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协律 协律的意思
xié

协律

简体协律
繁体協律
拼音xié lǜ
注音ㄒ一ㄝˊ ㄌㄩ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é,(1) 共同合作,和洽。【组词】:协商。协定。协和。协调(tiáo )。协议。(2) 帮助,辅助。【组词】:协助。协同。协理。

lǜ,(1) 法则,规章。【组词】:纪律。法律。定律。规律。清规戒律。律师。(2) 约束。【组词】:律己。(3) 中国古代审定乐音高低的标准,把声音分为六律(阳律)和六品(阴律)。合称“十二律”。【组词】:律吕(古代用竹管制成的校正乐律的器具,以管的长短来确定音的不同高度,从低音管算起,成奇数的六个管称“律”;成偶数的六个管称“吕”,后来“律吕”作为音律的统称)。(4) 旧诗的一种体裁。【组词】:律诗。(5)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共同的目标下,相互配合、协作,共同努力。

协律的意思

协律 [xié lǜ]

1. 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

2. 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等乐官的省称。唐韩愈有《赠别元十八协律》诗。唐刘禹锡有《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

3. 符合音律或格律。

5. 配以音乐声律,犹言谱曲。

协律 引证解释

⒈ 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协律则 李延年,运筹则 桑弘羊。”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乐府》:“延年 以曼声协律, 朱 马 以骚体製歌。”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惜乎协律之署已墟,正音之谱不续。”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十节:“丘仲 造笛,作为协律的乐器。”

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等乐官的省称。 唐 韩愈 有《赠别元十八协律》诗。 唐 刘禹锡 有《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

唐 司空图 《成均讽》:“名编协律之籍,妙軼总章之观。”

⒊ 符合音律或格律。

唐 范摅 《云溪友议》卷九:“儒士闻而竞观之,以为协律之词。”
宋 刘克庄 《贺新郎·生日用实之来韵》词:“老去山歌尤协律。”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结构》:“尝读时髦所撰,惜其惨澹经营,用心良苦,而不得被管絃,副 优孟 者,非审音协律之难,而结搆全部规模之未善也。”
清 陆以湉 《冷庐杂识·九言诗》:“九言诗,最难自然协律。”

⒋ 配以音乐声律,犹言谱曲。

《汉书·王褒传》:“上颇作歌诗,欲兴协律之事。”
宋 沉括 《梦溪笔谈·乐律一》:“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


国语词典

协律 [xié lǜ]

⒈ 调和律吕。

《文选·班固·公孙弘传赞》:「协律则李延年,运筹则桑弘羊。」

⒉ 符合格律。

宋·刘克庄〈贺新郎·鬓雪今千缕〉词:「老去山歌尤协律,又何须、手笔如燕许。」


协律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于何释义:⒈为何;如何。 《诗·小雅·十月之交》:“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唐 王季友《滑中赠崔士瑾》诗:“十年前见君,甲子过我寿;于何今相逢,华髮在我后?”⒉什么。于,助词。汉 张衡《西京赋》:“林麓之饶,于何不有!”晋 左思《蜀都赋》:“异类众伙,于何不育!”⒊如何。《墨子·非命上》:“故言必有三表。何谓三表?子墨子 言曰:‘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於何本之?上本之於古者圣王之事。於何原之?下原察百姓耳目之实。於何用之?废以为刑政。’”唐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一:“何氏 之从学,
    • 2.
      协律释义:⒈调和音乐律吕,使之和谐。 《汉书·公孙弘卜式儿宽传赞》:“协律则 李延年,运筹则 桑弘羊。”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延年 以曼声协律,朱 马 以骚体製歌。”姚华《曲海一勺·原乐》:“惜乎协律之署已墟,正音之谱不续。”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二章第十节:“丘仲 造笛,作为协律的乐器。”⒉协律都尉、协律校尉、协律郎等乐官的省称。唐 韩愈 有《赠别元十八协律》诗。唐 刘禹锡 有《送王师鲁协律赴湖南使幕》诗。唐 司空图《成均讽》:“名编协律之籍,妙軼总章之观。”⒊符合音律或格律。唐
    • 3.
      复叠释义:⒈见“复叠”。⒉亦作“复迭”。重迭。三国 魏 何晏《景福殿赋》:“桁梧复叠,势合形离。”唐 白居易《齐云楼晚望偶题十韵兼呈冯侍御周殷二协律》:“复叠江山壮,平铺井邑宽。”《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二日》:“又五里 倒回沟,缘此处山路回环复迭,中隔山沟,后行望前行者,似折而回,故为是名也。”朱自清《歌谣的结构》:“现在都盛行着这种风气(两个人以上的和唱),而造成了许多章段复迭的歌谣。”
    • 4.
      婉仪释义:⒈美好的仪态。明 张居正《来雁说》:“矧其耿特之禽,婉仪敛翮,引翁駢蹼,邕邕肃肃,似扰而驯,殆 汉 氏之所为协律豫神者也。”⒉女官名。宋 高承《事物纪原·天地生植·婉仪》:“《北史·后妃传叙》曰:北齐 文宣河清 中,置婉仪为八十一御女。唐 初亦无。《唐志》注云:‘明皇 置六仪,婉仪其四也。’至 宋 朝 真宗 復增置。”《续资治通鉴·宋高宗绍兴十二年》:“己巳,封婉仪 吴氏 为贵妃。”
    • 5.
      延年释义:⒈延长寿命。《楚辞·天问》:“延年不死,寿何所止?”三国 魏 阮籍《咏怀》诗之五五:“人言愿延年,延年欲焉之?”《西湖佳话·葛岭仙迹》:“纵能于天地之气吐吞收放,亦不过稍稍延年。”⒉犹迎年。谓祈祷以求丰年。《汉书·郊祀志下》:“登 之罘,浮大海,用事八神延年。”颜师古 注:“延年,即上所谓迎年者。”⒊指 西汉 协律都尉 李延年。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延年 以曼声协律,朱 马 以骚体製歌。”唐 骆宾王《帝京篇》诗:“延年 女弟双凤入,罗敷 使君千骑归。”⒋南朝 宋 文学家 颜延之 的字。唐
    • 6.
      思义释义:⒈想着道义。《论语·子张》:“士见危致命,见得思义。”《左传·昭公十年》:“凡有血气,皆有争心,故利不可强,思义为愈。”⒉思辨能力。晋 干宝《搜神记》卷三:“﹝ 淳于智 ﹞性深沉,有思义。”⒊研求要旨,探究大义。唐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五:“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
    • 7.
      暄凉释义:⒈暖和与寒冷。唐 韦应物《端居感怀》诗:“暄凉同寡趣,朗晦俱无理。”宋 范仲淹《依韵答提刑张博觉新酝》:“暄凉体四时,日月周数旬。”明 刘基《秋夜听冷协律弹琴分韵得夜字》:“斯须变暄凉,要妙夺造化。”⒉犹寒暄。谓谈天气及饮食起居之类的应酬话。《南史·西南夷传·天竺迦毗黎国》:“会稽 孔覬 尝诣之,遇宾客填咽,暄凉而已。”宋 杨万里《寄题曾子与竞秀亭》诗:“暄凉书问二千里,塲屋声名三十年。”明 祝允明《前闻记·戏语得妇》:“暄凉罢,復咎 蒋 曰:‘人孰无颠沛,途间不谨如此,岂周身之道耶?’”
    • 8.
      朱马释义:指 汉 朱买臣 和 司马相如。南朝 梁 刘勰《文心雕龙·乐府》:“延年 以曼声协律,朱 马 以骚体製歌。”一说疑“朱”为讹文。
    • 9.
      正俗释义:⒈匡正风俗。《礼记·曲礼上》:“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孔颖达 疏:“熊 氏云:教谓教人师法,训谓训説义理。以此教训,正其风俗。”南朝 齐 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协律揔章之司,厚伦正俗;崇文成均之职,导德齐礼。”《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善恶要乎功罪,毁誉效於準验,听言责事,举名察实,无或诈伪以荡众心;故俗无姦怪,民无淫风。是谓正俗。”田北湖《与某生论韩文书》:“后人之于古人,人誉亦誉,人毁亦毁……有起而匡谬正俗者,輒谓伤忠厚焉。”⒉谓文字的正体与俗体。清 严可均《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凡例
    • 10.
      海城释义:海边之城。唐 马戴《送皇甫协律淮南从事》诗:“隋 柳疏 淮 岸,汀洲接海城。”唐 项斯《寄流人》诗:“雾开蛮市合,船散海城孤。”宋 陈师道《和贾耘老春晚》:“一卧海城春又晚,不妨闲处得真机。”
    • 11.
      痛绝释义:⒈彻底拒绝或戒绝。唐 韩愈《唐故虞部员外郎张府君墓志铭》:“徐州 使拜章,请为判官,授协律郎。孝权 始不痛絶,詔下大悔,即诈称疾,不言三年。”如:励志痛绝恶习。⒉悲痛到极点。《花月痕》第六回:“那壁厢人间痛絶,这壁厢仙家念热,两下里痴情恁奢!”清 孙枝蔚《甲申述忧》诗:“痛絶车书与形胜,关 西还有几州存。”清 王瑞兰《<湘烟小录>题辞》:“不虞曇花现影,落叶归根,遽折连枝,使人痛絶。”⒊痛恨到极点。清 谭嗣同《仁学》三五:“夫西人之入 中国,前此三百年矣。三百年不骇诧以为奇,独 湘 军既兴,天地始从而痛
    • 12.
      程期释义:⒈期限。唐 杜甫《前出塞》诗之一:“公家有程期,亡命婴祸罗。”唐 段成式《酉阳杂俎·盗侠》:“弟子有程期,适偶贪上人清论,勉副相邀。”⒉特定的日期;时间。唐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之二:“风波无程期,所忧动不测。”元 石德玉《曲江池》楔子:“自来功名之事,前程万里,全要各人自去努力,若但因循懒惰,一年春尽一年春,有甚么程期在那里。”明 李东阳《代衍圣公谢修庙遣祭表》:“爰勅有司重加修建,集四方之公帑,閲五载之程期。”清 龚自珍《乙丙之际塾议》之十七:“虽有占譣涂傅之言,取虚象,无準的,无程期。”
    • 13.
      竈额释义:即灶突。 唐 姚合《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溼烟凝灶额,荒草覆墙头。”清 方以智《通雅·宫室》:“灶额,灶突也。”参见“灶突”。
    • 14.
      章举释义:即章鱼。 唐 韩愈《初南食贻元十八协律》诗:“章举马甲柱,鬭以怪自呈。”朱熹 注:“有八脚,身上有肉如臼,亦曰章鱼。”唐 刘恂《岭表录异》:“章举形如乌贼,闽 越 间多采鲜者,煠如水母,以薑醋食之。”王闿运《到广州与妇书》:“邦人市海鲜,别为厨馆,则有鯊鱼之翅,海蛇之皮,章举、马甲。”参见“章鱼”。
    • 15.
      笛步释义:地名。又名 邀笛步。在 南京市 青溪桥 右,为教坊所在地。相传 晋 王徽之 曾在此邀 桓伊 吹笛,故名。亦泛指歌妓的处所。清 吴伟业《题冒辟疆名姬董白小像》诗序:“夫 笛步 丽人,出卖珠之女弟;雉皋公子,类侧帽之参军。”靳荣藩 注:“《一统志》:邀笛步 在 上元县 青溪桥 右,晋 王徽之 邀 桓伊 吹笛处。”清 孔尚任《桃花扇·馀韵》:“力士 签名搜 笛步,龟年 协律奉椒房。”王季思 等注:“笛步 是 南京 的地名,教坊所在的地方。”
    • 16.
      精利释义:精良锐利。 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河水三》:“赫连 龙昇 七年……并造五兵,器鋭精利,乃咸百鍊为龙雀大鐶,号曰 大夏 龙雀。”唐 吕温《同舍弟恭岁暮寄晋州李六协律三十韵》:“剑匣益精利,玉韜寧磷緇。”鲁迅《华盖集·这个与那个》:“战具比我们精利的 欧 美 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 匈奴、蒙古、满洲 人,都如入无人之境。”
    • 17.
      苞藏释义:同“包藏”。 裹藏;隐藏。苞,通“包”。《周书·萧詧传》:“关市恣其裒刻,豪猾多所苞藏。”唐 韩愈《和侯协律咏笋》:“外恨苞藏密,中仍节目繁。”《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七》:“其 宋光嗣 相见之时,於坐上便有言説,先问 契丹 强弱,次数 秦王 是非,度此苞藏,可见情状。”参见“苞藏祸心”。
    • 18.
      訾省释义:⒈谓计算、察核财物。《史记·五宗世家》:“端 心愠,遂为无訾省。府库坏漏尽,腐财物以巨万计,终不得收徙。”张守节 正义引 颜师古 曰:“訾,财也;省,视也。言不能视録资财。”清 曾国藩《新宁刘君墓碑铭》:“所得资财,随手散去,壹以济物为功,息耗都不訾省。”⒉计虑省察。唐 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诗:“知识久去眼,吾行其既远。瞢瞢莫訾省,默默但寝饭。”朱熹 考异:“《礼记》‘不訾重器’,‘毋訾金玉成器’,注皆云‘思也’。详此,盖以訾为思虑计度之意云。”宋 叶适《庄夫人墓志铭》:“庄氏 归 立之 二十餘年,一切
    • 19.
      郊祀歌释义:乐府歌曲名。 《汉书·礼乐志》谓 汉武帝 定郊祀之礼,立乐府,以 李延年 为协律都尉,命 司马相如 等作郊祀歌十九章,其目多以歌之首句为名。以用于郊祀天地。以后历代王朝的这类歌辞,大都沿袭 汉 代之旧。
    • 20.
      酷贫释义:极其贫困。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夙惠》:“韩康伯 数岁,家酷贫,至大寒,止得襦。”宋 王谠《唐语林·赏誉》:“时 杭州 有 萧协律 悦,善画竹,家酷贫。”明 沉德符《野获编·礼部二·四贤妃从祀》:“永年 虽 浙 籍,与 文成 非一家,且虽名外戚,而实酷贫。”

协律(xielv)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协律是什么意思 协律读音 怎么读 协律,拼音是xié lǜ,协律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协律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