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方田 方田的意思
fāngtián

方田

简体方田
繁体
拼音fāng tián
注音ㄈㄤ ㄊㄧㄢˊ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fāng,(1) 四个角都是90度直角的四边形或六个面都是方形的立体;正方形.长方形(2) 数学上指某数自乘的积。【组词】:方根。平方。开方。(3) 人的品行端正。【组词】:方正。方直。(4) 一边或一面。【组词】:方向。方面。(5) 地区,地域。【组词】:地方。方志。方言。方物。方圆。方隅(边疆)。方舆(指领域,亦指大地)。(6) 办法,做法,技巧。【组词】:方式。方法。教导有方。贻笑大方。(7) 种,类。【组词】:变幻无方。仪态万方。(8) 为治疗某种疾病而组合起来的若干种药物的名称、剂量和用法。【组词】:药方。(9) 违背。【组词】:方命。(10) 正在,正当。【组词】:方今盛世。方兴未艾。(11) 才,刚刚。【组词】:方才。如梦方醒。(12) 量词,多指一立方米。【组词】:土石方。(13) 量词,用于方形的东西。【组词】:几方石章。(14) 姓。

tián,(1)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组词】:田野。耕田。(2) 和农业有关的。【组词】:田家。田园。(3) 古同“畋”,打猎。(4) 古同“佃”,耕作。(5) 姓。

基本含义

指田地四方整齐、宽广平坦。

方田的意思

方田 [fāng tián]

1. 古九章算术之一。即以边线长短求田地面积的方法。

2. 指宋初所行之屯田守边制。其田方形,故称。

4. 指宋王安石所行之方田法。

方田 引证解释

⒈ 古九章算术之一。即以边线长短求田地面积的方法。

《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 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
《隋书·律历志上》:“所谓率者,有九流焉:一曰方田,以御田畴界域。”

⒉ 指 宋 初所行之屯田守边制。其田方形,故称。

宋 王禹偁 《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上方考古道,兴方田,俾封疆之臣,修耕战之备。”
《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元年》:“王阮 有文武干略,尝知 濠州,请復 曹瑋 方田、 种世衡 射法,日夜守备。”
按,《玉海》卷一七六:“﹝ 端拱 二年﹞内出手詔諭边将曰:‘朕今立法令,缘边作方田,已颁条例,量地里之远近,列置塞栅。此可以限其戎马,而大利我之步兵也。’”

⒊ 指 宋 王安石 所行之方田法。参见“方田法”。

《宋史·王安石传》:“﹝ 王安石 ﹞参知政事……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


方田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倾圮释义:倒塌。 《水浒传》第一○八回:“军士争先上桥,登时把桥挤踏得倾圮下来。”明 张居正《处士方田李公行状》:“道路桥梁倾圮,輒捐貲为修葺。”《清史稿·灾异志三》:“﹝ 乾隆 ﹞十三年四月初五日,清河 大风雨,民舍倾圮无数。”巴金《还魂草》:“另外的两三家被揭去了屋瓦,剩着半倾圮的木架子。”
    • 2.
      户帖释义:亦作“户贴”。登记每户田产或人口的册子。《宋史·食货志上二》:“﹝方田﹞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帐,有庄帐,有甲帖,有户帖;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元典章·户部三·异姓继承立户》:“今次追到 万洪 户帖查照,与各人所供相同。”《元典章·户部三·抄数户计军产》:“有司随即出给印押户贴付各户收执。”《明史·食货志一》:“太祖 籍天下户口,置户帖、户籍,具书名、岁、居地。籍上户部,帖给之民。”
    • 3.
      新法释义:⒈新制定的法令。 《韩非子·奸劫弑臣》:“当此之时,秦 民习故俗之有罪可以得免,无功可以得尊显也,故轻犯新法。”唐 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然则改用新法,百姓亦未免穷困流散也。”《宋史·王安石传》:“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保马、方田诸役相继并兴,号为新法。”章炳麟《訄书·商鞅》:“乃若夫輓近之言新法者,以父子异财为宪典,是则法乎 鞅 之秕稗者也。”⒉指新的历法。《南史·文学传·祖冲之》:“始 元嘉 中,用 何承天 所製歷,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 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
    • 4.
      方帐释义:⒈宋代登录方田的帐簿。⒉方形的帐子。
    • 5.
      方户释义:宋 代耕方田的农户。
    • 6.
      方田法释义:宋 王安石 所行新法之一。以东西南北各千步为一方,根据土质肥瘠分等定税。《宋史·食货志上二》:“神宗 患田赋不均,熙寧 五年重修定方田法……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岁九月,县委令、佐分地计量,随陂原平泽而定其地,因赤淤黑壚而辨其色;方量毕,以地及色参定肥瘠而分五等,以定税则。”
    • 7.
      方田释义:⒈古九章算术之一。即以边线长短求田地面积的方法。《周礼·地官·保氏》“六曰九数”汉 郑玄 注:“九数,方田、粟米、差分、少广、商功、均输、方程、赢不足、旁要。”《隋书·律历志上》:“所谓率者,有九流焉:一曰方田,以御田畴界域。”⒉指 宋 初所行之屯田守边制。其田方形,故称。宋 王禹偁《故商州团练使翟公墓志铭》:“上方考古道,兴方田,俾封疆之臣,修耕战之备。”《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开禧元年》:“王阮 有文武干略,尝知 濠州,请復 曹瑋 方田、种世衡 射法,日夜守备。”按,《玉海》卷一七六:“﹝ 端拱 二年﹞内
    • 8.
      条田释义:为保持水土和防治自然灾害而建设的一种长条形农田。 《人民日报》31:“我们仔细地研究了自然条件和成灾规律,大兴水利,大搞台田、围田、条田、方田。”《诗刊》1978年第4期:“您默默走过条田、林带和牧场。”
    • 9.
      田方释义:宋神宗 熙宁 五年颁行方田制;以东西南北各千步,当四十一顷六十六亩一百六十步为一方,按地之肥瘠分五等以定其税。田方,一方之田。《宋史·食货志上二》:“凡田方之角,立土为埄,植其野之所宜木以封表之。有方帐,有庄帐,有甲帖,有户帖;其分烟析产、典卖割移,官给契,县置簿,皆以今所方之田为正。”参见“方田法”。
    • 10.
      田桑释义:⒈种田和养蚕。 泛指农事。《后汉书·循吏传·仇览》:“其剽轻游恣者,皆役以田桑,严设科罚。”《三国志·吴志·孙休传》:“田桑已至,不可后时。”晋 陶潜《杂诗》之七:“代耕非本望,所业在田桑。”⒉在田园中栽种整齐的桑树,与散种的“树桑”相对。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沂水桑麻话》:“近日山阳桲欏树几伐尽,育蚕者甚少,亦间有种桑者,惟不知种植之法,只有树桑,并无田桑。”清 刘书年《刘贵阳说经残稿·沂水桑麻话》:“予以南方田桑之法告之,其父老甚喜。”
    • 11.
      蠲放释义:⒈免罪释放。《梁书·武帝纪中》:“大运肇升,嘉庆惟始,劫贼餘口没在臺府者,悉可蠲放。”⒉免除。宋 范仲淹《奏乞两府兼判》:“每至岁终,尽其减省冗费之数,增息财利之数,蠲放困穷之数,具目进呈。”宋 李心传《建炎以来繫年要录·绍兴三年五月》:“检灾之蠲放分数,方田之高下土色,不公不实。”
    • 12.
      讲行释义:谋议实行。《宋史·儒林传五·胡寅》:“方且製造文物,讲行效报。”《续资治通鉴·宋理宗淳祐十二年》:“癸丑,帝諭辅臣:‘方田事,且令近城为之,游击军当招水步各半。’谢方叔 等曰:‘客讲行之。’”
    • 13.
      蹙剩释义:指浮收的田赋税。《文献通考·田赋五》:“宋徽宗 大观 五年……五月,臣僚上言:朝廷推行方田之初,外路官吏不遵詔令,輒於旧管税额之外增出税数,号为蹙剩。”
    • 14.
      郑侠图释义:《宋史·郑侠传》载,郑侠 任监 安上门 职务时,以所见居民流离困苦之状,令画工绘成流民图上奏,宋神宗 看了以后,一夜睡不着觉,第二天下了责躬诏,罢去方田、保甲、青苗诸法。后以“郑侠图”代称流民图。
    • 15.
      陪敦释义:方田周围取土修筑的埂坝和绕田沟渠合成的道路与灌溉系统。《左传·定公四年》:“是使之职事于 鲁,以昭 周公 之明德。分之土田陪敦、祝、宗、卜、史,备物、典策,官司、彝器。”杨伯峻 注:“土田陪敦即《诗·鲁颂·閟宫》‘乃命 鲁公,俾侯于东,锡之山川,土田附庸’之‘土田附庸’,亦即《召伯虎簋》之‘僕墉土田’。附庸,或谓即《孟子·万章下》‘不能五十里,不达於天子,附於诸侯,曰附庸’之附庸。”参阅 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二编第三章第二节。

方田(fangtian)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方田是什么意思 方田读音 怎么读 方田,拼音是fāng tián,方田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方田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