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物态 物态的意思
tài

物态

简体物态
繁体物態
拼音wù tài
注音ㄨˋ ㄊㄞ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wù,(1) 人以外的具体的东西。【组词】:事物。生物。物体。货物。礼物。文物。物价。物质。地大物博。物极必反。(2) 内容,实质。【组词】:言之有物。(3) 指自己以外的人或跟自己相对的环境。【例句】:物议(群众的批评)。待人接物。物望所归(众望所归)。

tài,(1) 形状,样。【组词】:态度。状态。姿态。形态。神态。动态。静态。事态。情态。常态。变态。体态。生态。(2) 一种语法范畴,多表明句子的主语和动词之间关系。

基本含义

指事物的状态或形态。

物态的意思

物态 [wù tài]

1. 物质存在的三种基本物理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state of matter;]

物态 引证解释

⒈ 物的形态、表象。

清 王夫之 《薑斋诗话》卷一:“然得物态,未得物理。”

⒉ 景物。

唐 张旭 《山行留客》诗:“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宋 王禹偁 《崆峒山问道赋》:“国风穆若,克清寿域之中;物态熙然,尽到春臺之下。”
清 汪懋麟 《题画再赠武仕》诗:“物态看流水,秋声在远林。”

⒊ 犹世态。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两监》:“尔后物态浇漓,稔於世禄,以京兆为荣美,同华为利市,莫不去实务华,弃本逐末。”
明 宋濂 《送叶别乘之官通州诗序》:“物态民情,无不能周知。”
明 睡乡居士 《<二刻拍案惊奇>序》:“今举物态人情,恣其点染,而不能使人欲歌欲泣於其间,此其奇与非奇、固不待智者而后知之也。”


国语词典

物态 [wù tài]

⒈ 大陆地区指物质存在的状态。

如:「水蒸气是水加热气化后的物态。」


物态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悲欢释义:亦作“悲讙”。亦作“悲懽”。悲哀与欢乐。南朝 宋 颜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唐 刘长卿《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宋 苏轼《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明 王鏊《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毛泽东《送瘟神》诗之一:“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亦指悲喜交集。唐 窦群《初入谏司喜家室至》诗:“一旦悲欢见 孟光,十年辛苦伴沧浪。”
    • 2.
      物相释义:又称“物态”。一般指物质分子的聚集状态,是实物存在的形式。通常实物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聚集状态存在。在特定条件下存在的等离子态称为“物质第四态”;在超高压、超高温下的物质状态称为“物质第五态”;在极低温度下还存在“超导态”、“超流态”。
    • 3.
      第五产业释义:第五产业为文化产业,文化产业基本上可以划分为三类,其一,是生产与销售以相对独立的物态形式呈现的文化产品的行业(如生产与销售图书、报刊、影视、音像制品等行业);其二,是以劳务形式出现的文化服务行业(如戏剧舞蹈的演出、体育、娱乐、策划、经纪业等);其三,是向其他商品和行业提供文化附加值的行业(如装潢、装饰、形象设计、文化旅游等)。
    • 4.
      聚集态释义:物质分子集合的状态。常见的有气态、液态和固态。通常把等离子体叫做物质的第四态,把存在于地球内部的超高压、超高温状态叫做物质的第五态。另外,还有超导态和超流态。也叫物态。
    • 5.
      赋物释义:描写物态。

物态(wuta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物态是什么意思 物态读音 怎么读 物态,拼音是wù tài,物态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物态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