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国伯 国伯的意思
guó

国伯

简体国伯
繁体國伯
拼音guó bó
注音ㄍㄨㄛˊ ㄅㄛ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uó,(1) 有土地、人民、主权的政体(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组词】:国家。国土。国体( ➊ 国家的性质; ➋ 国家的体面)。国号。国度(指国家)。国策。国情。国法。国力。国防。国威。国宝(➊ 国家的宝物;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国格。国魂。国是(国家大计,如“共商国是”)。(2) 特指中国的。【组词】:国产。国货。国粹。国乐(yuè ㄩㄝˋ)。国药。(3) 姓。

bǎi bó,(1) 兄弟排行次序。【例句】: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2) 父亲的哥哥。【组词】:伯伯。伯父。伯母。(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组词】:老伯。世伯。(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组词】:伯爵。(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例句】:“海内文章伯”。(6) 姓。 ◎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基本含义

指具有权威和威望的人,也可指国家的高级官员。

国伯的意思

国伯 [guó bó]

1. 古说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州伯。八州之伯谓“国伯”。

3. 太平天国天王对伯父辈的称呼。

国伯 引证解释

⒈ 古说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州伯。八州之伯谓“国伯”。参见“州伯”。

《逸周书·世俘》:“籥人造,王秉黄鉞,正国伯。”
朱右曾 校释:“造,进也。国伯,八州之伯。”

⒉ 太平天囯 天王 对伯父辈的称呼。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庆善 伯、 纘奎 伯、 元玠 伯辈,称囯伯。”


国伯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候驾释义:⒈迎候帝王。 《魏书·李遐传》:“庄帝 潜济 河 北相会。遐 既闻 荣 推奉 庄帝,遂开门謁候。仍从驾南渡,及 河阴,为乱兵所害,时年四十二。事寧……以候驾之功封 卢乡县开国伯。”⒉等候出行的车马。《资治通鉴·魏元帝咸熙元年》:“镇西长史 杜预 言於众曰:‘伯玉 其不免乎!身为名士,位望已高,既无德音,又不御下以正,将何以堪其责乎?’瓘 闻之,不候驾而谢 预。”⒊恭候大驾。等候对方来临的敬语。欧阳山《苦斗》五七:“人家是专门约定在 翁源 候驾的么?”
    • 2.
      国伯释义:⒈古说二百一十国以为州,州有州伯。八州之伯谓“国伯”。⒉太平天囯天王对伯父辈的称呼。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太平礼制》:“庆善伯、纘奎伯、元玠伯辈,称囯伯。”
    • 3.
      外服释义:古王畿以外的地方,所谓五服、九服之地。后指京都以外的地区及边远蛮荒之地。与内服相对。《书·酒诰》:“越在外服,侯甸男卫邦伯;越在内服,百僚庶尹,惟亚惟服,宗工,越百姓里居,罔敢湎于酒。”孔 传:“於在外国侯服、甸服、男服、卫服、国伯诸侯之长。”宋 苏轼《乞留刘攽状》:“如 攽 成材,反在外服,此有志之士所宜为朝廷惜也。”清 林则徐《复奏曾望颜条陈封关禁海事宜疏》:“准令诸夷互市,原係推恩外服,普示怀柔,并非内地赖其食用之资,更非关榷利其抽分之税。”
    • 4.
      猎人赫恩释义:传说中出没于英国伯克郡温莎森林和温莎大公园的一个幽灵,其头上长著鹿角。
    • 5.
      请盟释义:请求结盟好。 《左传·文公十六年》:“公有疾,使 季文子 会 齐侯 于 阳穀。请盟。齐侯 不肯,曰:‘谓俟君间。’”唐 柳宗元《故银青光禄大夫开国伯柳公行状》:“既而 西戎 乘间入邑,诈以请盟。”宋 王安石《彰武军节度使侍中曹穆公行状》:“契丹 既请盟,真宗 於兵事尤重慎。”

国伯(guobo)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国伯是什么意思 国伯读音 怎么读 国伯,拼音是guó bó,国伯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国伯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