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根荄 根荄的意思
gēngāi

根荄

简体根荄
繁体
拼音gēn gāi
注音ㄍㄣ ㄍㄞ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gēn,(1) 高等植物茎干下部长在土里的部分。【组词】:根植。根茎。根瘤。根毛。根雕。须根。块根。扎根。叶落归根。(2) 物体的基部和其他东西连着的部分。【组词】:根底。根基。墙根儿。(3) 事物的本源。【组词】:根源。根由。根本。知根知底。(4) 彻底。【组词】:根除。根究。根治。(5) 依据,作为根本。【组词】:根椐。(6) 量词,指长条的东西。【组词】:两根筷子。(7) 数学上称一数开平方所得的值为“平方根”,开立方所得的值为“立方根”。(8) 数学上指代数方程式内未知数的值。(9) 化学上指带电的基。【组词】:氨根。硫酸根。

gāi, ◎ 草根。

根荄的意思

根荄 [gēn gāi]

1. 亦作“根垓”、“根核”。植物的根。

2. 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

4. 植根。

根荄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根垓”、“根核”。植物的根。

《文子·符言》:“故羽翼美者,伤其骸骨;枝叶茂者,害其根荄;能两美者,天下无之。”
汉 刘向 《说苑·建本》:“树本浅,根垓不深。”
《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入地则孕毓根核。”
唐 白居易 《问友》诗:“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
宋 司马光 《为始平公祭晋祠文》:“然原陆久燥,根荒未浹,畎亩喁喁,犹有待望。”

⒉ 比喻事物的根本,根源。

《旧唐书·元稹白居易传论》:“臣观 元 之制策, 白 之奏议,极文章之壼奥,尽治乱之根荄。”
清 龚自珍 《勇言行箴》:“其精神外矣,其根荄誖矣。”

⒊ 植根。

姚华 《曲海一勺·原乐》:“今试言之,夫礼乐者,橐籥于元气,根荄于人情。”


根荄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壸奥释义:⒈阃奥。壸谓宫巷,奥谓室隅。比喻事理的奥秘精微。《汉书·叙传上》:“皆及时君之门闈,究先圣之壼奥。”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宫中门谓之闈,宫中巷谓之壼。”唐 白居易《礼部试策》之三:“古先哲王之立彝训也,虽言微旨远,而学者苟能研精钩深,优柔而求之,则壼奥指趣,将焉廋哉!”《旧唐书·白居易传》:“臣观 元 之制策,白 之奏议,极文章之壼奥,尽治乱之根荄。”清 张惠言《祭金先生文》:“先生精研,思约理积。掉头庌廡,壼奥独辟。”⒉壶闱,内宫。帝王后妃居住的地方。《续资治通鉴·南宋理宗景定四年》:“以其罪戾之餘
    • 2.
      子月释义:农历十一月。《尔雅·释天》“十一月为辜”清 郝懿行 义疏:“辜者,故也。十一月阳生,欲革故取新也。十月建亥,亥者根荄也。至建子之月,而孳孳然生矣。”北周 庾信《寒园即目》诗:“子月泉心动,阳爻地气舒。”唐 杜审言《和李大夫嗣真存抚河东》:“子月开阶统,房星受命年。”唐 崔琮《长至日上公献寿》诗:“应律三阳首,朝天万国同。斗边看子月,台上候祥风。”
    • 3.
      根垓释义:见“根荄”。
    • 4.
      根核释义:见“根荄”。
    • 5.
      蔟蔟释义:丛集貌。唐 白居易《杂曲歌辞·竹枝三》:“水蓼冷花红蔟蔟,江蘺溼叶碧萋萋。”《敦煌曲子词·浣溪沙》:“一架紫藤花蔟蔟,雨微微。”宋 韩彦直《橘录·始栽》:“其根荄蔟蔟然,明年移而疏之。”
    • 6.
      青阳释义:⒈指春天。《尸子·仁意》:“春为青阳,夏为朱明。”《汉书·礼乐志》:“青阳开动,根荄以遂。”唐 潘孟阳《元日和布泽》诗:“青阳初应律,苍玉正临轩。”明 何景明《发京邑》诗之三:“青阳蔼废墟,春气感鸣禽。”郭沫若《叹逝》诗:“可是恨冬日要别离?可是恨青阳久不至?”⒉明堂名。明堂有五室,位于左面东方的叫青阳,为帝王祭祀、布政之所。《资治通鉴·齐武帝永明十年》:“己未,魏 主宗祀 显祖 於明堂以配上帝,遂登灵臺以观云物,降居青阳左个,布政事。”胡三省 注引 郑氏 曰:“青阳左个,大寝东堂北偏。”⒊犹清扬,谓眉

根荄(geng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根荄是什么意思 根荄读音 怎么读 根荄,拼音是gēn gāi,根荄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根荄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