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校正 校正的意思
jiàozhèng

校正

简体校正
繁体
拼音jiào zhèng
注音ㄐㄧㄠˋ ㄓㄥ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xiào jiào,(1) 学堂,专门进行教育的机构。【组词】:校园。校长。(2) 军衔的一级,在“将”之下,“尉”之上。(3) 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例句】:校尉(统带一校的军官)。(1) 比较。【组词】:校场。(2) 查对、订正。【组词】:校勘。校订。校对。

zhèng zhēng,(1) 不偏斜,与“歪”相对。【组词】:正午。正中(zhōng )。正襟危坐。(2) 合于法则的。【例句】:正当(dāng)。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3) 合于道理的。【组词】:正道。正确。正义。正气。(4) 恰好。【组词】:正好。正中(zhōng )下怀。(5) 表示动作在进行中。【例句】:他正在开会。(6) 两者相对,好的、强的或主要的一方,与“反”相对,与“副”相对。【组词】:正面。正本。(7) 纯,不杂。【组词】:正色。正宗。正统。纯正。(8) 改去偏差或错误。【组词】:正骨。正误。正音。正本清源。(9) 图形的各个边的长度和各个角的大小都相等的。【组词】:正方形。(10) 指失去电子的,与“负”相对。【组词】:正电。(11) 大于零的,与“负”相对。【例句】:正数(shù)。(12) 姓。 ◎ 〔正月〕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简称“正”,如“新正”。

基本含义

指对错误或不准确的事物进行修改或纠正。

校正的意思

校正 [jiào zhèng]

1. 进行校对,加以改正。

校正资料。

[emend; rectify; proofread and correct;]

校正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管理马匹的官。参见“校人”。

《左传·成公十八年》:“弁纠御戎,校正属焉。”
杨伯峻 注:“襄 九年《传》‘使校正出马’,则校正为掌马之官。 《周礼·夏官》有‘校人’,职掌与校正相同。”

⒉ 校书、正字二官名的连称。参见“校书”、“正字”。

《新唐书·百官志一》:“善状之外有二十七最……十曰讎校精审,明於刊定,为校正之最。”
清 褚人穫 《坚瓠九集·官司俚语》:“如 唐 校书与正字,俸禄微少,皆孤寒英杰居之,至骑驴入省。而太祝奉礼……俸禄倍多,乃公卿子弟居之,衣马比校正颇轻肥。”

⒊ 校对改正。

宋 曾巩 《<梁书目录>序》:“臣等既校正其文字,又集次为目録一篇。”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八:“一碑之中,讹字之多已如此,安得一一校正之。”
鲁迅 《书信集·致许广平》:“重看校稿,校正不少,殊可嘉尚。”


国语词典

校正 [jiào zhèng]

⒈ 考查改正。

如:「户口校正」。

订正 改正


校正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改正释义:把错误的改为正确的:改正缺点。改正错别字。
    • 2.
      订正释义:改正(文字中的错误):书中的错误都一一订正了。

校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程释义:⒈亦作“中呈”。指中等射程。如:中程导弹。⒉亦作“中呈”。合乎法度。《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邓析子·转辞》:“明君立法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⒊合乎要求、规格。《汉书·陈万年传》:“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宋史·李若谷传》:“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明史·曾同亨传》:“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清 魏源《<定盦文录>序》:“源 既论定其中程者,校正其章句违合者
    • 2.
      互校释义:相互校正。
    • 3.
      偏差释义:⒈运动的物体离开确定方向的角度:校正射击偏差。⒉工作上产生的过分或不及的差错: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 4.
      分子钟释义: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利用分子能级跃迁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电磁波的特性制成。可用来校正石英钟及作为频率标准。
    • 5.
      分色镜头释义:精细校正过的复消色差镜头,用于分离三色的工作。
    • 6.
      刊校释义:修改校正。
    • 7.
      刊正释义:犹校正。
    • 8.
      刊误释义:校正文字的差误。
    • 9.
      勘正释义:校正(文字)。
    • 10.
      参正释义:参酌校正。
    • 11.
      同力释义:⒈力量相等。 《书·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孔 传:“力钧则有德者胜。”⒉同事功。《吕氏春秋·应同》:“王者同义,霸者同力。”毕沅 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⒊齐心协力;共同出力。《管子·重令》:“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公羊传·僖公五年》:“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何休 注:“言灭者臣子与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辞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羣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唐 罗隐《筹笔驿》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明 李贽《又与周友山书》:“我
    • 12.
      地形校正释义:布格校正、重力均衡校正的一个组成部分。
    • 13.
      墨路释义:⒈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⒉比喻规矩。
    • 14.
      外舍释义:⒈在外住宿。《管子·戒》:“桓公 外舍,而不鼎馈。”戴望 校正:“外舍,谓出宿於外。”⒉外戚。《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於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李贤 注:“外舍,外家。”《后汉书·单超传》:“帝因如厕,独呼 衡 问:‘左右与外舍不相得者皆谁乎?’”李贤 注:“外舍,谓皇后家也。”《魏书·刘彧传》:“彧 尝宫内大集而裸妇人观之,以为忻笑。其妻 王氏 以扇鄣面,独无所言。彧
    • 15.
      定弦释义:⒈调整乐器弦的松紧以校正音高。 ⒉比喻打定主意:你先别追问我,我还没定弦呢。
    • 16.
      定本释义:校正后改定的本子。
    • 17.
      定絃释义:⒈调整乐器的弦以校正音高。如:演奏前先要定弦。⒉比喻拿准了主意。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老田头 走到 老孙头 跟前,问道:‘你要哪个马?’老孙头 说:‘还没有定弦。’”
    • 18.
      察书释义:校正勘定他人书写的文字。
    • 19.
      对子眼释义:对子眼,又称顺子眼,斜偏眼,大多是由于婴儿在2个月至1周岁时年轻的父母亲照看不周所致。对子眼虽可在婴儿长大后校正,但毕竟不十分自然逼真。怎样防止婴儿形成对对眼?父母亲在婴儿2个月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睡姿和摇篮中的摆设等。
    • 20.
      屏幕漂移释义:指定位功能故障,简单的说就是你点一个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地方,但是机器反应出来的你的点击位置偏离了你的点,这就是屏幕漂移,理论上讲,触摸屏幕都具有一点漂移,但是正常情况下漂移的量及其微小,可以被忽略,一般触摸屏设备也有屏幕校正功能,就是给出几个十字让你用比点十字的交叉点,以此自动判断你的视觉引起的小的定位不准。

校正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中程释义:⒈亦作“中呈”。指中等射程。如:中程导弹。⒉亦作“中呈”。合乎法度。《商君书·修权》:“故立法明分,中程者赏之,毁公者诛之。”《邓析子·转辞》:“明君立法之后,中程者赏,缺绳者诛。”⒊合乎要求、规格。《汉书·陈万年传》:“以律程作司空,为地臼木杵,舂不中程,或私解脱钳釱,衣服不如法,輒加罪笞。”《宋史·李若谷传》:“补长社县尉,州葺兵营,课民输木,檄尉受之,而吏以不中程多退斥。”《明史·曾同亨传》:“军器自外输,率不中程,奏请半收其直。”清 魏源《<定盦文录>序》:“源 既论定其中程者,校正其章句违合者
    • 2.
      互校释义:相互校正。
    • 3.
      偏差释义:⒈运动的物体离开确定方向的角度:校正射击偏差。⒉工作上产生的过分或不及的差错: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偏差。
    • 4.
      分子钟释义:一种精密计时仪器。利用分子能级跃迁吸收或发射一定频率电磁波的特性制成。可用来校正石英钟及作为频率标准。
    • 5.
      分色镜头释义:精细校正过的复消色差镜头,用于分离三色的工作。
    • 6.
      刊校释义:修改校正。
    • 7.
      刊正释义:犹校正。
    • 8.
      刊误释义:校正文字的差误。
    • 9.
      勘正释义:校正(文字)。
    • 10.
      参正释义:参酌校正。
    • 11.
      同力释义:⒈力量相等。 《书·泰誓上》:“同力度德,同德度义。”孔 传:“力钧则有德者胜。”⒉同事功。《吕氏春秋·应同》:“王者同义,霸者同力。”毕沅 校正:“《文子》、《淮南》竝作‘同功’。”⒊齐心协力;共同出力。《管子·重令》:“众寡同力,则战可以必胜,而守可以必固。”《公羊传·僖公五年》:“灭者,上下之同力者也。”何休 注:“言灭者臣子与君戮力一心共死之辞也。”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羣小不得行志,同力迁之。”唐 罗隐《筹笔驿》诗:“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明 李贽《又与周友山书》:“我
    • 12.
      地形校正释义:布格校正、重力均衡校正的一个组成部分。
    • 13.
      墨路释义:⒈墨线。木工画在木料上用以校正曲直的线。⒉比喻规矩。
    • 14.
      外舍释义:⒈在外住宿。《管子·戒》:“桓公 外舍,而不鼎馈。”戴望 校正:“外舍,谓出宿於外。”⒉外戚。《后汉书·皇后纪上·和熹邓皇后》:“及后有疾,特令后母兄弟入视医药,不限以日数。后言於帝曰:‘宫禁至重,而使外舍久在内省,上令陛下有幸私之讥,下使贱妾获不知足之谤,上下交损,诚不愿也。’”李贤 注:“外舍,外家。”《后汉书·单超传》:“帝因如厕,独呼 衡 问:‘左右与外舍不相得者皆谁乎?’”李贤 注:“外舍,谓皇后家也。”《魏书·刘彧传》:“彧 尝宫内大集而裸妇人观之,以为忻笑。其妻 王氏 以扇鄣面,独无所言。彧
    • 15.
      定弦释义:⒈调整乐器弦的松紧以校正音高。 ⒉比喻打定主意:你先别追问我,我还没定弦呢。
    • 16.
      定本释义:校正后改定的本子。
    • 17.
      定絃释义:⒈调整乐器的弦以校正音高。如:演奏前先要定弦。⒉比喻拿准了主意。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二部二四:“老田头 走到 老孙头 跟前,问道:‘你要哪个马?’老孙头 说:‘还没有定弦。’”
    • 18.
      察书释义:校正勘定他人书写的文字。
    • 19.
      对子眼释义:对子眼,又称顺子眼,斜偏眼,大多是由于婴儿在2个月至1周岁时年轻的父母亲照看不周所致。对子眼虽可在婴儿长大后校正,但毕竟不十分自然逼真。怎样防止婴儿形成对对眼?父母亲在婴儿2个月后一定要注意孩子的睡姿和摇篮中的摆设等。
    • 20.
      屏幕漂移释义:指定位功能故障,简单的说就是你点一个你在屏幕上看到的地方,但是机器反应出来的你的点击位置偏离了你的点,这就是屏幕漂移,理论上讲,触摸屏幕都具有一点漂移,但是正常情况下漂移的量及其微小,可以被忽略,一般触摸屏设备也有屏幕校正功能,就是给出几个十字让你用比点十字的交叉点,以此自动判断你的视觉引起的小的定位不准。

校正造句

1.我们学校正培育着建设四化的千军万马。

2.校正在努力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精神。

3.校正在修建教学大楼。

4.校正设法修建食堂。

5.新生入学迫在眉睫,学校正抓紧准备。

6.校正在加紧筹备春季运动会。

7.对写作中出现的错字、病句要逐个校正,切不可马虎大意。

8.校正积极设法解决同学们的饮水问题。

9.这个学校正在招聘教师。

10.校正面临着许多困难。

11.校正自己,永远比观察市场重要。

12.秋高气爽,学校正好组织了秋游。

13.校正设法加强课业辅导,好让学生程度参差不齐的现象获得改善。

校正(xiaozhe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校正是什么意思 校正读音 怎么读 校正,拼音是jiào zhèng,校正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校正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