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人 [cí rén]
1. 擅长文辞的人。指骚、赋作者。
2. 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4. 擅长文辞的人。指填词的人。
词人 引证解释
⒈ 擅长文辞的人。指骚、赋作者。
引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诠赋》:“汉 初词人,顺流而作, 陆贾 扣其端, 贾谊 振其绪。”
宋 何薳 《春渚纪闻·作文不惮屡改》:“自昔词人琢磨之苦,至有一字穷岁月,十年成一赋者。”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四篇:“又有《卜居》、《渔父》,述 屈原 既放,与卜者及渔人问答之辞,亦云自製,然或后人取故事仿作之,而其设为问难,履韵偶句之法,则颇为词人则效。”
⒉ 擅长文辞的人。指诗人。
引唐 刘禹锡 《送王司马之陕州》诗:“两京大道多游客,每遇词人战一场。”
宋 岳珂 《桯史·晦庵感兴诗》:“予读 陈子昂 《感遇词》,爱其词旨幽邃,音节豪宕,非当世词人所及。”
金 赵秉文 《答李天英书》:“太白、杜陵、东坡,词人之文也。吾师其词,不师其意。”
⒊ 擅长文辞的人。指填词的人。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五:“这一首词乃是 宋 绍兴 年间词人 康伯可 所作。”
清 阮元 《王竹所词序》:“词人之作小令,以 五代、十国 为宗。守其派者,有 晏 氏父子、 欧阳公、张先、秦观、贺铸、毛滂 诸人。”
郭沫若 《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不用说这里丝毫也没有旧式词人的那种靡靡之音,而使 苏东坡、辛弃疾 的豪气也望尘却步。”
国语词典
词人 [cí rén]
⒈ 擅长文学词章的人。南朝梁·刘勰唐·杜甫〈洗兵马〉诗:「隐士休歌紫芝曲,词人解撰河清颂。」也作「辞人」。
引《文心雕龙·诠赋》:「汉初词人,顺流而作,陆贾扣其端,贾谊振其绪,枚马〔同〕其风,王扬骋其势,皋朔已下,品物毕图。」
⒉ 善于倚声填词的人。如周邦彦、李清照等。
词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笑翁释义:宋 词人 张炎 的号。
- 2.
佳搆释义:亦作“佳构”。犹佳作。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作古体诗,极迟不过两日,可得佳搆;作近体诗,或竟十日不成一首。”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或问国初词人当以谁氏为冠?举 金风亭长 对。问佳构奚若?举《捣练子》云。”李大钊《马克思与第一国际》:“马克思 这篇演说是他的小品著作中的佳构之一。”
- 3.
冶春释义:游春。清 叶廷琯《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赵次侯 宗建 云:唱徧江南句断肠,词人老去住 横塘。冶春想趁好风日,芳草一川梅未黄。”清 孙枝蔚《苦雨杂诗》之一:“阴昏两月来,淋漓无朝暮。入夜更滂沱,藩篱赖犹固。红桃损颜色,黄鸟失平素。恼杀冶春客,今年成虚度。”
- 4.
刘公勇释义:(1624-?)清朝诗人,原名体仁。他所称道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朝词人宋祁《玉楼春》中的句子。
- 5.
刷鍊释义:指文字上的锤炼加工。 唐 杜甫《白盐山》诗:“词人取佳句,刷鍊始堪传。”“刷鍊”一本作“刻画”。
- 6.
同甫释义:南宋 爱国词人 陈亮 的字。他数度上书言事,力主恢复中原,虽几陷于死,而毫不退缩。
- 7.
周秦释义:⒈周秦两代的并称。⒉北宋词家周邦彦与秦观的并称。两个均受柳永的影响,同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 8.
周董释义:周杰伦(Jay Chou,1979年1月18日—),绰号“周董”或“小天王周杰伦”,是来自台湾的流行曲歌手、作曲人、作词人。
- 9.
噍杀释义:声音急促,不舒缓。《礼记·乐记》:“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孔颖达 疏:“噍杀,谓乐声噍蹙杀小。”《史记·乐书》作“焦衰”,张守节 正义:“其乐音噍戚、杀急,不舒缓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右司諫、直集贤院 韩琦 言:‘乐音之起,生於人心,是以喜怒哀乐之情感於物,则噍杀嘽缓之声随而应之,其器之然也。’”清 黄景仁《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一首》:“词人久放《防露》作,音虽噍杀终难磨。”
- 10.
回堂春释义:本词乃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所作。
- 11.
墨卿释义:⒈文人的别称。 唐 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随牒牵黄綬,离羣会墨卿。”宋 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发今人未悟之机,回百年已废之学,使后復言 唐 诗自君始,不亦词人墨卿之一快也!”清 王夫之《南岳赋》:“墨卿韵留于金石,琴客曲写其猗兰。”⒉墨的戏称。宋 苏轼《万石君罗文传》:“是时 墨卿、楮先生,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按,文中的四人为毛纯、罗文、墨卿、楮先生,各指笔、砚、墨、纸。
- 12.
大晟释义:⒈指大晟府。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三:“宣和 元年八月丁丑,皇帝詔大晟作景钟。”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至 美成 提举大晟,演为曼声,变调綦繁,美且备已。”⒉指大晟府整理、制作的乐曲。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始 端州 上 宋成公 之鐘,而后得以作《大晟》。”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文学·赤城词》:“夫《大晟》久亡,宫音不正。”⒊指 北宋 词人 周邦彦。周邦彦 曾提举大晟府,故称。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究其得力处,则发源於《国风》、《小雅》,胎息於 淮海、大晟,而寝馈於 碧山 也。”
- 13.
大晟词释义:宋徽宗 崇宁 中创立大晟府,制作新乐,名曰《大晟乐》。又以 周邦彦 为提举,会集词人乐师,增制慢、引、近等新调,按调填词,世称《大晟词》。
- 14.
宗猷释义:⒈宗门中之杰出者。 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道庄》:“释 道庄 ……初听 彭城寺 琼法师,禀受成实,宗匠师表,门学所推。琼 后年疾相侵,将欲传绪,通召学徒宗猷顾命,众咸揖谢於 庄 允当遗寄。”⒉谓推尊其道。唐 道宣《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真观》:“初,观 声辩之雄,最称宏富,江 表大国,莫敢争先。自正法东流,谈导之功,衞安 为其称首,自尔词人,莫不宗猷於 观。”
- 15.
应天三绝释义:唐僖宗 年间,孙位 在 成都 应天寺 左壁画坐天王及其部从鬼神像。后蜀 景焕 又在右壁画天王像,与之相对。当时的词人 欧阳炯 为此作长歌,僧 梦归 草书此歌于壁。因画、诗、书法三者俱佳,时人称之“应天三絶”。参阅 宋 郭若虚《图书见闻志·应天三绝》。
- 16.
张三中释义:宋 词人 张先 的别称。
- 17.
张三影释义:宋 词人 张先 的别称。宋 李颀《古今诗话·有客谓张三影》:“有客谓 张子野 曰:‘人皆谓公为 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我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此予平生所得意也。’”宋 道山先生《道山清话》:“张先,京师人,有文章,尤长於诗词。其诗有‘浮萍断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之句,膾炙人口。又月‘云破月来花弄影’、‘隔墙风弄鞦韆影’之词,人目为 张三影。”宋 陈师道《后山诗话》:“尚书郎 张先 善著词,有
- 18.
情长释义:作者中国北宋词人。
- 19.
撚髭释义:捻弄髭须。 多形容沉思吟哦之状。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初刻》支言俚説,不足供覆酱瓿,而翼飞踁走,较捻髭呕血、笔塚砚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词人之能度曲者,世间颇少。其握管捻髭之际,大约口内吟哦,皆同説话。”参见“捻鬚”。
- 20.
朱陈释义:⒈古村名。唐 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 古丰县,有村曰 朱陈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宋 苏轼《陈季常所畜朱陈村嫁娶图》诗:“何年 顾 陆 丹青手,画作 朱 陈 嫁娶图。”后用为两姓联姻的代称。明 叶宪祖《素梅玉蟾》第五折:“两家都是好门楣,结下 朱 陈 事更宜。”《红楼梦》第九九回:“金陵 契好,桑梓情深,仰蒙雅爱,许结 朱陈。”⒉指 清 词人 朱彝尊 与 陈维崧。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曹升六《珂雪词》,在国初诸老中最为大雅,才力不逮 朱 陈,而取径较正。”
词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乐笑翁释义:宋 词人 张炎 的号。
- 2.
佳搆释义:亦作“佳构”。犹佳作。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五:“作古体诗,极迟不过两日,可得佳搆;作近体诗,或竟十日不成一首。”况周颐《蕙风词话》卷五:“或问国初词人当以谁氏为冠?举 金风亭长 对。问佳构奚若?举《捣练子》云。”李大钊《马克思与第一国际》:“马克思 这篇演说是他的小品著作中的佳构之一。”
- 3.
冶春释义:游春。清 叶廷琯《吹网录·虎邱贺方回题名》:“赵次侯 宗建 云:唱徧江南句断肠,词人老去住 横塘。冶春想趁好风日,芳草一川梅未黄。”清 孙枝蔚《苦雨杂诗》之一:“阴昏两月来,淋漓无朝暮。入夜更滂沱,藩篱赖犹固。红桃损颜色,黄鸟失平素。恼杀冶春客,今年成虚度。”
- 4.
刘公勇释义:(1624-?)清朝诗人,原名体仁。他所称道的红杏枝头春意闹,是宋朝词人宋祁《玉楼春》中的句子。
- 5.
刷鍊释义:指文字上的锤炼加工。 唐 杜甫《白盐山》诗:“词人取佳句,刷鍊始堪传。”“刷鍊”一本作“刻画”。
- 6.
同甫释义:南宋 爱国词人 陈亮 的字。他数度上书言事,力主恢复中原,虽几陷于死,而毫不退缩。
- 7.
周秦释义:⒈周秦两代的并称。⒉北宋词家周邦彦与秦观的并称。两个均受柳永的影响,同为婉约派词人的代表。
- 8.
周董释义:周杰伦(Jay Chou,1979年1月18日—),绰号“周董”或“小天王周杰伦”,是来自台湾的流行曲歌手、作曲人、作词人。
- 9.
噍杀释义:声音急促,不舒缓。《礼记·乐记》:“是故志微,噍杀之音作,而民思忧。”孔颖达 疏:“噍杀,谓乐声噍蹙杀小。”《史记·乐书》作“焦衰”,张守节 正义:“其乐音噍戚、杀急,不舒缓也。”《续资治通鉴·宋仁宗景祐三年》:“右司諫、直集贤院 韩琦 言:‘乐音之起,生於人心,是以喜怒哀乐之情感於物,则噍杀嘽缓之声随而应之,其器之然也。’”清 黄景仁《贾礼耕用昌黎石鼓歌韵赠诗和赠一首》:“词人久放《防露》作,音虽噍杀终难磨。”
- 10.
回堂春释义:本词乃北宋著名词人秦观所作。
- 11.
墨卿释义:⒈文人的别称。 唐 孟浩然《送袁太祝尉豫章》诗:“随牒牵黄綬,离羣会墨卿。”宋 叶适《徐道晖墓志铭》:“发今人未悟之机,回百年已废之学,使后復言 唐 诗自君始,不亦词人墨卿之一快也!”清 王夫之《南岳赋》:“墨卿韵留于金石,琴客曲写其猗兰。”⒉墨的戏称。宋 苏轼《万石君罗文传》:“是时 墨卿、楮先生,皆以能文得幸。而四人同心,相得欢甚,时人以为文苑四贵。”按,文中的四人为毛纯、罗文、墨卿、楮先生,各指笔、砚、墨、纸。
- 12.
大晟释义:⒈指大晟府。宋 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三:“宣和 元年八月丁丑,皇帝詔大晟作景钟。”郑文焯《鹤道人论词书》:“至 美成 提举大晟,演为曼声,变调綦繁,美且备已。”⒉指大晟府整理、制作的乐曲。宋 蔡絛《铁围山丛谈》卷四:“始 端州 上 宋成公 之鐘,而后得以作《大晟》。”清 李慈铭《越缦堂读书记·文学·赤城词》:“夫《大晟》久亡,宫音不正。”⒊指 北宋 词人 周邦彦。周邦彦 曾提举大晟府,故称。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五:“究其得力处,则发源於《国风》、《小雅》,胎息於 淮海、大晟,而寝馈於 碧山 也。”
- 13.
大晟词释义:宋徽宗 崇宁 中创立大晟府,制作新乐,名曰《大晟乐》。又以 周邦彦 为提举,会集词人乐师,增制慢、引、近等新调,按调填词,世称《大晟词》。
- 14.
宗猷释义:⒈宗门中之杰出者。 唐 道宣《续高僧传·义解·道庄》:“释 道庄 ……初听 彭城寺 琼法师,禀受成实,宗匠师表,门学所推。琼 后年疾相侵,将欲传绪,通召学徒宗猷顾命,众咸揖谢於 庄 允当遗寄。”⒉谓推尊其道。唐 道宣《续高僧传·杂科声德·真观》:“初,观 声辩之雄,最称宏富,江 表大国,莫敢争先。自正法东流,谈导之功,衞安 为其称首,自尔词人,莫不宗猷於 观。”
- 15.
应天三绝释义:唐僖宗 年间,孙位 在 成都 应天寺 左壁画坐天王及其部从鬼神像。后蜀 景焕 又在右壁画天王像,与之相对。当时的词人 欧阳炯 为此作长歌,僧 梦归 草书此歌于壁。因画、诗、书法三者俱佳,时人称之“应天三絶”。参阅 宋 郭若虚《图书见闻志·应天三绝》。
- 16.
张三中释义:宋 词人 张先 的别称。
- 17.
张三影释义:宋 词人 张先 的别称。宋 李颀《古今诗话·有客谓张三影》:“有客谓 张子野 曰:‘人皆谓公为 张三中,即“心中事”、“眼中泪”、“意中人”也。’公曰:‘何不目我三影?’客不晓。公曰:‘“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压卷花影”,“柳径无人坠风絮无影”。此予平生所得意也。’”宋 道山先生《道山清话》:“张先,京师人,有文章,尤长於诗词。其诗有‘浮萍断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之句,膾炙人口。又月‘云破月来花弄影’、‘隔墙风弄鞦韆影’之词,人目为 张三影。”宋 陈师道《后山诗话》:“尚书郎 张先 善著词,有
- 18.
情长释义:作者中国北宋词人。
- 19.
撚髭释义:捻弄髭须。 多形容沉思吟哦之状。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小引》:“《初刻》支言俚説,不足供覆酱瓿,而翼飞踁走,较捻髭呕血、笔塚砚穿者,售不售反霄壤隔也。”清 李渔《闲情偶寄·词曲上·音律》:“词人之能度曲者,世间颇少。其握管捻髭之际,大约口内吟哦,皆同説话。”参见“捻鬚”。
- 20.
朱陈释义:⒈古村名。唐 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 古丰县,有村曰 朱陈 ……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宋 苏轼《陈季常所畜朱陈村嫁娶图》诗:“何年 顾 陆 丹青手,画作 朱 陈 嫁娶图。”后用为两姓联姻的代称。明 叶宪祖《素梅玉蟾》第五折:“两家都是好门楣,结下 朱 陈 事更宜。”《红楼梦》第九九回:“金陵 契好,桑梓情深,仰蒙雅爱,许结 朱陈。”⒉指 清 词人 朱彝尊 与 陈维崧。清 陈廷焯《白雨斋词话》卷三:“曹升六《珂雪词》,在国初诸老中最为大雅,才力不逮 朱 陈,而取径较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