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户 [jiǔ hù]
1. 酒量。古称酒量大者为大户或上户,不能多饮的称小户或下户。
3. 唐宋时经官方许可的私营酒坊。这种酒坊,必须向官方买曲,然后自酿自销。
酒户 引证解释
⒈ 酒量。古称酒量大者为大户或上户,不能多饮的称小户或下户。
引唐 元稹 《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
宋 陆游 《深居》诗:“病来酒户何妨小,老去诗名不厌低。”
钱仲联 校注:“户, 唐 人语,指酒量。”
清 钱谦益 《吴门林若抚胡白叔二诗人劝破诗戒》诗:“酒户下中禁亦得,诗肠枯涩戒何曾。”
⒉ 唐 宋 时经官方许可的私营酒坊。这种酒坊,必须向官方买曲,然后自酿自销。
引《旧唐书·食货志下》:“元和 六年六月,京兆府奏:‘榷酒钱除出正酒户外,一切随两税青苗据贯均率。’从之。”
宋 陆游 《村居书事》诗:“酒户知贫焚旧券,医翁怜病献新方。”
《宋史·食货志下七》:“天禧 初,著作郎 张师德 使 淮 南,上言:‘乡村酒户年额少者,望并停废。’…… 治平 四年,手詔蠲京师酒户所负麴钱十六万緡。”
国语词典
酒户 [jiǔ hù]
⒈ 酒量,饮酒不醉的限度。古时称酒量大的为「大户」,小的为「小户」。
引唐·元稹〈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
宋·陆游〈亲旧书来多问近况以诗答之〉:「沈诗任笔俱忘尽,酒户新来却少增。」
⒉ 卖酒或供人饮酒的地方。
引《旧唐书·卷四九·食货志下》:「榷酒钱除出正酒户外,一切随两税青苗据贯均率。」
酒户的关联词语及解释
- 1.
买扑释义:宋 元 的一种包税制度。宋 初对酒、醋、陂塘、墟市、渡口等的税收,由官府核计应征数额,招商承包。包商(买扑人)缴保证金于官,取得征税之权。后由承包商自行申报税额,以出价最高者取得包税权。元 时的包税范围更加扩大。宋 欧阳修《乞免蒿头酒户课利札子》:“臣窃见 河 东买扑酒户,自兵兴数年,不计远近,并将月纳课利,支往边上折纳米粟。”宋 张耒《明道杂志》:“仁宗 时,有大豪 焦隐 者,尝诣三司投状,乞买扑 解州 盐池,岁纳浄利。”
- 2.
曲钱释义:酒税。酒户缴纳的税款。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自今年七月后,於夏秋田苗上,每亩纳麴钱伍文足陌,一任造麴酒货卖,则是再增酒麴钱也。”《宋史·食货志下七》:“雍熙 初,以民多私酿,遂蠲其禁,其榷酤岁课如麴钱之制。”
- 3.
海户释义:⒈居住海滨的人家。南唐 陈陶《古镜篇》:“海户山窻几梳綰,菱花开落何人见?”⒉指在 海子 服役的人。明 沉榜《宛署杂记·力役》:“某为酒户,某为醋户,某为厨役,某为女户,某为女轿夫,某为海户。”清 吴伟业《海户曲》:“大红门前逢海户,衣食年年守环堵。”靳荣藩 注引《扈从西巡日录》:“南红门 内 海子,元 时为 飞放泊。我朝……仍设海户一千八百人守视。”参见“海子”。
- 4.
豪制释义:谓以威势挟制。《新唐书·元载传》:“英倩 弟 英璘,家 金州,州人缘以授官者亦百餘,豪制乡曲,聚无赖少年以伺变,恃 载 权,牧宰莫敢问。”《宋史·食货志下七》:“民间有吉凶事酤酒,旧听自便,毋抑配,而 江、淮、荆湖、两 湖 酒户往往豪制良民,至出引目,抑使多售。”
- 5.
酒户释义:⒈酒量。 古称酒量大者为大户或上户,不能多饮的称小户或下户。唐 元稹《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宋 陆游《深居》诗:“病来酒户何妨小,老去诗名不厌低。”钱仲联 校注:“户,唐 人语,指酒量。”清 钱谦益《吴门林若抚胡白叔二诗人劝破诗戒》诗:“酒户下中禁亦得,诗肠枯涩戒何曾。”⒉唐 宋 时经官方许可的私营酒坊。这种酒坊,必须向官方买曲,然后自酿自销。《旧唐书·食货志下》:“元和 六年六月,京兆府奏:‘榷酒钱除出正酒户外,一切随两税青苗据贯均率。’从之。”宋 陆游《村居书事》诗:“酒户知贫焚旧券,
- 6.
阑散释义:⒈消沉;衰减。 唐 元稹《春游》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欲终心懒慢,转恐兴阑散。”⒉冷落。元 马彦良《一枝花·春雨》套曲:“凄凉也古墓上催春子规,阑散了緑阴中巧舌黄鸝。”⒊窘困,艰难。元 关汉卿《金线池》第二折:“这廝阑散了虽离我眼底,忔憎着又在心头。”
- 7.
麴钱释义:酒税。 酒户缴纳的税款。宋 赵彦卫《云麓漫钞》卷十:“自今年七月后,於夏秋田苗上,每亩纳麴钱伍文足陌,一任造麴酒货卖,则是再增酒麴钱也。”《宋史·食货志下七》:“雍熙 初,以民多私酿,遂蠲其禁,其榷酤岁课如麴钱之制。”