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凭附 凭附的意思
píng

凭附

简体凭附
繁体憑附
拼音píng fù
注音ㄆ一ㄥˊ ㄈㄨ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píng,(1) 靠在东西上。【组词】:凭栏。凭吊(对着遗迹怀念)。(2) 依靠,仗恃。【组词】:凭借。凭靠。凭信。(3) 根据。【组词】:凭票入场。(4) 证据。【组词】:凭据。文凭。凭空。凭证。空口无凭。(5) 由着,听任。【组词】:任凭。听凭。

fù,(1) 另外加上,随带着。【组词】:附体。附件。附带(a.另外有所补充的;b.非主要的)。附庸。附会(a.把不相关连的事勉强拉到一起,如“牵强附附”;b.组织文章、布局谋篇、命意修辞等创作活动,如“精思附附,十年乃成”)。附赘悬疣。(2) 同意,赞同。【组词】:随声附和。附议。(3) 捎带。【例句】:“一男附书至”。(4) 靠近。【组词】:附近。附耳低言。(5) 依从。【组词】:依附。归附。趋炎附势。

基本含义

依靠别人的支持或帮助来取得成功。

凭附的意思

凭附 [píng fù]

1. 依附;依靠。

2. 附着。

4. 托附。

凭附 引证解释

⒈ 依附;依靠。

晋 潘岳 《寡妇赋》:“虽冥冥而罔覿兮,犹依依以凭附。”

⒉ 附著。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滦阳消夏录四》:“大抵幻术多手法捷巧。惟扶乩一事,则确有所凭附。”

⒊ 托附。

明 李东阳 《与汪抑之书》:“几欲致书奉弔,沉忧积冗,势不相及,加以故旧分散,虽有良便,无由凭附,至今耿耿。”


凭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末光释义:⒈馀辉。 《史记·萧相国世家论》:“及 汉 兴,依日月之末光,何 谨守管籥,因民之疾(奉)秦 法,顺流与之更始。”晋 陆机《乐府诗》之十七:“愿君广末光,照妾薄暮年。”唐 杨炯《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公含天地之间气,依日月之末光,能备九德,兼资百行。”明 张居正《答上师相徐存斋》:“老师手扶日月,照临寰宇,沉机密谋,相与图议於帷幄者,不肖一人而已。既而获被末光,滥蒙援拔,不肖亦自以为不世之遇。”⒉比喻馀威。《北齐书·贺拔允等传论》:“韩贤 等及闻义举,竞趣戎行,凭附末光,申其志力,化为公侯,固其宜矣。
    • 2.
      毁顿释义:⒈因居丧过哀而致精神委顿。《晋书·王戎传》:“帝谓 刘毅 曰:‘和嶠 毁顿过礼,使人忧之。’”《南史·褚裕之传》:“﹝ 褚彦回 ﹞遭所生伤,毁顿不復可识,朞年不盥櫛。”⒉破败,倒坍。唐 韩愈《祭湘君夫人文》:“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宋 王安石《桂州新城记》:“古者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之礼失,则夷狄横而窥中国。方是时,中国非无城郭也,卒于陵夷、毁顿、陷灭而不救。”
    • 3.
      灵明释义:⒈指太阳的御者 羲和。汉 焦赣《易林·噬嗑之鼎》:“三足孤乌,灵明为御。”⒉神灵,神明。唐 韩愈《祭湘君夫人文》:“伏以祠宇毁顿,凭附之质,丹青之饰,暗昧不圭,不称灵明。”⒊明洁无杂念的思想境界。南朝 梁 江淹《效阮公诗》之四:“宿昔秉心誓,灵明将见期。”宋 苏辙《劝子瞻修无生法》诗:“除却灵明一一空,年来丹灶漫施功。”明 屠隆《綵毫记·仙翁指教》:“须要外示放旷,内宝灵明,必能返轡上清,逍遥碧落。”⒋通灵明敏。明 王守仁《<大学>问》:“何谓心?身之灵明,主宰之谓也。”明 张居正《答西夏直指耿楚侗书
    • 4.
      阁手释义:手闲搁着。形容一事不做。《资治通鉴·宋顺帝昇明元年》:“既而 萧道成 兼总军国,布置心膂,与夺自专,褚渊 素相凭附,秉(刘秉)与 袁粲 阁手仰成矣。”胡三省 注:“阁手者,高拱充位而无所为,两手若有所阁也。”

凭附(pingf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凭附是什么意思 凭附读音 怎么读 凭附,拼音是píng fù,凭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凭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