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典 士议 士议的意思
shì

士议

简体士议
繁体士議
拼音shì yì
注音ㄕˋ 一ˋ
结构AB式
字数2字词语

拆字解意

shì,(1) 古代统治阶级中次于卿大夫的一个阶层。【组词】:士族。士大夫。(2) 旧时指读书人。【组词】:士子。士民。学士。(3) 未婚的男子,泛指男子。【组词】:士女。(4) 对人的美称。【组词】:志士。烈士。女士。(5) 军衔的一级,在尉以下;亦泛指军人;上士。士兵。士卒。士气。(6) 称某些专业人员。【组词】:医士。护士。(7) 姓。

yì,(1) 意见,言论。【组词】:议论。提议。建议。(2) 讨论,商量。【组词】:商议。会议。协议。议案。议决。议价。(3) 评论是非,多指责备。【组词】:非议。恐招物议。(4) 旧时文体的一种,用以论事说理或陈述意见。【组词】:奏议。驳议。

基本含义

士人之间的讨论或辩论。

士议的意思

士议 [shì yì]

1. 士大夫的舆论、评价。

士议 引证解释

⒈ 士大夫的舆论、评价。

《新唐书·于志宁传》:“志 寧 爱宾客,乐引后进,然多嫌畏,不能有所荐达也,为士议所少。”


士议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公局释义:⒈官署。宋 洪迈《容斋四笔·唐王府官猥下》:“宝历 中,琼王 府长史 裴简求 具状言:‘诸王府本在 宣平坊,多年摧毁,后付庄宅使收管,遂为公局。’”⒉旧时乡镇所设机构之一。清 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至 广西 ……各府州县吏荐绅先生,率其乡之所属,日从事於团练,而各村镇关市,始有公局之设。”《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我们 广东 地方,各乡都设一个公局,公举几个绅士在局里,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 2.
      升帐释义:指元帅在帐中召集将士议事或发令(多见于早期白话)。现多用于比喻。
    • 3.
      议断释义:论议裁断。 《晋书·刑法志》:“及于 江 左, 元帝 为丞相时,朝廷草创,议断不循法律,人立异议,高下无状。”《明史·刑法志二》:“议断既成,部、寺各立长单,刑部送审掛号,次日即送大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 4.
      退帐释义:⒈还帐;抵债。《二刻拍案惊奇》卷三:“那家子慌了,带病搬去,还欠下些房钱,遗下这些东西作退帐。”⒉古代主帅在帐中召集将士议事或发号施令完毕而退出营帐。《荡寇志》第八九回:“少刻退帐,三人都到后帐坐下。”
    • 5.
      金马玉堂释义:金马:汉代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玉堂殿,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旧指翰林院或翰林学士。

士议(shiyi)近音词(最多显示15个)

士议是什么意思 士议读音 怎么读 士议,拼音是shì yì,士议的意思 近义词 反义词 用士议造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