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僧伽蓝 僧伽蓝的意思
sēngqiélán

僧伽蓝

简体僧伽蓝
繁体僧伽藍
拼音sēng qié lán
注音ㄙㄥ ㄑㄧㄝˊ ㄌㄢˊ
结构ABC式
字数3字词语

拆字解意

sēng, ◎ 佛教指出家修行的人,梵语“僧伽”的简称。【组词】:僧侣。僧尼。僧人。僧众。僧俗。高僧。

jiā qié gā,(1) 〔伽南香〕沉香。(2) 〔伽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指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指佛寺。 ◎ 〔伽倻〕朝鲜乐器名,有些像中国的筝。 ◎ 〔伽马射线〕即“丙种射线”,镭和其他一些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放出的射线,应用于工业和医学等领域。

lán,(1) 用靛青染成的颜色,晴天天空的颜色。【组词】:蓝盈盈。蔚蓝。蓝本。蓝图。(2) 植物名,品种很多,如“蓼蓝”、“菘蓝”、“木蓝”、“马蓝”等。(3) 古同“褴”,褴褛。(4) 姓。

基本含义

指人们在某一领域或某一方面的造诣非常高,达到了极致的境界。

僧伽蓝的意思

僧伽蓝 [sēng qié lán]

1. 即僧伽罗磨。佛教寺院。

僧伽蓝 引证解释

⒈ 即僧伽罗磨。佛教寺院。

《十诵律·比丘诵》:“地法者,佛听受地,为僧伽蓝故,听僧起坊舍故。”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一》:“两岸平地,有国名 毗荼,佛法兴盛。又逕 蒲那般河,河边左右有二十僧伽蓝。”
亦省称“僧蓝”。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蒲州 东十餘里,有寺曰‘普救’……僧蓝无丽於此。”
明 袁宗道 《暮春邹生邀黄思立诸公游高梁桥即事》诗:“西山如骡髻,万黛滴僧蓝。”


国语词典

僧伽蓝 [sēng qié lán]

⒈ 胡语音译。谓佛教僧团所住的林苑。一般指佛教寺院。也作「伽蓝」、「僧蓝」、「僧伽蓝摩」、「僧伽蓝磨」。

《四分律·卷一九》:「舍夷城中诸妇女俱梨诸女人,持饮食至僧伽蓝中供养。」


僧伽蓝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伽蓝释义:梵语僧伽蓝摩的简称。指僧众所住的园林。后来泛指佛寺。
    • 2.
      僧蓝释义:见“僧伽蓝”。
    • 3.
      四果释义:⒈佛教语。声闻乘圣果有四,旧译依梵语称为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新译将前三果译为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仍其旧。南朝 齐 周颙《重答张长史书》:“吾不翔翮於四果,卿尚无疑其集佛。”南朝 梁 沉约《佛记序》:“非唯四果不议,固亦十地罔窥。”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纳缚僧伽蓝》:“伽蓝西南,有一精庐。建立已来,多歷年所,远方辐凑,高才类聚,证四果者难以详举。”⒉宋 代民间教派名。宋 陆游《条对状》:“惟是妖幻邪人,平时誑惑良民,结连素定,待时而发,则其为害,未易可测。伏缘此色人处处皆有,
    • 4.
      犍椎释义:亦作“犍槌”。 梵语的音译。意为“声鸣”。指寺院中的木鱼、钟、磬之类。晋 法显《佛国记》:“﹝ 于闐 ﹞国主安堵 法显 等於僧伽蓝。僧伽蓝名 瞿摩帝,是大乘寺,三千僧共犍槌食。”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迦毕试国》:“黑云若起,急击犍椎,我闻其声,恶心当息。”宋 道诚《释氏要览·杂记》:“今详律,但是鐘磬、石板、木板、木鱼、砧槌,有声能集众者皆名犍椎也。”清 黄遵宪《锡兰岛卧佛》诗:“尔来一百年,復见大会设,恒河 左右流,犍槌声不絶。”
    • 5.
      相蓝释义:宋 汴京(今 河南省 开封市)大相国寺 的省称。 蓝,梵语“僧伽蓝摩”的略称。意即僧院,后因以称佛寺。宋 王明清《玉照新志》卷四:“刊板印售于相蓝,中人得之,遂干乙览。”一本作“相篮”。宋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十:“俗谓南人入京师,效北语,过相蓝,輒读其牓曰‘大廝国寺’,传以为笑。”《古今小说·张舜美灯宵得丽女》:“请待来年正月十五夜,於相蓝后门一会。”参见“相国寺”。
    • 6.
      行像释义:⒈即行乐图。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戴安道 中年画行像甚精妙。”参见“行乐图”。⒉用宝车载着佛像巡行城市街衢的一种宗教仪式。也称行城。一般多在佛生日举行;西域也有在其他节日举行的。唐 玄奘《大唐西域记·屈支国》:“每岁秋分数十日间,举国僧徒皆来会集……诸僧伽蓝庄严佛像,莹以珍宝,饰之锦綺,载诸輦舆,谓之行像。”《法苑珠林》卷四一:“至四月八日,成都 行像,硕(邵硕)於众中匍匐作狮子形。”参阅 宋 赞宁《大宋僧史略》卷二。⒊塑像的一种方法。先塑成泥胎,再用漆把麻布贴在泥胎外面,待漆干后,反复
    • 7.
      迦蓝释义:即伽蓝。 梵语僧伽蓝摩音译的略称。(1)指佛寺。
僧伽蓝是什么意思 僧伽蓝读音 怎么读 僧伽蓝,拼音是sēng qié lán,僧伽蓝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僧伽蓝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