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 [yú rén]
1. 其馀的人,他人。
3. 指后代、苗裔。
余人 引证解释
⒈ 其馀的人,他人。
引《论语·雍也》“回 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餘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三国 魏 何晏 集解:“餘人暂有至仁时,唯 回 移时而不变。”
《北齐书·封隆之传》:“公是衣冠宰相,异於餘人。”
宋 叶适 《除工部侍郎谢表》:“沐浴膏泽之美,殆异餘人;生施枯槁之恩,有愈造物。”
⒉ 指后代、苗裔。
引晋 左思 《魏都赋》:“且 魏 地者,毕昴之所应, 虞 夏 之餘人。”
余人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二八事变释义:1932年1月28日晚,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侨民,出动海军陆战队数千人向上海闸北、江湾、吴淞等地进攻。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总指挥蒋光鼐、军长蔡廷锴率部奋起抵抗。中国共产党领导上海各界人民积极支援前线。中国守军在吴淞地区激战月余,使日军死伤万余人。3月初,日军在太仓浏河登陆。守军腹背受敌被迫撤退。在英、美、法、意等国的调停下,5月5日,国民党政府和日本签订了《淞沪停战协定》。
- 2.
万人拔河释义:每逢元宵佳节传统的扯绳活动,“万人扯绳”不分男女老少,不分汉、回、藏民族,参加人数达八万余人,其场面之壮观,令人赞叹不已。
- 3.
三一八惨案释义:一九二六年三月十二日,冯玉祥 所部国民军与 奉 系军阀作战,日本 帝国主义出动军舰支持 奉 军,炮击国民军,并联合 英 美 法 意 等国,于十六日以最后通牒向北洋政府提出撤除 大沽口 国防设备等无理要求。 三月十八日,北京 各界人民激于爱国义愤,在 天安门 集会抗议,会后结队赴 段琪瑞 执政府请愿,要求拒绝八国通牒,段 竟令卫队开枪射击,当场死伤二百余人。是为“三一八惨案”。
- 4.
不寒而栗释义:不冷而发抖。形容非常恐惧。《史记·酷吏列传》:“是日皆报杀四百余人,其后郡中不寒而栗。” 栗:发抖。
- 5.
专业人员释义:专业人员也可叫专业技术人员,是在各个单位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人。单位会有专业技术岗位。被聘用的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就是专业技术人员。工资按专业技术岗位执行。以某种职业为生,并从业多年(7年及7年以上)并且对本职业比较精通,具有专业素养的人,称为“专业人员”,即professionals,从业但是工龄较短的或拥有一定技能但未从业的就是“业余人员”或“业余爱好者”,即amateurs。
- 6.
两生释义:汉 初,叔孙通 为 刘邦 定朝仪,使征 鲁 地诸生三十余人,有两生不肯行,谓 叔孙通 所为不合于古。
- 7.
丧生释义:丧命:一百余人在这次地震中丧生。
- 8.
五卅运动释义: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反帝爱国运动。 1925年5月间,青岛、上海各地日本纱厂先后发生工人罢工斗争,遭到日本帝国主义及北洋军阀的镇压。15日,上海日本纱厂资本家枪杀工人顾正红,打伤工人十余人。30日,上海学生两千余人在公共租界宣传,声援工人,号召收回租界,随后集合群众万余人,在英租界巡捕房门前高呼“打倒帝国主义”等口号,英帝国主义巡捕当即开枪屠杀,死伤数十人,造成震惊全国的五卅惨案。这一事件引起全国人民的公愤,各地举行游行示威、罢工、罢课和罢市,形成大规模的反帝爱国运动。揭开了大革命高潮的序幕。
- 9.
便扶向路释义:就顺着旧路 出处: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10.
党锢之祸释义:东汉后期,宦官专权,引起官僚和一般地主阶级知识分子的不满。官僚李膺、陈蕃和太学生郭泰等人抨击宦官弊 政。宦官诬告李膺和诸郡生徒结成朋党,诽谤朝廷。公元166年桓帝刘志下令逮捕李膺等二百多人。后虽 释放,但禁锢终身,不许做官,被称为第一次“党锢之祸”。灵帝时,“党人”又被起用。后来灵帝刘 宏在宦官要挟下,杀了陈蕃,并于公元169年捕杀李膺、杜密等百余人,陆续被牵连的有六七百人。公元 172年又一次逮捕“党人”和太学生千余人。公元176年还下令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亲属,都免官禁锢。这就是第二次“党
- 11.
北路鱼释义:南朝 梁 襄阳 鱼弘 性侈靡,侍妾百余人,车马服玩,皆穷一时之胜,故当时童谣有“北路鱼”之称。
- 12.
南社释义:辛亥革命时期的进步文学团体。由 陈去病、高旭、柳亚子 等发起,于1909年成立于 苏州。其社名取“操南音不忘其旧”之意,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反对 清 王朝的专制统治。早期参加者多同盟会成员,其后流品渐杂。社员曾达千余人。1923年因内部分化而停止活动。该社成员所作诗文,辑为《南社丛刻》,共出二十二集。柳亚子《胡寄尘诗序》:“余与同人倡南社,思振 唐 音以斥傖楚,而尤重布衣之诗,以为不事王侯,高尚其志,非肉食者所敢望。”宁调元《南社集序》:“吾友 高 子 钝剑 柳 子 亚卢 等,既以诗词名海内,復创南社,
- 13.
只都村释义:河北省石家庄藁城市只都村历史悠久,位于滹沱河北岸,全村5000余人口,土地面积3400亩。
- 14.
台儿庄战役释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同日本侵略军的会战。1938年3月,日本侵略军第十师团和第五师团南下,急袭徐州。当攻至徐州东北的台儿庄时,遭到中国守军的抵抗。4月4日,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集中优势兵力,包围进攻台儿庄的日军,三日内共歼敌一万余人,取得抗战初期的一次重大胜利。
- 15.
坑儒释义:⒈秦始皇 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于 咸阳 坑杀四百六十余人。史称“坑儒”。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汉 王充《论衡·死伪》:“秦始皇 用 李斯 之议,燔烧《诗》、《书》,后又坑儒。”《秦併六国平话》卷上:“始皇 无道……坑儒焚书,使天下人民不安。”清 孔尚任《桃花扇·归山》:“无罪而杀,是坑儒根苗。”⒉阬儒:秦始皇 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于 咸阳 活埋儒生四百六十馀人,史称“阬儒”。《汉书·儒林传序》“燔《诗》《书》,杀术士”唐 颜师古 注:“今 新丰县 温汤 之处号 愍儒乡,温汤 西
- 16.
娄公释义:娄敬 的尊称。亦即 刘敬,汉 初 齐 人。因首劝 刘邦 建都 长安 有功,赐姓 刘 氏。拜为郎中,号 奉春君,后封 建信侯。是时 匈奴 兵强,刘敬 提出和亲之策,并徙六国贵族后代及豪强大族十万余人充实 关中。
- 17.
孟良崮战役释义:解放战争时期,华东野战军在山东蒙阴东南孟良崮地区歼灭国民党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役。 此役歼敌32,000余人,击毙敌师长张灵甫。
- 18.
宋文鉴释义:原名《皇朝文鉴》。总集名。南宋吕祖谦编。一百五十卷。分六十一类,选录北宋时期诗、赋、文二千五百余首(篇),收录作家二百余人。所选诗文,有不少为人传诵之作;所载奏议,保存了当时政治斗争的一些材料。流传颇广。
- 19.
富余释义:足够而有剩余:富余人员。 富余了一些钱。这里抽水机有富余,可以支援你们两台。
- 20.
小合唱释义:规模较小的合唱。一般仅有十余人参加。分男声小合唱、女声小合唱、混声小合唱。带有表演的小合唱称为表演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