辘轳 [lù lu]
1. 安在井上绞起汲水斗的器具。
英[ winch; windlass; ]
3. 机械上的绞盘。
国语词典
辘轳 [lù lu]
⒈ 利用滑轮原理制成的井上汲水用具。古人常于井上立架置轴,贯以长木,上面嵌上曲木,缠绠其上,下悬汲水用斗,用手转之汲水。南朝宋·刘义庆也作「鹿卢」。
引《世说新语·排调》:「井上辘轳卧婴儿。」
《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
⒉ 机器上的绞盘。以汽力或杠杆转动,用以起碇或起重。
辘轳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下磨车释义:装有辘轳可以吊放重物的车子。
- 2.
出入格释义:作诗用韵的一种格式。 取音近可通押者递换用韵,亦称辘轳格。
- 3.
巢车释义:古代的一种兵车。用以瞭望敌军。车上有用辘轳升降的瞭望台,人在台中,如鸟在巢,故名。《左传·成公十六年》:“楚子 登巢车以望 晋;军。”陆德明 释文:“兵车高如巢,以望敌也。”《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元年》:“珪 尽众攻之,连日不拔,使人登巢车。”胡三省 注引 杜佑 曰:“以八轮车上树高竿,竿上安轆轤,以绳挽板屋上竿首,以窥城中。板屋方四尺,高五尺,有十二孔,四面别布车,可进退,圜城而行,於营中远视,如鸟之巢,亦谓之巢车。”清 赵翼《纪梦》诗:“巢车望贼最多处,指挥三军各争先。”
- 4.
杂体诗释义:古典诗歌正式体裁外之各种诗体。多从字形、句法、声律或押韵方面别出心裁,带有文字游戏性质。如离合诗、回文诗、辘轳体等。不少为 汉、魏、六朝 时文人所创制。
- 5.
椟栌释义:汲水器具。 即辘轳。
- 6.
樚栌释义:即辘轳。安在井上用以汲水的起重装置。亦指其中起旋转作用的圆木。
- 7.
玉虎释义:⒈虎形的玉器或装饰物。⒉白虎。⒊井上的辘轳。
- 8.
玉转释义:井上辘轳的美称。
- 9.
轣辘释义:⒈象声词。形容车轮或辘轳的转动声。⒉转动貌。⒊借指车子。
- 10.
轮轴释义:简单机械,由一个轮子和同心轴组成,实质是可以连续旋转的杠杆。轮子半径是轴半径的几倍,作用在轮上的动力就是作用在轴上阻力的几分之一。轮和轴的半径相差越大就越省力。辘轳、纺车等就属于这一类。
- 11.
轮釉释义:将坯体放在可旋转的辘轳车上等。
- 12.
辘轳释义:利用轮轴原理制成的一种起重工具,通常安在井上汲水。 机械上的绞盘有的也叫辘轳。
- 13.
辘轳体释义:杂体诗名。 律诗为八句五韵,作此体者须作五言或七言律诗五首,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他四首押韵的四个位置中,在第二首为第二句,在第三首为第四句,第四首为第六句,第五首为末句。即第一首首句与第五首末句相同。绝句为四句,作此体者须作四首,将第一首起韵的第一句全句,分别置于其他三首的第二句、第三句和末句的位置上。则第一首首句与第四首末句相同。这几首诗的韵节如辘轳旋转而下,故名。
- 14.
辘轳剑释义:剑名。剑首以玉作辘轳形为饰,故名。
- 15.
辘轳格释义:即辘轳韵。
- 16.
辘轳韵释义:律诗用韵的一种格式。如第二、第四句用甲韵,则第六、第八句用与甲韵可通的乙韵,双出双入,此起彼落,有似辘轳,故名。
- 17.
这下释义:指近期内发生的事情。京剧《盗魂铃》第六场:“哎呦,这下儿把我摔着啦!”刘心武《立体交叉桥》第二章七:“侯莹 这下完全清醒了。她顿时明白了自己在二哥眼中是多么碍事的东西。”陈建功《辘轳把胡同9号》:“清 室的宝物册上写得明明白白哪,嗬,价值连城……这下可好,王双清 家热闹啦。”参见“这下子”。
- 18.
铁鹿释义:船上收放篷帆的铁辘轳。
- 19.
银床释义:⒈井栏。一说辘轳架。⒉银饰之床。
- 20.
鸦轧释义:⒈象声词。 形容门户启闭声。⒉象声词。形容辘轳汲水声。⒊象声词。摇橹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