲁衞之政的意思
wèizhīzhèng

鲁衞之政

简体鲁衞之政
繁体魯衞之政
拼音lǔ wèi zhī zhèng
注音ㄌㄨˇ ㄨㄟˋ ㄓ ㄓㄥ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lǔ,(1) 愚拙,蠢笨。【组词】:愚鲁。粗鲁。鲁莽。(2) 周代诸侯国名,在今山东省西南部。(3) 山东省的别称。(4) 姓。

wèi,(1) 防守;衛護。《玉篇•行部》。【组词】:“衞,護也。”(2) 衛士;警衛。《説文•行部》。【组词】:“衞,宿衞也。”(3) 謀求。《國語•魯語下》。【组词】:“梁其踁謂穆子曰:‘有貨,以衞身也。出貨而可以免,子何愛焉?’”(4) 邊陲;邊遠的地方。《爾雅•釋詁下》。【组词】:“衞,垂也。”(5) 箭杆上的羽毛。《儀禮•既夕禮》。【组词】:“翭矢一乘,骨鏃,短衛。”(6) 中醫名詞。“衞氣”的簡稱。《素問•痹論》。【组词】:“衞者,水穀之悍氣也。”(7) 肢體。《吕氏春秋•審時》。【组词】:“百日食之,耳目聰明,心意叡智,四衞變彊,?氣不入,身無苛殃。”(8) 古代九服之一;也指五服之一。《國語•周語上》。【组词】:“邦外侯服,侯、衞賓服。”(9) 驢的別名。《爾雅翼•釋獸》。【组词】:“﹝驢﹞一名為衛。或曰,晉·衛玠好乘之,故以為名。”(10) 宋代時俗讚美事物之辭。《爾雅•釋詁下》。【组词】:“衞,嘉也。”(11) 明代軍隊屯田駐防編制名。一般均冠以所在駐地之名,後相沿成地名。如。【组词】:威海衛。明歸有光《備倭事略》:“春夏巡哨,秋冬還衞。”,(12) 清代戶口編制名,以三千戶為一衛。《清史稿•食貨志一》。【组词】:“(乾隆)四十一年,令葉爾羌成丁餘回,特畀耕地編户,凡千五百户為一所,三千户為一衞。”(13) 周朝國名。《釋名•釋州國》。【组词】:“衞,衞也。既滅殷,立武庚為殷後,三監以守衞之也。”(14) 水名。《書•禹貢》。【组词】:“恒、衞既從,大陸既作。”(15) 西藏一部分地域的舊稱。(16) 姓。《廣韻•祭韻》。【组词】:“衞,姓。周文王子衞康叔之後,國滅,因氏焉。出河東、陳留二望。”(17) 通“璏”。劍鼻(劍柄與劍身連接處兩旁突出的部分)。

zhī,(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组词】:赤子之心。(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组词】: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例句】:“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组词】:置之度外。等闲视之。(5) 代词,这,那。【例句】:“之二虫,又何知”。(6) 虚用,无所指。【组词】:久而久之。(7) 往,到。【例句】:“吾欲之南海”。

zhèng,(1) 治理国家事务。【组词】:政治。政府。政党。政权。政纲。政策。政令。政绩。政见。政客(为个人或某一集团利益从事政治活动的人)。政局。政变。参政。议政。(2) 国家某一部门主管的业务。【组词】:财政。邮政。民政。(3) 家庭或集体生活中的事务。【组词】:家政。(4) 姓。

基本含义

指贪污腐败、无能无道的政治统治。

鲁衞之政的意思

鲁衞之政 [lǔ wèi zhī zhèng]

1. 语出《论语·子路》:“鲁 衞 之政,兄弟也。”鲁 是 周 朝 周公 的封国,卫 是 周公 之弟 康叔 的封国,两国的政治情况也像兄弟一样差不多。因以比喻情况相同或相似。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才略》:“孟阳、景阳,才綺而相埒,可谓 鲁 衞 之政,兄弟之文也。”唐 刘知几《史通·杂说上》:“若必方於 左氏 也,非唯不可为 鲁 衞 之政,差肩雁行,亦有云泥路阻,君臣礼隔者矣。”郭沫若《从典型说起》:“大家都在争夺出版处,‘有奶便是娘’,于是便生出了在文化强盗颐使下从事文化运动的滑稽现象。这种滑稽和所谓‘官民合办’其实是 鲁 卫 之政。”


鲁衞之政(luweizhi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鲁衞之政是什么意思 鲁衞之政读音 怎么读 鲁衞之政,拼音是lǔ wèi zhī zhèng,鲁衞之政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鲁衞之政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