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府 [píng fǔ]
1. 周时楚国收藏文书的府库。
平府 引证解释
⒈ 周 时 楚国 收藏文书的府库。
引《吕氏春秋·至忠》:“王令人发 平府 而视之,於故记果有,乃厚赏之。”
高诱 注:“平府,府名也。”
按,《说文·广部》:“府,文书藏也。”
段玉裁 注:“文书所藏之处曰府。”
平府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作场释义:⒈民间艺人在空地上表演献艺。宋 陆游《小舟游近村舍舟步归》诗之四:“斜阳古柳 赵家庄,负鼓盲翁正作场。”宋 灌圃耐得翁《都城纪胜·市井》:“此外如执政府墙下空地,诸色路岐人,在此作场,尤为駢闐。”《文物》1973年第3期:“元 代南戏《宦门子弟借立身》描写了一个 东平府 的艺人到 河南府 去作场的情况。”⒉作坊,工场。粤东闲鸥《曹汝霖·商界罢市之经过》:“一切手艺作场,亦一律休业。”
- 2.
受学释义:谓从师学习。《后汉书·党锢传序》:“初,桓帝 为 蠡吾侯,受学於 甘陵 周福。”宋 曾巩《永州军事推官孙君墓志铭》:“君年十有四,辞亲学问 江 东,已有闻於人,往从 临川 王安石 受学,安石 称之。”明 李东阳《修建广平府庙学记》:“教授某以 潜(张潜)受学於予,上京师请纪成绩。”
- 3.
扰害释义:侵扰危害。《元典章·台纲二·体察追问》:“做贼説谎扰害百姓的人每根底,好生用心体察追问。”《水浒传》第六九回:“弊寨地连水泊,素无扰害。今为缺少粮食,特来 东平府 借粮,别无他意。”《四游记·祖师收遮天帐》:“有妖兵五千,常於 紫华山 前作乱,扰害生灵。”蒋光慈《少年漂泊者》二:“你俩现在可以终古平安地卧着,人世间的恶魔再不能来扰害你俩了。”
- 4.
无备乃患释义:原文《广平府志·卷二十一·磁州修城记》:知州事张侯梦辅,顾瞻咨嗟,谓天下虽安,无备乃患。
- 5.
望夫山释义:古迹名。 各地多有,均属民间传说。其最著者有 辽宁省 兴城市 西南的 望夫山,相传为 秦 时 孟姜女 望夫之处,上有 孟姜女 庙。其他如 安徽省 当涂县 西北、江西省 德安县 西北、山西省 黎城县 西北,湖北省 阳新县 西南等都有 望夫山。参阅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三》、《浊漳水》,宋 乐史《太平寰宇记·江南西道三·太平州》,《嘉庆一统志·太平府》、《潞安府一》。后用以抒发女子思念丈夫的真挚之情。明 张景《飞丸记·誓盟牛女》:“泪逐江流和水汲,白龙江 作望夫山。”
- 6.
的决释义:旧律,受杖刑,按判定数施行,谓之的决。 亦泛指定罪。《金史·逆臣传·纥石烈执中》:“执中 怒,殴伤 移剌保,詔的决五十。”《元典章·户部·课程》:“失觉察者,的决笞五十。”明 余继登《典故纪闻》卷十五:“妇人犯笞杖并徒罪者,例俱单衣的决。”《西游记》第九二回:“带他上 金平府 见那刺史官,明究其由,问他个积年假佛害民,然后的决。”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刑名·问拟》:“军职正妻,例难的决之人,及妇人有力者,为赎罪。”
- 7.
碣石山释义:有两种,一种山名,出自《永平府志》;一种墓碑,出自唐司空图《偶诗》之三。
- 8.
磁州八景释义:磁州,明代属彰德府,清雍正四年改属直隶广平府。
- 9.
谪徙释义:因罪而被罚迁徙。 《史记·南越列传》:“秦 时已并天下,略定 杨越,置 桂林、南海、象郡,以謫徙民,与 越 杂处十三岁。”《魏书·刑罚志》:“汉武 时,始启 河 右四郡,议诸疑罪而謫徙之。”宋 王安石《送董伯懿归吉州》诗:“我来以丧归,君至因謫徙。”吴晗《朱元璋传》第一章二:“被地方官寻个题目,谪徙到 广平府 永年县(今 河北 永年)居住。”
- 10.
黄池释义:⒈积水的池塘。 汉 枚乘《七发》之四:“輦道邪交,黄池紆曲。”⒉地名。春秋 时地名。在今 河南 封丘 西南。当 济水 和 黄沟 交会处。春秋 初为 卫 地,后属 宋。《左传·哀公十三年》:“夏,公会 单平公、晋定公、吴 夫差 于 黄池。”清 王士禛《姑苏怀古》诗之一:“争长 黄池 未济师,餘皇舟已徙 熊夷。”⒊地名。镇名。在今 安徽 当涂 东南。唐 李白《宣城送刘副使入秦》诗:“借问几时还,春风入 黄池。”王琦 注:“胡三省《通鑑註》:宣州 当涂县 有 黄池镇。《一统志》:黄池河,在 太平府 城南六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