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当 [píng dāng]
1. 公平允当。
平当 引证解释
⒈ 公平允当。
引三国 魏 曹操 《以高柔为理曹掾令》:“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
《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开布诚心,厝怀平当,亲礼国士,友接佳流。”
《隋书·骨仪传》:“开皇 初,为侍御史,处法平当,不为势利所回。”
平当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相释义:⒈三位丞相。指汉代朱博、平当、王嘉。⒉三位丞相。指唐代张嘉贞、张延赏、张弘靖。⒊唐代指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首脑。
- 2.
中央委员会释义: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简称中共中央)是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产生的中共核心权力机构。该机构自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起设置,取代了此前的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中共中央的领导人称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简称中共中央总书记。2012年11月,在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一中全会上,习近平当选为中共中央总书记。
- 3.
劳来释义:⒈亦作“劳徠”。 以恩德招之使来。《诗·小雅·鸿雁序》:“万民离散,不安其居,而能劳来还定,安集之。”《汉书·平当传》:“使行流民 幽州,举奏刺史二千石劳徠有意者。”颜师古 注:“劳者,恤其勤劳也。徠者,以恩招徠也。”《宋书·符瑞志中》:“泽马者,王者劳来百姓则至。”⒉慰问、劝勉前来的人。《楚辞·卜居》:“将送往劳来,斯无穷乎?”朱熹 集注:“劳者,来者劳之也。”《汉书·游侠传·原涉》:“既共饮食,涉 独不饱,乃载棺物,从宾客往至丧家,为棺敛劳倈毕葬。”颜师古 注:“劳徠谓慰勉宾客也。”《资治通鉴·汉成帝
- 4.
宪典释义:⒈法律,法典。 《三国志·魏志·高柔传》:“掾清识平当,明于宪典,勉恤之哉!”《南史·孔琳之传》:“﹝ 琳之 ﹞奏劾尚书令 徐羡之 亏违宪典。”《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上孤陛下之恩,下失四海之望,请赐罢黜,别置宪典。”清 林则徐《拟颁发檄谕英国国王稿》:“该国夷商欲图长久贸易,必当懍遵宪典,将鸦片永断来源,切勿以身试法。”⒉法式;典范。清 王夫之《薑斋诗话》卷二:“陋人标陋格,乃谓‘吴 楚 东南坼’四句,上情下景,为律诗宪典,不顾 杜陵 九原大笑。”
- 5.
平陈释义:指 汉 代的 平当 和 陈翁生。 两人均从 林尊 受《今文尚书》。
- 6.
阿枉释义:⒈偏私不公正。《后汉书·第五伦传》:“伦 平銓衡,正斗斛,市无阿枉,百姓悦服。”《周书·苏绰传》:“唯当率至公之心,去阿枉之志,务求曲直,念尽平当。”⒉枉曲,不分曲直是非。唐 元稹《卢士玫权知京兆尹制》:“尹正非人,则贤不肖阿枉;奏覆隔塞,则上下不通。”
- 7.
韦平释义:西汉 韦贤、韦玄成 与 平当、平晏 父子的并称。韦 平 父子相继为相,世所推重。《汉书·平当传》:“汉 兴,唯 韦 平 父子至宰相。”颜师古 注:“韦 谓 韦贤 也。”唐 张说《唐故豫州刺史魏君碑》:“若天假三寿,朝登六事,则 郑 之 桓 武 可寻,汉 之 韦 平 一揆。”唐 李商隐《为李贻孙上李相公启》:“语 姬 朝之旧族,庄 武 惭颜;叙 汉 代之名门,韦 平 掩耀。”宋 张元干《瑞鹤仙·寿》词:“向凤凰池上,鸳鸯影里,他年何啻紫橐。看流芳,继踵 韦 平,盛传 巩 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