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灾 [huáng zāi]
1. 成群的蝗虫吃掉大量农作物的茎和叶而造成的灾害。
英[plague of locusts; locust pest;]
蝗灾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蝗灾”。蝗虫造成的灾荒。亦谓发生蝗灾。见“蝗灾”。
引《后汉书·桓帝纪》:“蝗灾为害,水变仍至,五穀不登,人无宿储。”
晋 陈寿 《益都耆旧传》:“杨琳 为 茂陵 令,比县连岁蝗灾,曲折不入 茂陵。”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漫漫蔽天而来,树木没叶,万顷千稼,连州并邑者,其所谓蝗灾耶,盖自古有之,岂 唐太宗 吞之所能格耶!”
国语词典
蝗灾 [huáng zāi]
⒈ 成群蝗虫过境而对农作物造成的灾害。
例如:「可怕的蝗灾使农民的心血付诸流水。」
蝗灾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灾蝗释义:蝗灾。
- 2.
虫妖释义:虫类造成的灾害。多指蝗灾。语本《礼记·月令》:“﹝季冬之月﹞季冬行秋令,则白露蚤降,介虫为妖。”《隋书·五行志下》:“虫妖:梁 大同 初,大蝗,篱门 松柏叶皆尽。”
- 3.
蝗孽释义:犹蝗灾。
- 4.
蝗旱释义:谓发生蝗灾及旱灾。《后汉书·和帝纪》:“﹝ 永元 九年﹞六月,蝗旱。”
- 5.
蝗雨释义:谓蝗群如雨骤至。 极言蝗灾之剧。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杜甫年表》:“﹝ 广德 二年﹞六月 关中 蝗雨成灾。”
- 6.
蝝灾释义:亦作“蝝菑”。指蝗灾。
- 7.
蝻蝗释义:蝗的幼虫和蝗。泛指蝗虫。清 褚人穫《坚瓠馀集·金姑娘娘》:“我非人,乃驱蝗使者,即俗所称 金姑娘娘。今年 江 南该有蝗灾,上帝不忍小民乏食,命吾渡 江 收取麻雀等鸟,以驱蝻蝗。”
- 8.
遗种释义:⒈传种;繁育后代。《国语·越语下》:“又一年,王召 范蠡 而问焉,曰:‘吾与子谋 吴,子曰:未可也,今其稻蟹不遗种,其可乎?’”《后汉书·窦融传》:“天下安危未可知,河西 殷富,带 河 为固,张掖 属国精兵万骑,一旦缓急,杜絶 河 津,足以自守,此遗种处也。”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蝗灾告城隍文》:“神其速殛之幽,毋尽伤于我黍稷,毋俾遗种于此。”⒉指人或动植物的后代。《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候其穀稼将熟,輒纵兵芟刈,使无遗种。”宋 苏辙《葵花》诗:“浮根不任雪,採剥收遗种。”《明史·外国传二·安
- 9.
遗蝗释义:指蝗虫所产之卵。宋 苏轼《雪后书北台壁》诗之二:“遗蝗入地应千尺,宿麦连云有几家。”王十朋 注:“蝗遗子於地,若雪深一尺,则入地一丈。”明 徐有贞《试三农望雪赋》:“遗蝗伏藏,年穀其登兮;东作有祥,力我畊兮。”清 黄六鸿《福惠全书·典礼·蝗灾告城隍文》:“今兹三农在野,百穀未登,昨岁遗蝗,孳生在地,二麦之受其荼毒者,几半于郊外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