逸韵 [yì yùn]
1. 高逸的风韵。
2. 美妙动听的乐声、歌声。
4. 高超的诗歌。
逸韵 引证解释
⒈ 高逸的风韵。
引《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庾亮 《翟徵君赞》:“禀逸韵於天陶,含冲气於特秀。”
宋 陆游 《梅花绝句》:“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
郭沫若 《芍药及其他·丁东草》:“在深山里,崖壑幽静的泉水边,或许也更有一番逸韵沁人心脾。”
⒉ 美妙动听的乐声、歌声。
引《宋书·乐志四》:“逸韵腾天路,頽响结城阿。”
唐 李百药 《杂曲歌辞·火凤辞》:“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
清 王韬 《淞滨琐话·瑶台小咏中》:“勒马英姿颯爽,转喉逸韵苍凉。”
⒊ 高超的诗歌。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唐 刘禹锡 《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
明 高启 《三贤堂》诗:“逸韵迈羣流,岂将文墨牵。”
清 曹寅 《游仙诗》之二十:“羡尔居然耸诗骨,洞天逸韵不嫌多。”
逸韵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丽句释义:⒈俪句;对偶的句子。 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⒉妍丽华美的句子。唐 韩愈《和虞部卢四汀酬翰林钱七徽赤藤杖歌》:“妍辞丽句不可继,见寄聊且慰分司。”宋 晏几道《临江仙》词:“东野 亡来无丽句,于君去后少交亲。”清 汪启淑《水曹清暇录》:“闲题丽句寄瑶臺,邀取 飞琼 驾鹤来;迟日煖风烟景媚,碧桃花下共持杯。”《读书》1991年第8期:“个别篇章嫌过于铺陈辞藻,以致因堆砌丽句而流于蹇涩难通。”
- 2.
娇颦释义:亦作“娇嚬”。谓蹙眉含愁的媚态。南朝 梁简文帝《长安有狭邪行》:“小妇最容冶,映镜学娇顰。”唐 李百药《火凤词》之二:“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宋 晏几道《少年游》词:“南楼翠柳,烟中愁黛,丝雨恼娇顰。”
- 3.
崇盛释义:⒈尊荣显贵。南朝 宋 范晔《乐游应诏诗》:“崇盛归朝闕,虚寂在川岑。”唐 沉既济《枕中记》:“出入中外,徊翔臺阁,五十餘年,崇盛赫奕。”⒉崇尚,推重。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自 扬、马、张、蔡,崇盛丽辞,如 宋 画 吴 冶,刻形鏤法,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韵俱发。”
- 4.
穨响释义:犹馀响。 南朝 宋 何承天《朱路篇》:“逸韵腾天路,穨响结城阿。”
- 5.
襞笺释义:折纸作书。语出《南史·陈纪下·后主》:“﹝ 后主 ﹞常使 张贵妃、孔贵人 等八人夹坐,江总、孔范 等十人预宴,号曰‘狎客’。先令八妇人襞采笺,製五言诗,十客一时继和,迟则罚酒。”唐 刘禹锡《乐天寄忆旧游因作报白君以答》诗:“酒酣襞牋飞逸韵,至今传在人人口。”宋 陆游《初到蜀州寄成都诸友》诗:“襞笺报与诸公道,罨画亭 边第一诗。”
- 6.
词言释义:文辞。汉 班固《答宾戏》:“皆竢命而神交,匪词言之所信。”唐 颜真卿《尚书刑部侍郎赠尚书右仆射孙逖文公集序》:“其为诗也,必有逸韵佳对,冠絶当时,布在人口;其词言也,则宰相 张九龄 欲掎摭疵瑕,沉吟久之,不能易一字。”
- 7.
逸韵释义:⒈高逸的风韵。《艺文类聚》卷三六引 晋 庾亮《翟徵君赞》:“禀逸韵於天陶,含冲气於特秀。”宋 陆游《梅花绝句》:“高标逸韵君知否?正在层冰积雪时。”郭沫若《芍药及其他·丁东草》:“在深山里,崖壑幽静的泉水边,或许也更有一番逸韵沁人心脾。”⒉美妙动听的乐声、歌声。《宋书·乐志四》:“逸韵腾天路,頽响结城阿。”唐 李百药《杂曲歌辞·火凤辞》:“娇嚬眉际敛,逸韵口中香。”清 王韬《淞滨琐话·瑶台小咏中》:“勒马英姿颯爽,转喉逸韵苍凉。”⒊高超的诗歌。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丽辞》:“丽句与深采并流,偶意共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