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墨竹 墨竹的意思
zhú

墨竹

简体墨竹
繁体
拼音mò zhú
注音ㄇㄛˋ ㄓㄨ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ò,(1) 写字绘画用的黑色颜料。【组词】:一锭墨。墨汁。墨盒。墨迹。墨宝(珍贵的字画。亦用来尊称别人写的字、画的画)。(2) 写字画画用的各色颜料。【组词】:墨水。油墨。粉墨登场。(3) 黑色或接近于黑色的。【组词】:墨黑。墨面(a.黑的脸色;b.指墨刑)。墨镜。墨绿。墨菊。墨晶(黑色的水晶)。(4) 贪污。【组词】:贪墨。墨吏。(5) 古代一种刑罚,在脸上刺字并涂墨(亦称“黥”)。【组词】:墨刑。(6) 姓。(7) 古同“默”,缄默。

zhú,(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组词】: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2) 指竹制管乐器。【组词】:金石丝竹。(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4) 姓。

基本含义

指文思敏捷,才情出众的人。

墨竹的意思

墨竹 [mò zhú]

1. 墨画的竹子。相传始于唐吴道子。一说,始于五代郭崇韬之妻李氏。

3. 竹的一种。

墨竹 引证解释

⒈ 墨画的竹子。相传始于 唐 吴道子。一说,始于 五代 郭崇韬 之妻 李氏。

元 夏文彦 《图绘宝鉴》卷二:“﹝ 李夫人 ﹞月夕独坐南轩,竹影婆娑可喜,即起挥毫濡墨,模写窗纸上,明日视之,生意具足。或云自是人间往往效之,遂有墨竹。”
清 钱泳 《履园丛话·收藏·元》:“顾安 字 定之,善画墨竹。 吴仲珪 以苍老胜, 定之 以秀色胜也。”
曹禺 《北京人》第一幕:“墙上挂着一幅淡远秀劲的墨竹,看来似乎装裱得不久。”

⒉ 竹的一种。

宋 黄休复 《茅亭客话·滕处士》:“有丝竹,叶细而青,茎瘦而紫,亦谓之墨竹。”


国语词典

墨竹 [mò zhú]

⒈ 国画中用墨画的竹子。

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卷二·唐末二十七人》:「善画人物、龙、水、松石、墨竹,兼长天王鬼神,笔力狂怪,不以傅彩为功。」


墨竹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伶伦释义:⒈传说为 黄帝 时的乐官。 古以为乐律的创始者。《吕氏春秋·古乐》:“昔 黄帝 令 伶伦 作为律。”《汉书·古今人表》作“ 泠沦氏 ”,又《律历志上》作“ 泠纶 ”。 清 陈梦雷 《题友人墨竹》诗:“ 伶伦 已往 嶰谷 空,对此令人空嘆息。”⒉乐人或戏曲演员的代称。 唐 沉既济 《任氏传》:“某, 秦 人也,生长 秦城 ,家本伶伦。”《旧唐书·德宗纪论》:“解鹰犬而放伶伦,止榷酤而絶贡奉。” 元 无名氏 《蓝采和》第二折:“因此处有个伶伦,姓 许 名 坚 ,乐名 蓝采和 。”
    • 2.
      噶举派释义:喇嘛教派之一。 “噶举”,藏语意为“口授传承”,谓其传承金刚持佛亲口所授密咒教义,故名。又因该派喇嘛穿白色裙子和上衣,故俗称“白教”。十一世纪时,由 西藏 僧人 玛尔巴 创立。一传 弥拉惹巴,再传 达波拉结。该派以苦修为特色,曾融合噶当派教义,成为有势力的教派。支系众多,其中帕竹噶举、噶玛噶举的上层曾受 元 明 两朝册封,相继执掌 西藏 地方政权。格鲁派得势后,噶举派中仅止贡、噶玛、达垅、主巴四支系尚保持一定宗教势力。主要寺院有 墨竹工卡 的 止贡寺、四川 德格 的 八邦寺 等。
    • 3.
      团圝释义:⒈团栾。圆貌。金 党怀英《上皇书扇后》诗:“便面团圝字点鸦,天风吹堕委尘沙。”元 耶律楚材《题黄山墨竹便面》诗:“黄山 落笔露全机,底箇团圝太崛奇。”⒉团栾。团聚。元 赵雍《江城子》词:“花梢新月几时圆?再团圝,是何年?”明 高攀龙《与秦华玉书》:“行时劳费亲丈者至矣。是日为团圝之乐,又为离别之悲。”
    • 4.
      墨君释义:墨竹的雅称。
    • 5.
      文同释义:北宋画家、诗人。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永泰(今四川盐亭东北)人。官知湖州知州,未到任卒。世称“文湖州”。擅画墨竹,画竹创叶面深墨、叶背淡墨之法,主张画竹先当“胸有成竹”。有“湖州竹派”之称。著有诗文集《丹渊集》。
    • 6.
      涵濡释义:滋润;沉浸。唐 元结《大唐中兴颂》:“蠲除祅灾,瑞庆大来,凶徒逆儔,涵濡天休。”宋 苏辙《墨竹赋》:“今夫受命於天,赋形於地,涵濡雨露,振荡风气。”明 归有光《策问一》:“两 浙 天下重藩,涵濡至治,生民乐业,盖二百年於兹矣。”叶圣陶《隔膜·萌芽》:“他也涵濡在欢迎的诚意里。”
    • 7.
      石本释义:石刻的拓本。宋 欧阳修《删正<黄庭经>序》:“有《黄庭经》石本者,廼 永和 十三年 晋 人所书。”宋 米芾《宝章待访录》:“颜真卿《寒食帖》……世多石本。”金 元好问《王黄华墨竹》诗:“开元 石本出摹写,燕 市骏骨空留名。”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四》:“赏鉴家率以旧石本为新,新木本为旧,与之辩,傲然弗信也。”
    • 8.
      秀劲释义:秀美有力。 多用以形容字画。明 顾起元《客座赘语·仁宗皇帝御笔》:“字真行相间,仿佛 赵松雪 体,而圆熟秀劲。”《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七回:“细看他墙上画就的画片:也有花卉翎毛,也有山水,也有各种草虫小品,笔法十分秀劲。”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后面在 养心斋 与大客厅的槅扇之间的墙上挂着一幅淡远秀劲的墨竹,看来似乎装裱得不久。”
    • 9.
      管夫人释义:元 书画家 赵孟頫 妻 管道昇,字 仲姬,亦工书画,山水佛像之外,尤擅墨竹兰梅,笔意清绝,负盛名,世称 管夫人。
    • 10.
      篔筜亭释义:名胜。在 洋洲 篔簹谷。金 元好问《王黄华墨竹》诗:“燕 市骏骨留空名,亦有 文湖州,画意不画形,一为 坡 所赏,四海知有 篔簹亭。”参见“篔簹谷”。
    • 11.
      篔筜释义:一种皮薄、节长而竿高的竹子。汉 杨孚《异物志》:“篔簹生水边,长数丈,围一尺五六寸,一节相去六七尺,或相去一丈,庐陵 界有之。”晋 戴凯之《竹谱》:“篔簹竹最大,大者中甑,笋亦中射筒,薄肌而最长,节中贮箭,因以为名。”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竹》:“曹毗《湘中赋》曰:‘竹则篔簹,白、乌、实中、紺族。’”唐 陆龟蒙《相和歌辞·子夜四时歌·冬歌》:“年年任霜霰,不减篔簹緑。”宋 陆游《农事休小葺东园十韵》:“霜霰篔簹碧,风烟薜荔苍。”元 虞集《为达兼善御史题墨竹》诗:“蜀 道荒凉多古木,篔簹千尺相因依。”清
    • 12.
      荦确释义:⒈亦作“犖硞”。 亦作“犖埆”。亦作“犖嶨”。怪石嶙峋貌。唐 韩愈《山石》诗:“山石犖确行径微,黄昏到寺蝙蝠飞。”唐 韩愈 孟郊《纳凉联句》:“炎湖度氛氲,热石行犖硞。”王伯大 音释:“硞音确。”宋 苏辙《墨竹赋》:“山石犖埆,荆棘生之。”明 蒋一葵《长安客话·石鼓》:“何物犖确蟠素壁?云是石鼓流遗踪。”清 段松岑《灵岩神宝寺访碑》诗:“犖嶨復犖嶨,驀山履絶壑。”清 王韬《淞滨琐话·魏月波》:“循山石犖确而行,得一洞。”⒉坚硬貌。明 沉德符《野获编·外国·夷人市瓷器》:“试投之犖确之地,不损破者,始以登车
    • 13.
      诗骨释义:诗的风骨。 唐 孟郊《戏赠无本》诗之一:“诗骨耸 东野,诗涛涌 退之。”金 元好问《王黄华墨竹》诗:“雪溪 仙人诗骨清,画笔尚餘诗典刑。”胡怀琛《次韵和漱岩并示坚白》:“市楼不识炎天热,自笑平生诗骨寒。”
    • 14.
      辽江释义:⒈长的江流。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玉格》:“当时 江 东多蛇祸……乃与 许 至辽江。及遇巨蛇,吴 年衰,力不能制,许 遂禹步敕剑登其首,斩之。”⒉即 辽河。金 元好问《王黄华墨竹》诗:“岂知 辽江 一派最后出,运斤成风刃发硎。”按,金 王庭筠 自号 黄华山主,熊岳 人,今属 辽宁省 盖县。
    • 15.
      重足释义:⒈迭足站立。《墨子·尚同下》:“然而使天下之为寇乱盗贼者,周流天下无所重足者,何也?其以尚同为政善也。”孙诒让 间诂:“《诗·无将大车》郑 笺云:重犹累也。”⒉迭足不前。形容非常恐惧。汉 桓宽《盐铁论·周秦》:“死者相枕席,刑者相望,百姓侧目重足,不寒而慄。”《魏书·恩倖传·王椿》:“椿 性严察,下不容奸,所在吏民,畏之重足。”宋 叶适《朝请大夫主管冲佑观焕章侍郎陈公墓志铭》:“攻伪既日峻,士重足不自保。”明 李东阳《题丁御史同年墨竹走笔长句》:“淛江 之东县 新昌,乃在千巖万壑之中央。侧身重足恐无路,五
    • 16.
      韈材释义:缝制袜的绢料。 借指供写字作画用的料绢。 宋 苏轼 《文与可画篔簹谷偃竹记》:“ 与可 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縑素而请者,足相躡於其门, 与可 厌之,投诸地而駡曰:‘吾将以为韈材。’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 与可 自 洋州 还,而余为 徐州 。 与可 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 彭城 ,可往求之。韈材当萃於子矣。’”
    • 17.
      龙头客释义:科举时代中状元的人。宋 辛弃疾《满江红·贺王帅宣子平湖南寇》词:“三万卷,龙头客,浑未得,文章力,把诗书马上,笑驱锋鏑。”邓广铭 笺注:“王宣子 於 绍兴 十八年戊辰举进士第一。”元 虞集《为达兼善御史题墨竹》诗:“江 南御史龙头客,暂别那能不相忆。”明 袁华《题拜石坛》诗:“白野御史龙头客,青年献赋 蓬莱宫。”

墨竹(mozh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墨竹是什么意思 墨竹读音 怎么读 墨竹,拼音是mò zhú,墨竹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墨竹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