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武兼备 文武兼备的意思
wénjiānbèi

文武兼备

简体文武兼备
繁体文武兼備
拼音wén wǔ jiān bèi
注音ㄨㄣˊ ㄨˇ ㄐㄧㄢ ㄅㄟˋ
结构ABCD式
字数4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wǔ,(1) 关于军事或技击的,与“文”相对。【组词】:武装。武器。武警。武林。武坛。武生。武旦。武丑。武净。武举。(2) 勇猛,猛烈。【组词】:英武。威武。武断。武士。武夫。(3) 半步,泛指脚步。【组词】:步武。踵武。行(xíng )不数武。(4) 姓。

jiān,(1) 加倍,把两份并在一起。【例句】:兼旬(两个十天)。兼程。兼并。(2) 同时涉及或所具有的不只一方面。【组词】:兼而有之。兼收并蓄。兼顾。兼职。兼任。兼课。

bèi,(1) 具备;完备。【组词】:具备。完备。求全责备(要求全面、完美)。(2) 预备;准备。【组词】:预备。防备。准备。筹备。备案(向主管机关做书面报告,以备查考)。备注。备忘录。(3) 设备。【组词】:设备。装备。军备。

基本含义

既有文化修养,又有武艺才能。形容一个人在学问和武术方面都很出色。

文武兼备的意思

文武兼备 [wén wǔ jiān bèi]

1. 文才与武艺兼具于一身,能文能武。引申指外交中做好谈与打两手准备。

[be well versed in both polite betters and martial arts;]


国语词典

文武兼备 [wén wǔ jiān bèi]

⒈ 允文允武,智勇俱全。也作「文武兼济」、「文武兼资」。

《新唐书·卷一〇八·裴行俭传》:「兵不血刃而叛党禽夷,可谓文武兼备矣。」
《英列传·第九回》:「他馆有个朱明公,才德英明,文武兼备。」

文武全才 文武双全


文武兼备的近义词及解释

    • 1.
      文武全才释义:文才与武功同时具备的人才。
    • 2.
      文武双全释义:文:文才;武:武艺。能文能武,文才和武艺都很出众。

文武兼备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假涂释义:⒈亦作“假涂”。亦作“假途”。借路。《公羊传·僖公四年》:“桓公 假涂於 陈 而伐 楚。”《战国策·赵策三》:“将之 薛,假涂於 邹。”涂,《史记·鲁仲连邹阳列传》作“途”。汉 牟融《理惑论》:“君文武兼备,有专对才,今欲相屈,之 零陵、桂阳,假涂於通路,何如?”《二刻拍案惊奇》卷四:“张贡生 道:‘赴京廷试,假途贵省,特来一覲台光。’”参见“假道”。⒉见“假涂”。
    • 2.
      兼备释义:同时具备几个方面:德才兼备。文武兼备。形神兼备。
    • 3.
      出将入相释义:出战可为将,入朝可为相。 旧时指人文武兼备。也指官居高位。
    • 4.
      出文入武释义:指文武兼备。
    • 5.
      文成武德释义:借用以歌颂能文允武之意。 也指在文上有成就,在武上有品德,赞美一个人文武双全、文武兼备。
    • 6.
      文才武略释义:武略:军事方面的才能。既有文学才能,又有军事才能。形容文武兼备。
    • 7.
      文武士释义:文武兼备之士。
    • 8.
      文武才释义:文武兼备的才能。
    • 9.
      智名勇功释义:有谋略、有胆量和功夫。 形容人文武兼备。
文武兼备是什么意思 文武兼备读音 怎么读 文武兼备,拼音是wén wǔ jiān bèi,文武兼备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武兼备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