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旂 [lóng qí]
2. 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周礼·考工记·輈人》:“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郑玄 注:“交龙为旂,诸侯之所建也。”贾公彦 疏:“九斿,正谓天子龙旂。”《后汉书·明帝纪》:“东海王 彊 薨,遣司空 冯魴 持节视丧事,赐升龙旄头、鑾輅、龙旂。”李贤 注:“交龙为旂,唯天子用之,今特赐以葬。”唐 司空图《杨柳枝》词之四:“臺城细仗晓初移,詔赐千官禊饮时。緑帐远笼清珮响,更曛晴日上龙旗。”清 曹寅《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恭纪》诗之一:“期门百队龙旂后,更有名王万骑陪。”
3. 借指天子。宋 苏轼《王晋卿作烟江迭障图仆赋诗十四韵晋卿和之语特奇丽因复次韵》:“屈居华屋啗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明 夏完淳《大哀赋》:“登陴而鱼钥仓皇,入援而龙旂震荡。”
4. 指得专征伐的将帅之旗。唐 岑参《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之三:“丈夫鹊印摇边月,大将龙旗掣海云。”清 魏源《圣武记》卷一:“冯双礼 将左,白文选 将右,而 可望 建龙旗鼓吹居中。大兵急攻之,败走。”参见“龙章”。
5. 清 代国旗。清 黄遵宪《香港感怀》诗:“山头风猎猎,犹自误龙旗。”老舍《老张的哲学》第八:“乡下人们对于城里挂着‘龙旗’,‘五色旗’,或‘日本旗’,是毫不关心的。”
龙旂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日释义:⒈三天。 《易·蛊》:“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⒉一个月的第三天。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二月三日,丕 白:岁月易得,别来行復四年。”⒊指三月三日上巳节。晋 潘尼《三月三日洛水》诗:“聊为三日游,方驾结龙旂。”
- 2.
和铃释义:古代车铃。 和在轼前,铃在旗上。《诗·周颂·载见》:“龙旂阳阳,和铃央央。”《左传·桓公二年》:“鍚鑾和铃,昭其声也。”杜预 注:“和在衡,铃在旂,动皆有鸣声。”孔颖达 疏:“和亦铃也。以处异,故异名耳。”《太平御览》卷三五九引 晋 傅玄《良马赋》:“结以轻轩,节以和铃。”
- 3.
木铎释义:⒈以木为舌的大铃,铜质。 古代宣布政教法令时,巡行振鸣以引起众人注意。《周礼·天官·小宰》:“徇以木鐸。”郑玄 注:“古者将有新令,必奋木鐸以警众,使明听也……文事奋木鐸,武事奋金鐸。”《周礼·地官·乡师》:“凡四时之征令有常者,以木鐸徇以市朝。”宋 苏轼《元祐三年春贴子词·皇帝阁》之一:“蔼蔼龙旂色,琅琅木鐸音。”清 邹容《革命军》第四章:“自古司 东亚 文化之木鐸者,实惟我皇汉民族焉。”⒉以喻宣扬教化的人。《论语·八佾》:“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鐸。”
- 4.
朱绂释义:⒈古代礼服上的红色蔽膝。后多借指官服。《易·困》:“困于酒食,朱紱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程颐 传:“朱紱,王者之服,蔽膝也。”《汉书·韦贤传》:“黼衣朱紱,四牡龙旂。”南朝 陈 徐陵《东阳双林寺傅大士碑》:“黑貂朱紱,王侯满筵。”唐 杜牧《书怀寄中朝往还》诗:“朱紱久惭官借与,白头还嘆老将来。”宋 王安石《致仕虞部曲江谭君挽辞》:“它日白衣霄汉志,暮年朱紱水云身。”⒉指做官。唐 陈子昂《晖上人房饯齐少府使入京府序》:“青霞路絶,朱紱途遥。”《古今小说·吴保安弃家赎友》:“臣今幸沾朱紱,而 保安 子
- 5.
朱黻释义:同“朱紱”。《文选·韦孟<讽谏>诗》:“黼衣朱黻,四牡龙旂。”李善 注引 应劭 曰:“朱黻,上广一尺,下广二尺,长三尺,以皮为之,古者上公服之。”《文选·江淹<杂体诗·效陆机“羇宦”>》:“朱黻咸髦士,长缨皆俊人。”李善 注引 郑玄 曰:“茀,太古蔽膝之象。黻与茀古字通。”元 汪元亨《一枝花·闲乐》套曲:“远雕轮,避朱黻。”
- 6.
枣脯释义:枣子制成的果干。《史记·滑稽列传》:“楚庄王 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牀,啗以枣脯。”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种枣》:“枣脯法:切枣曝之,乾如脯也。”宋 苏轼《王晋卿作烟江迭嶂图》诗:“屈居华屋啖枣脯,十年俯仰龙旂前。”元 吴莱《忆寄方子清》诗:“生徒脩枣脯,祭品受葅臡。”
- 7.
迎车释义:指迎娶之车。《南史·后妃传上·齐高昭刘皇后》:“年十七,裴方明 为子求婚,酬许已定,后梦见先有迎车至,犹如常家迎法,后不肯去;次有迎至,龙旂豹尾,有异於常,后喜而从之。”
- 8.
陪列释义:陪侍。 晋 刘琨《劝进表》:“臣等各忝守方任,职在遐外,不得陪列闕庭,共观盛礼。”《南史·梁纪下·元帝》:“是日,帝不升正殿,公卿陪列而已。”宋 周密《齐东野语·出师旗折》:“晋安帝 元兴 二年,桓玄 篡位於 姑孰。百僚陪列,仪卫整肃,而龙旂竿折。”参见“陪侍”。
- 9.
鸿宝释义:⒈道教修仙炼丹之书。《汉书·刘向传》:“上復兴神僊方术之事,而 淮南 有《枕中鸿宝苑祕书》。”唐 皇甫冉《故齐王赠承天皇帝挽歌》:“《鸿宝》仙书祕,龙旂帝服尊。”宋 陆游《夜读隐书有感》诗:“力探《鸿宝》寻奇诀,剩采青精试祕方。”清 孙枝蔚《戏赠莫大岸》诗:“家无《鸿宝》书,安得铸金丹。”⒉泛指珍贵的书籍。柳亚子《题<太平天囯战史>》诗:“成王败寇漫相和,直笔何人继 董狐。鸿宝一编珍贮袭,他年同调岂终孤?”⒊大宝;珍宝。唐 权德舆《故尚书工部员外郎赠礼部尚书王公神道碑铭》:“王 之庄,柳 之辩,殷 之介
- 10.
龙旂释义:⒈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周礼·考工记·輈人》:“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郑玄 注:“交龙为旂,诸侯之所建也。”贾公彦 疏:“九斿,正谓天子龙旂。”《后汉书·明帝纪》:“东海王 彊 薨,遣司空 冯魴 持节视丧事,赐升龙旄头、鑾輅、龙旂。”李贤 注:“交龙为旂,唯天子用之,今特赐以葬。”唐 司空图《杨柳枝》词之四:“臺城细仗晓初移,詔赐千官禊饮时。緑帐远笼清珮响,更曛晴日上龙旗。”清 曹寅《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恭纪》诗之一:“期门百队龙旂后,更有名王万骑陪。”⒉借指天子。宋 苏轼《王晋卿作烟江迭
- 11.
龙旗释义:⒈亦作“龙旗”。画有两龙蟠结的旗帜。天子仪仗之一。《周礼·考工记·輈人》:“龙旂九斿,以象大火也。”郑玄 注:“交龙为旂,诸侯之所建也。”贾公彦 疏:“九斿,正谓天子龙旂。”《后汉书·明帝纪》:“东海王 彊 薨,遣司空 冯魴 持节视丧事,赐升龙旄头、鑾輅、龙旂。”李贤 注:“交龙为旂,唯天子用之,今特赐以葬。”唐 司空图《杨柳枝》词之四:“臺城细仗晓初移,詔赐千官禊饮时。緑帐远笼清珮响,更曛晴日上龙旗。”清 曹寅《正月二十九日随驾入侍恭纪》诗之一:“期门百队龙旂后,更有名王万骑陪。”⒉借指天子。宋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