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明视 明视的意思
míngshì

明视

简体明视
繁体明視
拼音míng shì
注音ㄇㄧㄥˊ ㄕ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míng,(1) 亮,与“暗”相对。【组词】:明亮。明媚。明净。明鉴(➊明镜;➋指可为借鉴的明显的前例;➌明察)。明灭。明眸。明艳。明星。明珠暗投(喻怀才不遇或好人失足参加坏团伙,亦泛指珍贵的东西得不到赏识)。(2) 清楚。【组词】:明白。明显。明晰。明了。明确。明朗。(3) 懂得,了解。【组词】:明哲保身。不明事理。深明大义。(4) 公开,不隐蔽。【组词】:明说。明讲。明处。(5) 能够看清事物。【组词】:明察秋毫。耳聪目明。眼明手快。(6) 睿智。【组词】:英明。贤明。明君。(7) 视觉,眼力。【组词】:失明。(8) 神灵,泛指祭神供神之物。【例句】:明器(殉葬用的器物,亦作“冥器”)。(9) 次(专指日或年)。【组词】:明日。明年。(10) 中国朝代名。【组词】:明代。(11) 姓。

shì,(1) 看。【组词】:视觉。视力。视野。鄙视。注视。近视。视而不见。熟视无睹。(2) 亲临某事。【组词】:视事。视察。(3) 看待。【组词】:藐视。重视。等闲视之。(4) 看望。【组词】:探视。省(xǐng )视。(5) 比照。【例句】:“天子之卿受地视侯”。(6) 古同“示”,表明。

基本含义

明晰的视野、清楚的认识

明视的意思

明视 [míng shì]

1. 原为古代祭宗庙所用兔的特称。后为兔的别名。

明视 引证解释

⒈ 亦作“明眎”。原为古代祭宗庙所用兔的特称。后为兔的别名。

《礼记·曲礼下》:“凡祭宗庙之礼……兔曰明视。”
孔颖达 疏:“兔肥则目开而视明也。”
唐 韩愈 《毛颖传》:“毛颖 者, 中山 人也。其先 明眎,佐 禹 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於 卯 地。”
明 卢若腾 《岛居随录》卷下:“兔上唇缺,目不瞬而瞭然,故《礼记》谓之明眎。”


明视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三帅释义:指 春秋 秦 将 百里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 秦 晋 殽 之战,为 晋 军所获。《左传·僖公三十三年》:“夏四月辛巳,败 秦 师于 殽,获 百里孟明 视、西乞术、白乙丙 以归…… 文嬴 请三帅。”杜预 注:“三帅,孟明 等。”
    • 2.
      明眎释义:见“明视”。
    • 3.
      清视释义:明视。
    • 4.
      静处释义:⒈冷静地立身处世。《晏子春秋·杂下六》:“且人何忧,静处远虑。”汉 董仲舒《春秋繁露·保位权》:“故为君虚心静处,聪听其响,明视其影,以行赏罚之象。”宋 周敦颐《通书·圣学》:“静处则明,明则通。”⒉犹静居。明 沉德符《野获编·刑部·热审之始》:“今盛暑,朕与卿等,深居静处,犹觉可畏。”⒊清净、安静之处。宋 陆游《山园杂咏》:“百年竟向愁边老,万事元输静处看。”《三侠五义》第十回:“跟着从人出了公馆,来至静处。”

明视(mingsh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明视是什么意思 明视读音 怎么读 明视,拼音是míng shì,明视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明视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