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ù, ◎ 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组词】:渗漉。漉网(造纸时滤掉纸浆中水分的网)。
lù, ◎ 液体慢慢地渗下,滤过。【组词】:渗漉。漉网(造纸时滤掉纸浆中水分的网)。
1. 象声词。
2. 湿貌;流貌。
4. 莹润貌。
⒈ 象声词。
引汉 张仲景 《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痰饮”注:“痰饮者,水饮走肠间不泻,水精留膈间不输,得阳煎熬成痰,得阴凝聚为饮,凡所在处有声,故在上则喉中有漉漉之声,在下则肠间有沥沥之声。”
明 何景明 《七述》:“马则驊騮赤驥,紫燕青驪,漉漉师师,駪駪騤騤。”
⒉ 湿貌;流貌。
引《素问·疟论》:“《灵枢·逆顺》论云:‘刺法曰,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
明 刘基 《走马引》:“掷草中,血漉漉,追兵夜至深谷伏。”
⒊ 莹润貌。
引唐 李贺 《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⒈ 湿润的样子。
引唐·李贺〈月漉漉篇〉:「月漉漉,波烟玉。莎青桂花繁,芙蓉别江木。」
1.细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声音,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2.她的眼睛,黑黑的,老是湿漉漉的,使那长长的睫毛,像是长在两池清水岸上的青草。
3.春雨像绢丝一样,又轻又细,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没有形状,也不出声音,轻柔地滋润着大地。
4.冬风气消了,湿漉漉的街上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满地的残枝败叶。
5.走了一会,我的衣襟已经湿漉漉。
6.舱里的窗户外边挡着一堵湿漉漉的墙,舱里黑黑的,行李好像都大了一圈儿,挤得我喘不过气来。
7.山路窄得像一根羊肠,盘盘曲曲,铺满了落叶,而且时不时碰到漫流的山泉,湿漉漉的,脚底下直打滑。
8.笆外,篱笆里开着几株猩红的指甲花,几只麻雀抖动着湿漉漉的羽毛在篱笆外跳来跳去。
9.走进大门,两排花盛开在路边,猫脸花好像在向我们微笑,空气湿漉漉的,园林里好像有一层薄纱似的。
10.天气返潮,到处都是湿漉漉的,真难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