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宴飨 宴飨的意思
yànxiǎng

宴飨

简体宴飨
繁体宴饗
拼音yàn xiǎng
注音一ㄢˋ ㄒ一ㄤ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yàn,(1) 以酒饭款待宾客。【组词】:宴客。宴饮。宴席。(2) 聚会在一起吃酒饭。【组词】:宴会。宴集。(3) 酒席。【组词】:设宴。国宴。盛(shèng)宴。(4) 乐(lè),安闲。【组词】:宴娱。宴嬉。宴乐(yuè )。宴居。

xiǎng,(1) 用酒食招待客人,泛指请人受用。【组词】:飨会。飨宴。飨客。(2) 祭祀。(3) 同“享”。

基本含义

宴请盛食。

宴飨的意思

宴飨 [yàn xiǎng]

1. 亦作“宴享”。

2. 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

3. 指设宴飨客。

5. 谓鬼神受享祭祀的酒食。

宴飨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宴享”。

⒉ 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

《国语·周语中》:“亲戚宴饗,则有餚烝。”
《后汉书·礼仪志中》:“每月朔岁首,为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饗,大作乐。”
《新唐书·百官志二》:“朝会宴享,则节其等差。”
宋 秦观 《韦元成论》:“宫室宴享,非礼则置而不议;宗庙祭祀,非礼则议而毁之。”

⒊ 指设宴飨客。

叶圣陶 《倪焕之》十八:“推销员成群地向各处出发,丰盛的筵席宴飨生涯寒俭的教师们,样本同说明书慷慨地分送。”

⒋ 谓鬼神受享祭祀的酒食。

《汉书·礼乐志》:“嘉籩列陈,庶几宴享。”
《后汉书·班固传》:“上帝宴饗,五位时序。”
以酒食款待宾客。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颂赞》:“鲁国 以 公旦 次编, 商 人以前王追録,斯乃宗庙之正歌,非讌饗之常咏也。”
唐 赵璘 《因话录·徵》:“既通讌饗,则异君臣。”


国语词典

宴飨 [yàn xiǎng]

⒈ 古代天子大集群臣宾客宴会。也作「燕享」。

《续汉书志·第五·礼仪志中》:「每岁首,为大朝受贺。 ……百家受赐宴飨,大作乐。」

⒉ 祭祀时以酒食献祭鬼神。「飨」文献异文作「享」。

《汉书·卷二二·礼乐志》:「嘉笾列陈,庶几宴享。」


宴飨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享宴释义:⒈享宴。宋 王禹偁《北狄来朝颂》:“使食乎大牢之味,巨鬯之酒,则膻肉酪浆之众登享讌矣。”⒉宴飨。古谓帝王饮宴群臣。《左传·成公十二年》:“世之治也,诸侯间于天子之事,则相朝也,于是乎有享宴之礼。”康有为《大同书》戊部第一章:“不得预享宴,不得出观游。”
    • 2.
      享聘释义:宴飨使者。享,通“饗”。
    • 3.
      享赐释义:谓宴飨宾客,赏赐臣下。
    • 4.
      体解释义:⒈古代祭祀、宴飨时,将牲体切割为二十一部分。《国语·周语中》:“体解节折而共饮食之。”《周礼·夏官·小子》“掌祭祀羞羊肆羊殽肉豆”郑玄 注引 汉 郑司农 曰:“羊殽,体解节折也。”孙诒让 正义:“今以《礼经》、《春秋》内外传及 韦、杜、贾 诸説参互考之,脀解之法盖有五,而实止四等。一曰全烝,全而荐之,则不解者也……四曰体解,节折谓之折俎,亦谓之殽烝。於七体中,復解前后左右肱股、脊、左右胁,各为三体,则解为二十一体也。凡牲之爓孰者,必体解。”⒉分解人的肢体。古代酷刑之一。《楚辞·离骚》:“虽体解吾犹未变兮,
    • 5.
      嘉乐释义:⒈古代用于宴飨祭祀的钟磬之乐。《左传·定公十年》:“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杜预 注:“嘉乐,鐘、磬也。”《晋书·乐志上》:“光天之命,上帝是皇,嘉乐殷荐,灵祚景祥。”唐 魏徵《享太庙乐章·肃和》:“嘉乐斯登,鸣球以咏。”⒉嘉美喜乐。《礼记·中庸》:“《诗》曰:‘嘉乐君子,宪宪令德。’”汉 焦赣《易林·剥之晋》:“鳧舞鼓翼,嘉乐 尧 德。”
    • 6.
      宴飨释义:⒈亦作“宴享”。古代帝王饮宴群臣、国宾。⒉指设宴飨客。⒊谓鬼神受享祭祀的酒食。⒋以酒食款待宾客。
    • 7.
      庙堂文学释义:指古代专用于朝会、祭祀、宴飨的颂诗乐歌。 亦泛指为统治阶级歌功颂德的文学作品。
    • 8.
      牲醴释义:⒈指祭祀用的牲口和甜酒。 ⒉指宴飨用的牲和醴。
    • 9.
      牺牢释义:供宴飨或祭祀用的牛、羊、猪。
    • 10.
      羽籥释义:古代祭祀或宴飨时舞者所持的舞具和乐器。羽,指雉羽。籥,一种编组多管乐器。
    • 11.
      羽钥释义:⒈同“羽籥”。⒉古代祭祀或宴飨时舞者所持的舞具和乐器。羽,指雉羽。钥,一种编组多管乐器。
    • 12.
      胙俎释义:⒈谓主人饮食之俎。胙,东阶,主人之位。俎,古代祭祀宴飨时陈置牲口之具。胙,通“阼”。⒉古代祭祀时陈置祭肉之俎。
    • 13.
      舂人释义:古代祭祀、宴飨时负责供应米物的官。
    • 14.
      里甲释义:明 州县统治的基层单位;后转为 明 三大徭役(里甲、均徭、杂泛)名称之一。《明史·食货志一》:“洪 武十四年,詔天下编赋役黄册,以一百十户为一里,推 丁 粮多者十户为长,餘百户为十甲,甲凡十人。岁役里长一人,甲首一人,董一里一甲之事。先后以丁粮多寡为序,凡十年一周,曰‘排年’……每十年有司更定其册,以丁粮增减而升降之。”起初里长、甲首负责传达公事、催征税粮;以后官府聚敛繁苛,凡祭祀、宴飨、营造、馈送等费,都要里甲供应。
    • 15.
      飨燕释义:⒈飨礼和燕礼。⒉泛指宴飨。
    • 16.
      飨赐释义:宴飨宾客,赏赐属下。
    • 17.
      饫禘释义:饫礼和禘礼。 泛指按一定礼制举行的宴飨。
    • 18.
      饭数释义:古礼宴飨时按宾客等级给予的不同数量的饭。
    • 19.
      骨体释义:⒈骨架躯体。 《荀子·荣辱》:“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形貌奇伟,骨体不恒。”清 余怀《板桥杂记·丽品》:“美而艳,丰而柔,骨体皆媚,天生尤物也。”⒉比喻字的骨架。宋 姜夔《续书谱·真》:“横直画者,字之骨体,欲其坚正匀浄,有起有止,所贵长短合宜,结束坚实。”⒊比喻文章的雄健风格。章炳麟《校文士》:“若其(龚自珍)文词侧媚,自以取法晚 周 诸子,而佻达无骨体。”⒋有骨气。明 王世贞《赠石给事拱辰》诗:“余本骨体人,为君重踟蹰。”⒌古代供祭祀、宴飨用的牛羊的肢体和头之外的其它

宴飨(yanxiang)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宴飨是什么意思 宴飨读音 怎么读 宴飨,拼音是yàn xiǎng,宴飨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宴飨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