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拓本 拓本的意思
běn

拓本

简体拓本
繁体
拼音tà běn
注音ㄊㄚˋ ㄅㄣˇ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tuò tà zhí,(1) 开辟,扩充。【组词】:拓荒。开拓。拓展。拓落(➊宽广;➋潦倒失意。亦作“落拓”)。(2) 以手推物。【例句】:“孔子之劲,能拓国门之关,而不肯以力闻”。(3) 姓。(1) 在刻铸有文字或图像的器物上,涂上墨,蒙上一层纸,捶打后使凹凸分明,显出文字图像来。【组词】:拓印。拓本。拓片。(1) 古同“摭”,拾取。

běn,(1) 草木的根。【例句】:本草(泛指中药)。无本之木。(2) 事物的根源,与“末”相对。【例句】:本末(头尾;始终)。根本(根源;彻底;本质上)。(3) 草的茎,树的干。【组词】:草本植物。(4) 中心的,主要的。【组词】:本部。本体。(5) 原来。【组词】:本来。本领。(6) 自己这方面的。【组词】:本国。本身。本位。本分(fèn )。

基本含义

拓本是指用于复制或印刷的版面,比喻模仿或效法前人的著作。

拓本的意思

拓本 [tà běn]

1. 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拓片装订成的本子)

[book of rubbings;]

拓本 引证解释

⒈ 用纸紧覆在碑帖或金石等器物的文字或花纹上,用墨或其他颜色打出其文字、图形来的印刷品。墨色深黑有光的叫乌金拓;淡而匀净的叫蝉衣拓。用朱色打拓的叫朱拓。传世拓本以 敦煌 石室所出之 唐 初拓《温泉铭》及《化度寺邕禅师塔铭》为最早。都有影印本。

宋 曹士冕 《法帖谱系·杂说上·临江戏鱼堂帖》:“元祐 间, 刘次庄 以家藏《淳化阁帖》十卷摹刻堂上,除去卷尾篆题,而增释文。故家所藏往年拓本,犹有典刑,近所拓者,字多刓缺,亦有补换新刻者矣。”
清 龚自珍 《跋<张司直从申元靖先生碑>》:“今日石亡,更为拓本增价矣。”
马南邨 《燕山夜话·米氏三园》:“好几位同志看了《宛平大小米》以后,颇感兴趣。有的很热心查访 米氏 故居和各种遗迹,有的还寄来了有关的文物拓本。”

⒉ 指打拓文字或图形。

宋 王安石 《和董伯懿咏裴晋公平淮西将佐题名》:“君曾西迁为拓本,濡麝割蜜亲劘揩。”
宋 楼钥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焚膏继短晷,拓本手不停。”


国语词典

拓本 [tà běn]

⒈ 指从石碑上拓印下来的纸本。拓印时先将纸张浸湿,敷在碑刻或金石文物上,用毛刷刷平,此时凹刻的字迹、图案处便会凹下去。等纸晾干后,再以毛包拍打碑面上墨,平坦的地方乌黑一片,有字迹的地方则是空白。墨干后将纸揭起,整平,即完成摹印的工作。如曹全碑拓本、玄秘塔碑拓本


拓本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乌金拓释义:一种拓本,纸色黑而有光泽。
    • 2.
      乌金搨释义:一种拓本,纸色黑而有光泽。
    • 3.
      九成宫醴泉铭释义:唐 碑。唐 贞观 六年,太宗 避暑于 陕西 麟游 九成宫,得泉而甘,因名 醴泉,敕 魏徵 撰铭、欧阳询 书之以刻石。字体温润峭劲,兼有隶书笔意,为 欧 书中著名碑刻,极为世重。宋 以来摹刻难以悉数,传世有 唐 拓本,发现于 敦煌 石室,今藏 法国 巴黎图书馆。亦省称“九成宫碑”。清 顾炎武《与颜修来手札》:“惟 郃阳《曹全碑》极佳,其他若 麟游 之《九成宫碑》、长武 之《虞恭公碑》俱佳。”
    • 4.
      写搨释义:指书法真迹和拓本。唐 窦臮 《述书赋》:“ 季初 则隐姓名,展纤劲,写搨共传。”
    • 5.
      化度寺碑释义:全称“化度寺邕禅师舍利塔铭”。 唐 李伯药 撰,欧阳询 书,贞观 五年刻。原石 宋 已断缺,敦煌 石室曾发现 宋 以前拓本。此碑书法醇古,丰腴悦泽,笔力雄浑,法度严整。清 翁方纲 对此碑评价极高,认为《化度寺碑》胜于《九成宫碑》,为 欧阳询 著名的代表作品。
    • 6.
      古刻释义:指古碑或其拓本。
    • 7.
      墨帖释义:法帖。指名家法书的拓本或印本。
    • 8.
      墨本释义:碑帖的拓本。
    • 9.
      墨模释义:⒈拓印。 亦指拓本。⒉制墨的模子。
    • 10.
      大观帖释义:汇刻丛帖。十卷。大观 三年(公元1109年),宋徽宗 因《淳化阁帖》板已断裂,出内府所藏墨迹,命 蔡京 等稍加厘订,重新摹勒上石,标题皆 蔡京 手书。刻工精良,优于《淳化阁帖》,惜拓本流传甚少。
    • 11.
      字帖释义:〈名〉供学习书法的人临摹的范本,多为名家墨迹的石刻拓本、木刻印本或影印本。
    • 12.
      孤本释义:指某书仅有一份在世间流传的版本,也指仅存的一份未刊手稿或原物已亡,仅存的一份拓本。
    • 13.
      官搨释义:官府拓印的书画碑刻等拓本。
    • 14.
      定武石刻释义:即 定武《兰亭》。亦兼指其拓本。
    • 15.
      帖学释义:⒈研究考订法帖的源流和优劣、拓本的先后好坏以及书迹的真伪和文字内容等的一门学问。 ⒉以宗尚晋王羲之、王献之以下诸帖的书派,与“碑学”相对。
    • 16.
      戏鸿堂帖释义:明 董其昌 所刻丛帖名。取 南朝 梁 袁昂《古今书评》“钟繇 书意气密丽,若飞鸿戏海,舞鹤游天”语义。摹刻平生所见 晋 唐 以来法书,共十六卷。初为木刻,后毁于火,重摹刻石。故所传拓本有两种。亦省称“戏鸿”。
    • 17.
      打本释义:即拓本。也称搨本。
    • 18.
      枣本释义:用枣木翻刻法帖,再予捶拓,所得的拓本称“枣本”。
    • 19.
      毡墨释义:毡与墨。模拓碑或古器物上字与图形的用具。亦用以借指拓本。
    • 20.
      沈薶释义:⒈亦作“沉薶”。 无声无息。汉 王充《论衡·道虚》:“若我,南游乎罔浪之野,北息乎沉薶之乡,西穷乎杳冥之党,而东贯须懞之先。”参见“沉墨”。⒉沉埋,埋没。元 刘壎《<自知集>序》:“我辈沉薶场屋时文中,卒无片语登峯造极。”明 宋濂《滩哥石砚歌》:“有才沉薶恨已久,石如能语夸奇逢。”清 阮元《小沧浪笔谈》卷三:“州人 李铁桥 竟获原碑残石於学宫,虽存字不及 宋 拓本之半,而碑阴四列,即 洪 氏所误载之 鲁峻 断碑阴也,数百年沉薶之蹟,一旦復出於世,实快事也。”
拓本是什么意思 拓本读音 怎么读 拓本,拼音是tà běn,拓本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拓本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