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隆起 隆起的意思
lóng

隆起

简体隆起
繁体
拼音lóng qǐ
注音ㄌㄨㄥˊ ㄑㄧ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lóng lōng,(1) 盛大,厚,程度深。【组词】:隆冬。隆重(zhòng )。(2) 兴(xīng )盛。【组词】:兴隆。隆盛(shèng )。(3) 高,高起。【组词】:隆起。隆穹。隆准(高鼻梁)。(4) 尊崇。【组词】:隆师。(5) 姓。

qǐ,(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组词】:起床。起立。起居。起夜。(2) 离开原来的位置。【组词】:起身。起运。起跑。(3) 开始。【组词】: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4) 拔出,取出。【组词】:起锚。起获。(5) 领取(凭证)。【组词】:起护照。(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组词】:起伏。起劲。起色。(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组词】: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8) 长出。【组词】:起痱子。(9) 拟定。【组词】:起草。(10) 建造,建立。【组词】:起房子。白手起家。(11) 群,组,批。【例句】:一起(一块儿)。(12) 量词,指件,宗。【组词】:一起案件。(13) 自,从。【例句】:起小儿就淘气。(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组词】:想起。掀起。兴(xīng )起。(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组词】:唱起来。(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组词】: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基本含义

形容物体或地面突出、凸起。

隆起的意思

隆起 [lóng qǐ]

1. 高出其他物体之上。

在他上面不远之处隆起一个小山尖。

[ rise; ]

2. 膨胀;鼓起。

他那宽大的罩衫在他四周隆起。

[ swell; bulge; ]


国语词典

隆起 [lóng qǐ]

⒈ 高起、突起。

《后汉书·卷五九·张衡传》:「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

陷落 凹下


隆起的反义词及解释

    • 1.
      塌陷释义:往下陷;沉陷:地基塌陷。
    • 2.
      陷落释义:⒈地面或其他物体的表面一部分向里凹进去:许多盆地都是因为地壳陷落而形成的。⒉陷入⒊(领土)被敌人占领。

隆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地释义:⒈一处地方。 汉 王充《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太伯 辞之 吴;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旧五代史·谢彦章传》:“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⒉同一地方。《诗·齐谱》“都 营丘”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与 营丘 一地也。”唐 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⒊到处。宋 刘克庄《浪淘沙·素馨》词:“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参见“一地里”。⒋犹一味,总是。宋 无名氏《张协
    • 2.
      丰腹释义:谓弹棋棋局,中心隆起如大腹。据 宋 沉括《梦溪笔谈·技艺》载: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巅为小壶,四角微隆起。
    • 3.
      丽龟释义:⒈射中禽兽背部隆起的中心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麋兴於前,射麋丽龟。”杜预 注:“丽,著也;龟,背之隆高当心。”杨伯峻 注:“古之田猎者,其箭先着背以达于腋为善射。”唐 段成式 郑符 等《游长安诸寺联句·三阶院》:“丽龟何足敌,殪豕未为长。”唐 黄滔《谢试官启》:“徒以献豕辞 辽,賫花躬魏,税驾而旋同饮鳖,操弧而果异丽龟。”前蜀 贯休《送黄宾于赴举》诗:“□师无一事,应见丽龟归。”⒉比喻科举时中试得官。
    • 4.
      乌龟释义:⒈也叫金龟、草龟、山龟、秦龟。俗称王八。爬行动物。背甲长10—12厘米,有三条纵走的隆起。背面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的斑纹。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食杂草或小动物。甲可供药用。分布于中国大多数地区。⒉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
    • 5.
      伏犀释义: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 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
    • 6.
      伏犀贯顶释义: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通达头顶。
    • 7.
      偾起释义:隆起;突出。明 陶宗仪《辍耕录·贞烈》:“死之日距今且将八九十年,石上血僨起,如始写时,不为风雨所剥蚀。”
    • 8.
      冯轼释义:亦作“冯式”。谓凭倚车前横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軾而观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天下之游士冯軾结靷西入 秦 者,无不欲彊 秦 而弱 齐。”《汉书·郦食其传》:“韩信 闻 食其 冯軾下 齐 七十餘城,乃夜度兵 平原 袭 齐。”颜师古 注:“冯读曰凭。凭,据也。軾,车前横板隆起者也。云凭軾者,言但安坐乘车而游説,不用兵众。”《汉书·王吉传》:“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樽衔,驰骋不止。”
    • 9.
      准平原释义:隆起的地面经长期剥蚀而形成的平原。
    • 10.
      剥蚀释义:⒈物质表面因风化而逐渐损坏:因受风雨的剥蚀,石刻的文字已经不易辨认。⒉风、流水、冰川等破坏地球表面,使隆起的部分逐渐变平。⒊侵蚀。
    • 11.
      剥蚀作用释义:风化、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同时将破坏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它使隆起的地表逐渐被夷平。
    • 12.
      匿犀释义:谓额上之骨隆起,隐于发内。
    • 13.
      卧蚕纹释义:我们中国人用来形容的名称,相当贴切生动,形容紧邻睫毛下缘一条约四到七毫米带状隆起物,看来好像一条蚕宝宝横卧在下睫毛的边缘,笑起来才明显,让眼神变得可爱,卧蚕是椭圆型;卧蚕笑起来会特别明显。
    • 14.
      却略释义:⒈亦作“却略”。山背隆起貌。⒉退身。表谦恭。
    • 15.
      合盖释义:⒈器物的盖子。《后汉书·张衡传》:“阳嘉 元年,復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⒉车盖之属。隋 江总《摄山栖霞寺碑颂》:“金幢合盖,宝驾驱輈。”
    • 16.
      后山释义:⒈后面的山。 ⒉旧时官帽背后上方隆起的部分。⒊头颅后部的枕骨。
    • 17.
      喉结释义:男子颈部由甲状软骨构成的隆起物。
    • 18.
      塍陇释义:田间隆起的小路。
    • 19.
      大西洋释义:地球上四大洋之 一。位于非洲、欧洲之西,北美洲和南美洲之东,南接南极洲,北连北冰洋。面积9 336万平方千 米,是世界第二大洋。平均深度3 627米。洋底中部有和两岸大致平行的隆起带,叫大西洋海岭。
    • 20.
      天如穹隆释义:天空没一丝云彩,呈蔚蓝色。这时看到的天空是隆起的,好像拱形的桥一样。

隆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一地释义:⒈一处地方。 汉 王充《论衡·言毒》:“药生非一地,太伯 辞之 吴;铸多非一工,世称 楚 棠溪。”《旧五代史·谢彦章传》:“瓌 指一地谓 彦章 曰:‘此地冈阜隆起,中央坦夷,好列栅之所。’”⒉同一地方。《诗·齐谱》“都 营丘”唐 孔颖达 疏:“以丘临水,谓之 临淄,与 营丘 一地也。”唐 李山甫《送李秀才入军》诗:“弱柳贞松一地栽,不因霜霰自难媒。”⒊到处。宋 刘克庄《浪淘沙·素馨》词:“风露送新凉。山麝开房。旋吹银烛闭华堂。无奈纱厨遮不住,一地闻香。”参见“一地里”。⒋犹一味,总是。宋 无名氏《张协
    • 2.
      丰腹释义:谓弹棋棋局,中心隆起如大腹。据 宋 沉括《梦溪笔谈·技艺》载:其局方二尺,中心高如覆盂,其巅为小壶,四角微隆起。
    • 3.
      丽龟释义:⒈射中禽兽背部隆起的中心处。《左传·宣公十二年》:“麋兴於前,射麋丽龟。”杜预 注:“丽,著也;龟,背之隆高当心。”杨伯峻 注:“古之田猎者,其箭先着背以达于腋为善射。”唐 段成式 郑符 等《游长安诸寺联句·三阶院》:“丽龟何足敌,殪豕未为长。”唐 黄滔《谢试官启》:“徒以献豕辞 辽,賫花躬魏,税驾而旋同饮鳖,操弧而果异丽龟。”前蜀 贯休《送黄宾于赴举》诗:“□师无一事,应见丽龟归。”⒉比喻科举时中试得官。
    • 4.
      乌龟释义:⒈也叫金龟、草龟、山龟、秦龟。俗称王八。爬行动物。背甲长10—12厘米,有三条纵走的隆起。背面褐色或黑色,腹面略带黄色,均有暗褐色的斑纹。生活在河流湖泊里,食杂草或小动物。甲可供药用。分布于中国大多数地区。⒉讥称妻子有外遇的人。
    • 5.
      伏犀释义:指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 旧时迷信者以为显贵之相。
    • 6.
      伏犀贯顶释义:人前额至发际骨骼隆起,通达头顶。
    • 7.
      偾起释义:隆起;突出。明 陶宗仪《辍耕录·贞烈》:“死之日距今且将八九十年,石上血僨起,如始写时,不为风雨所剥蚀。”
    • 8.
      冯轼释义:亦作“冯式”。谓凭倚车前横木。《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君冯軾而观之。”《史记·孟尝君列传》:“天下之游士冯軾结靷西入 秦 者,无不欲彊 秦 而弱 齐。”《汉书·郦食其传》:“韩信 闻 食其 冯軾下 齐 七十餘城,乃夜度兵 平原 袭 齐。”颜师古 注:“冯读曰凭。凭,据也。軾,车前横板隆起者也。云凭軾者,言但安坐乘车而游説,不用兵众。”《汉书·王吉传》:“大王不好书术而乐逸游,冯式樽衔,驰骋不止。”
    • 9.
      准平原释义:隆起的地面经长期剥蚀而形成的平原。
    • 10.
      剥蚀释义:⒈物质表面因风化而逐渐损坏:因受风雨的剥蚀,石刻的文字已经不易辨认。⒉风、流水、冰川等破坏地球表面,使隆起的部分逐渐变平。⒊侵蚀。
    • 11.
      剥蚀作用释义:风化、流水、冰川、风力、波浪等外力对地表进行破坏,同时将破坏的产物搬离原地的作用,它使隆起的地表逐渐被夷平。
    • 12.
      匿犀释义:谓额上之骨隆起,隐于发内。
    • 13.
      卧蚕纹释义:我们中国人用来形容的名称,相当贴切生动,形容紧邻睫毛下缘一条约四到七毫米带状隆起物,看来好像一条蚕宝宝横卧在下睫毛的边缘,笑起来才明显,让眼神变得可爱,卧蚕是椭圆型;卧蚕笑起来会特别明显。
    • 14.
      却略释义:⒈亦作“却略”。山背隆起貌。⒉退身。表谦恭。
    • 15.
      合盖释义:⒈器物的盖子。《后汉书·张衡传》:“阳嘉 元年,復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⒉车盖之属。隋 江总《摄山栖霞寺碑颂》:“金幢合盖,宝驾驱輈。”
    • 16.
      后山释义:⒈后面的山。 ⒉旧时官帽背后上方隆起的部分。⒊头颅后部的枕骨。
    • 17.
      喉结释义:男子颈部由甲状软骨构成的隆起物。
    • 18.
      塍陇释义:田间隆起的小路。
    • 19.
      大西洋释义:地球上四大洋之 一。位于非洲、欧洲之西,北美洲和南美洲之东,南接南极洲,北连北冰洋。面积9 336万平方千 米,是世界第二大洋。平均深度3 627米。洋底中部有和两岸大致平行的隆起带,叫大西洋海岭。
    • 20.
      天如穹隆释义:天空没一丝云彩,呈蔚蓝色。这时看到的天空是隆起的,好像拱形的桥一样。

隆起造句

1.俏丽而稚嫩的脸蛋儿上有种极为温柔恬静的气质,腮上两抹嫣红,双颊略微隆起

2.他的圆滚滚的大肚子高高隆起,像一口上百人煮饭用的大锅反扣在他的身上。

3.酸奶与发酵的牛奶能激活消化必须的物质,有助于改善肠道微生物系统,从而防止腹部隆起

4.他身上隆起的肌肉,硬硬实实,像一块块坚固的石头。

隆起(longq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隆起是什么意思 隆起读音 怎么读 隆起,拼音是lóng qǐ,隆起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隆起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