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 [lù huá]
1. 露水。
3. 清冷的月光。
露华 引证解释
⒈ 露水。
引《赵飞燕外传》:“婕妤浴豆蔻汤,傅露华百英粉。”
唐 李白 《清平调词》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清 郑燮 《和雅雨山人红桥修禊》之四:“草头初日露华明,已有游船歌板声。”
⒉ 清冷的月光。
引南朝 齐 王俭 《春夕》诗:“露华方照夜,云彩復经春。”
唐 杜牧 《寝夜》诗:“露华惊敝褐,灯影挂尘冠。”
明 苏祐 《塞下曲》:“觱篥无声河汉转,露华霜气满弓刀。”
国语词典
露华 [lù huá]
⒈ 露气、露珠。
引唐·李白〈清平调〉三首之一:「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趁著这厌厌露华,对著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雁起平沙。」
露华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丹毫释义:⒈朱笔。 五代 谭用之《送丁道士归南中》诗:“服药几年期碧落,验符何处呪丹毫。”清 龚自珍《己亥杂诗》之五二:“屋瓦自惊天自笑,丹毫圆折露华瀼。”⒉泛指笔。清 松琴《女学生入学歌》:“脂匳粉盒次第抛,伏案抽丹毫。”
- 2.
厌厌释义:⒈整齐茂盛貌;秀美貌。 《诗·周颂·载芟》:“厌厌其苗,緜緜其麃。”郑玄 笺:“厌厌其苗,众齐等也。”元 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二折:“趁着这厌厌露华,对着这澄澄月下,惊的那呀呀呀寒鴈起平沙。”清 金农《秋雨坐槐树下书怀》诗:“阶前老槐十围大,碧罗张繖高厌厌。”⒉安静;安逸。《诗·秦风·小戎》:“厌厌良人,秩秩德音。”毛 传:“厌厌,安静也。”晋 陶潜《咏二疏》诗:“厌厌閭里欢,所营非近务。”逯钦立 校注:“厌厌,安逸貌。”元 侯克中《醉花阴》套曲:“凉夜厌厌露华冷,天淡淡银河耿耿。”清 金人瑞《宴胡侍御书
- 3.
戎帐释义:军营。宋 陆游《苏武慢·唐西安湖》词:“叹连年戎帐,经春边垒,暗凋颜鬢。”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敢问贤弟因甚不至戎帐?”清 赵翼《寄家书》诗:“夜凉戎帐露华微,正忆 江 南木叶飞。”
- 4.
溟蒙释义:⒈亦作“溟蒙”。小雨貌。元 张昱《船过临平湖》诗:“只因一霎溟濛雨,不得分明看好山。”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四章:“余方独行前村,天忽阴晦,小雨溟濛,沾余衣袂。”⒉昏暗;模糊不清。南朝 梁 沉约《八咏诗·被褐守山东》:“上瞻既隐軫,下睇亦溟濛。”《周书·刘璠传》:“縈回兮琐散,暠皓兮溟濛。”唐 郑谷《送许棠先辈之官泾县》诗:“芜湖 春荡漾,梅雨昼溟濛。”明 王韦《阁试春阴诗》:“曙光溟濛露华满,轻云阁日天沉沉。”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六章:“余在月色溟濛之下,凝神静观其脸,横云斜月,殊胜端丽。”阿英《敌
- 5.
络纬释义:虫名。即莎鸡,俗称络丝娘、纺织娘。夏秋夜间振羽作声,声如纺线,故名。汉 无名氏《古八变歌》:“枯桑鸣中林,络纬响空堦。”唐 李白《长相思》诗:“络纬秋啼金井阑,微霜凄凄簞色寒。”清 沉用济《寄衣曲》:“去年寄衣秋月明,络纬索索窗前明。”郁达夫《采石矶》诗:“络纬啼歇疏梧烟,露华一白凉无边。”
- 6.
蛎粉墙释义:用蛎灰粉刷的墙。清 姚燮 《洞仙歌·渌西楼后》词:“烟廊三五折,蠣粉墙迴,小竹疏花一帘抱。” 清 蒋敦复 《露华·苔痕用玉田体》词:“愁细碎,蜗涎砌断,蠣粉墙倾。”参见“ 蠣灰 ”。
- 7.
霜阵释义:阵阵飞霜。宋 程大昌《万年欢》词:“何期到,青女 专时,露华忽变霜阵。”清 谭嗣同《和仙槎除夕感怀》之三:“逃酒人随霜阵北,谈兵心逐海潮东。”
- 8.
风绪释义:风。唐 郑谷《漂泊》诗:“槿坠莲踈池馆清,日光风绪淡无情。”唐 刘祎之《酬郑沁州》诗:“节变风绪高,秋深露华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