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位 [jìn wèi]
1. 各种进位制的加法中,逢进位制的基数则向高一位进一的数学规则,如十进制中逢十进一,二进制中逢二进一。
英[carry;]
进位 引证解释
⒈ 进升爵位,封号。
引《后汉书·窦宪传》:“而 篤 进位特进,得举吏,见礼依三公。”
唐 温大雅 《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一:“裴寂 等请进位大将军,以隆府号,不乖古今,权藉威名。”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微子、微仲 生时,母尚为妾,进位为后,而生 紂,故云同母庶兄。”
⒉ 数学加法中本位数满额时向前一位数进一。如在十进位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中加一;百位满十,在千位中加一。
国语词典
进位 [jìn wèi]
⒈ 数学上指加法中每位数等于基数时向前一位数进一,称为「进位」。如在十进位的算法中,个位满十,在十位数中加一,十位满十,在百位数中加一,其余依此类推。
进位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即位释义:⒈就位。⒉指开始做帝王或诸侯。
- 2.
登位释义:登上皇位;晋升职位。
进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开元通宝释义:也叫开元钱。中国古代铜铸币。唐初钱币改革,不再以铢为计量单位,改用两、钱、分、厘的十进位法,废五铢钱;铸行开元通宝,仍为方孔圆形,十枚重一两。
- 2.
数制释义:记数的法则。根据进位基数的不同,有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等。
- 3.
登祚释义:⒈进位。⒉同“登阼”。
- 4.
登相释义:⒈进位宰相。宋 沉括《梦溪笔谈·人事一》:“潞公 自 庆历 八年登相,至七十九岁以太师致仕。”⒉草名。即东廧,又名沙蓬。生于北方沙地,籽可食。《宋史·外国传六·高昌国》:“﹝ 六窠沙 ﹞沙深三尺……不育五穀,沙中生草名登相,收之以食。”
- 5.
纯悫释义:纯朴诚实。《晋书·孝友传·许孜》:“孜 没积年,其子尚在,性行纯慤,今亦家於墓侧。”《隋书·裴政传》:“进位散骑常侍,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慤。”明 宋濂《孚中禅师信公塔铭》:“上尝亲幸寺中,听师説法,嘉师言行纯慤。”
- 6.
纯慤释义:纯朴诚实。《晋书·孝友传·许孜》:“孜 没积年,其子尚在,性行纯慤,今亦家於墓侧。”《隋书·裴政传》:“进位散骑常侍,转左庶子,多所匡正,见称纯慤。”明 宋濂《孚中禅师信公塔铭》:“上尝亲幸寺中,听师説法,嘉师言行纯慤。”
- 7.
茂业释义:盛业;伟绩。晋 陆云《与戴季甫书》之三:“俊德茂业,邦家之彦。”唐 沉询《授曹确充翰林学士制》:“遐志陵厉,早超脱於池中;茂业宏深,动声华於日下。”宋 岳珂《愧郯录·同二品》:“长兴 四年九月,敕:冯贇 有经邦之茂业,宜进位於公臺。”
- 8.
邦教释义:国家的教化。 《书·周官》:“司 徒 掌邦教。”孔 传:“地官卿司徒主国教化。”南朝 宋 颜延之《皇太子释奠会作诗》:“妄先国胄,侧闻邦教。”唐 韩愈《除崔群户部侍郎制》:“地官之职,邦教是先。”司徒掌邦教,因亦借指司徒。《文选·王俭<褚渊碑文>》:“大啟 南康,爰登中鉉,时膺土宇,固辞邦教。”李善 注:“萧子显《齐书》曰:建元 元年,进位司徒侍中中书监如故,改封 南康郡 公,邑三千户,渊 固让司徒。”刘良 注:“固辞邦教谓再让司徒也。司徒掌邦教,故云。”
- 9.
领选释义:谓兼管荐举官吏之事。南朝 梁 任昉《<王文宪集>序》:“建元 二年,迁尚书左僕射,领选如故。”《新唐书·杜如晦传》:“进位尚书右僕射,仍领选。”《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领军将军 王国宝 为左僕射,领选。”胡三省 注:“领选者,领吏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