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文母 文母的意思
wén

文母

简体文母
繁体
拼音wén mǔ
注音ㄨㄣˊ ㄇㄨ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én,(1) 事物错综所造成的纹理或形象。【组词】:灿若文锦。(2) 刺画花纹。【组词】:文身。(3) 记录语言的符号。【组词】:文字。文盲。以文害辞。(4) 用文字记下来以及与之有关的。【组词】:文凭。文艺。文体。文典。文苑。文献(指有历史价值和参考价值的图书资料)。文采( ① 文辞、文艺方面的才华; ② 错杂艳丽的色彩)。(5) 人类劳动成果的总结。【组词】:文化。文物。(6) 自然界的某些现象。【组词】:天文。水文。(7) 旧时指礼节仪式。【组词】:虚文。繁文缛节(过多的礼节仪式)。(8) 文华辞采,与“质”、“情”相对。【组词】:文质彬彬。(9) 温和。【组词】:文火。文静。文雅。(10) 指非军事的。【组词】:文职。文治武功(指礼乐教化和军事功绩)。(11) 指以古汉语为基础的书面语。【组词】:文言。文白间杂。(12) 专指社会科学。【组词】:文科。(13) 掩饰。【组词】:文过饰非。(14) 量词,指旧时小铜钱。【组词】:一文不名。(15) 姓。

mǔ,(1) 妈妈,娘。【组词】:母亲。母性。母系。慈母。母忧(称母亲去世)。(2) 对女性长辈的称呼。【组词】:姑母。舅母。(3) 雌性的,与“公”相对。【组词】:母鸡。(4) 事物据以产生出来的。【组词】:母国。母校。母音(元音)。(5) 一套东西中间可以包含其他部分的。【组词】:螺丝母。子母扣。(6) 姓。

基本含义

指文章或作品的开头部分,也指事物的起源或根源。

文母的意思

文母 [wén mǔ]

1. 文德之母。对后妃的称颂。

文母 引证解释

⒈ 文德之母。对后妃的称颂。参阅 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

《诗·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毛 传:“文母, 大姒 也。”
郑玄 笺:“文德之母。”
《汉书·元后传》:“更命太皇太后为 新室文母太皇太后。”
《后汉书·邓骘传》:“伏惟 和熹皇后 圣善之德,为 汉 文母。”
宋 苏轼 《上清储祥宫碑》:“允哲文母,以公灭私,作宫千柱,人初不知,於皇祖宗,在帝左右。”


国语词典

文母 [wén mǔ]

⒈ 本指文王妃太姒。。后沿用为太后之称。

《诗经·周颂·雝》:「既右烈考,亦右文母
《后汉书·卷一六·邓禹传》:「伏惟和熹皇后,圣善之德,为汉文母。」


文母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圣善释义:⒈聪明贤良。 《诗·邶风·凯风》:“母氏圣善,我无令人。”毛 传:“圣,叡也。”郑玄 笺:“叡作圣,令,善也。母乃有叡知之善德。”⒉专用以称颂母德。《后汉书·邓骘传》:“伏惟 和熹皇后 圣善之德,为 汉 文母。”唐 元稹《祭翰林白学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族茂 姬姜,仁深圣善。”清 唐孙华《张母陈太孺人贞节》诗:“痛念圣善母,平生少欢愉。”⒊父母的代称。《文选·杨修<答临淄侯>》:“伏惟君侯少长贵盛,体 发 旦 之资,有圣善之教。”吕向 注:“圣善,谓 植 父 武帝 也。”《汉魏南北朝墓志集释·北魏元彧墓
    • 2.
      涕泗释义:⒈眼泪和鼻涕。 三国 魏 阮籍《咏怀》之六二:“齐景 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南史·萧钧传》:“﹝ 萧钧 ﹞年七岁,出继 衡阳元王,见 高帝,未拜,便涕泗横流。”明 孙梅锡《琴心记·赍金买赋》:“徘徊倚袖,涕泗沾衣,梦到君傍,可怪鸡鸣惊唤予。”清 罗有高《邓先生墓表》:“﹝先生﹞年十七,得 宋 五子书读之,涕泗被面下曰:‘嗟夫!吾乃今日知为人之道也。’”参见“涕泗滂沱”。⒉涕泪俱下,哭泣。汉 扬雄《元后诔》:“新室文母太后 崩,天下哀痛,号哭涕泗。”宋 苏轼《白帝庙》诗:“迟回问风俗,涕泗閔兴衰。”《二刻
    • 3.
      献祭释义:奉祀;祭供。《汉书·王莽传中》:“五年二月,文母皇太后 崩……立庙於 长安,新 室世世献祭。”宋 徐天麟《西汉会要·礼六·宗庙》:“平帝 元始 四年,尊 孝宣庙 为 中宗,天子世世献祭。”纳兰星岛《呼玛河上的摇篮曲》二:“秋天来啦,奶奶到 云雀岭 的大森林里去献祭。”
    • 4.
      组紃释义:⒈丝绳带。 《礼记·内则》:“女子十年不出,姆教婉娩听从。执麻枲,治丝茧,织紝组紃,学女事,以共衣服。”孔颖达 疏:“组、紃俱为絛也……然则薄阔为组,似绳者为紃。”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治家》:“河 北妇人,织絍组紃之事,黼黻锦绣罗綺之工,大优於 江 东也。”唐 杨巨源《古意赠王常侍》诗:“组紃常在佳人手,刀尺空摇寒女心。”⒉古指妇女从事的女红。唐 白居易《封太和长公主制》:“第四妹端明成性,和顺稟教。静无违礼,故组紃有常训;动必中节,故环珮有常声。”宋 王禹偁《平阳公主赞并序》:“余观 文母 之下,修
    • 5.
      誓泉之讥释义:《左传·隐公元年》载:郑 共叔段 欲袭 庄公,武姜 将开启城门为内应,事败,庄公“遂寘 姜氏 于 城潁,而誓之曰:‘不及黄泉,无相见也!’既而悔之。”后以“誓泉之讥”指因对母亲说过绝情誓言而受到的讥刺。《后汉书·何敞传》:“上不欲令皇太后损 文母 之号,陛下有誓泉之讥,下使 宪 等得长保其福祐。”
    • 6.
      闚观释义:从狭缝中看。 谓所见狭小。《易·观》:“闚观,利女贞。”王弼 注:“所见者狭,故曰闚观。”明 李贽《答以女人学道为见短书》:“此等若使閭巷小人闻之,尽当责以闚观之见,索以利女之贞,而以 文母、邑姜 为罪人矣,岂不寃甚也哉!”

文母(wenmu)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文母是什么意思 文母读音 怎么读 文母,拼音是wén mǔ,文母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文母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